朱介民

简介:朱介民,1932年10月28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化学纤维工程专家。长期从事化学纤维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我国“六五”攻关项目《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及设备》、“七五”攻关项目《超高速纺丝工艺和设备》及《芳纶Ⅱ型纤维研究》等课题组负责人,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展开]

朱介民的个人经历

朱介民

 

  朱介民

朱介民,化学纤维工程专家。长期从事化学纤维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我国“六五”攻关项目《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及设备》、“七五”攻关项目《超高速纺丝工艺和设备》及《芳纶Ⅱ型纤维研究》等课题组负责人,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简历

1932年10月28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

1948-1954年,上海正昌祥颜料号学徒。

朱介民

1951-1954年,上海格致夜中学(后改为廿五业余中学)学习。

1954-1958年,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学习。

1958-1995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改为中国纺织大学,现改名为东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历任纺化系常务副主任、科研处处长、副校长、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等职。

1992-2004年,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经历

朱介民,1932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前洲镇,早年就读于前洲镇青城中学,因家境贫寒仅读至初中二年级即辍学。新中国成立后考入上海市第廿五业余中学(原上海市格致夜中学),白天上班,晚上读书,以三年时间补完初中至高中的全部课程。

1954年8月被录取在华东纺织工学院化学纤维专业学习。1958年7月毕业后留校,在染化工程系化纤教研室高分子教学组任教。

大庆油田

1965年,朱介民经学校推荐脱产学习日语。大庆油田开发后,油田专人来校要求举办大庆(腈纶)工学班,由朱介民负责编教材,组织上课,还带领30多位学员赴上海第二化学纤维厂、兰州化纤厂边授课、边实践,为大庆油田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试办工农兵教学班,朱介民被任命为学校化纤专业教研室主任,边教学边开展科学研究。他参加纺织部重点科研项目“腈纶复合纤维的研制”工作,按时完成中试生产任务,并获得了纺织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文化大革命”后,朱介民调任华东纺织工学院纺化系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系主任,为全面恢复纺化系教学秩序,组建机构,开拓新的学科作出了努力,也为纺织化学工程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朱介民任华东纺织工学院科研处处长。他积极推动各学科教师走向社会,亲自组织并连续承担“六五”至“八五”三个五年计划中的《高强高模特种纤维研究》、《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及设备》、《超高速纺丝工艺和设备》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推动了学科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人才。

1986年12月,朱介民任中国纺织大学副校长,分管科研、产业等工作。虽然行政任务更重了,但他仍坚持在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的第一线,带领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走出校门,为经济发展服务。其中化学纤维高速纺产业更是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杜邦公司展台

朱介民从1985年11月至1992年7月,三次赴美考察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并与美国杜邦公司进行高性能化纤的学术交流和签订合作科研项目“改性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研制”。以后,因我国研制粘胶型碳纤维需要,朱介民又于1993年8月赴俄罗斯考察,建立了与俄罗斯科学研究所的合作关系,为学校进行碳纤维研究初步奠定了基础。

朱介民1992年享受政府津贴,1993年被评为“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

朱介民1995年退休,但他仍担任化纤工程研究中心顾问、材料学院顾问教授等职,继续在学校的科研、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开展社会调研,撰写了《当前化纤形势和任务》、《世界化纤工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对策》、《中国化纤五十年的回顾和展望》等论文,在全国和学校的专题研讨会上宣讲,获得好评。

科技成就

潜心研究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及设备

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化纤生产步入了高速化、自动化、高效化之路。为了赶上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编制化纤工业“六五”发展规划时选定了“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及设备”研究课题,并被列为国家重大开发项目,要将涤纶纺丝速度从每分钟1000 米提高到3200-4000米。朱介民与学校工艺、机械、电气、自动化、测试等各个领域的专门人员反复研讨,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在学校领导和有关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承担了这一攻关项目并任课题组长。

纺丝机整体解决方案

朱介民领导并直接参与研制工作。与核心小组共同研究确定重大技术指标,落实实施计划。当机械加工未能达到高速锭子应有的加工精度时,他率领技术人员到学校加工车间和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对策;当需要高速马达配件时,他与电气老师一起去桐乡调研,落实加工单位;在工艺上遇到纺丝断头多,绕辊严重,成形筒管退不下来等难题时,他不分昼夜,连续作战,攻克难关。由于高速纺丝纺速高、喷头拉伸大以及纤维成型过程中张力大等原因,为了符合涤纶原料的熔融体在成型过程中动力学过程以及成型后的纤维内部分子结构的合理性,必须研究采用新型的纺丝工艺,其中干燥装置、熔融纺丝箱体、喷丝头组件、过滤装置以及吹风装置均需重新研究。

朱介民和课题组成员历经三年艰辛攻关,“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工艺和设备”以及相应配套工艺软件的样机终于制造出来了,经过连续72小时运转,纺出的涤纶长丝达到预定的设计指标,于1985年12月28日由纺织部组织鉴定,鉴定意见认为:中国纺织大学和上海市合纤所在国内首次研制的二部位四头纺涤纶长丝高速纺丝卷绕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运转稳定,操作方便,能够满足纺制涤纶POY的要求,基本上达到了70 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外大面积工业化生产水平,为国产涤纶高速纺丝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该项目于1987年3月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7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五”期间,朱介民承接了“超高速纺丝工艺和设备”课题。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采用了加热法纺丝等新工艺和新技术,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使纺丝速度从每分钟3200-4000米提高到每分钟4500-6000米,从而使我国涤纶长丝生产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于1991 年在上海市首届科技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朱介民深感科研的真正贡献在于尽快将成果转化为产品。他总结了1986年成果推广中的经验教训,提出1990年底“高速纺”推向社会,进行工程技术总承包,即从厂房设计、设备设计、工艺设计、电气设计、设备配套、设备安装、调试直至投产、考核的“交钥匙工程”。

当年底,连续接到江苏、浙江等地四个高速纺工程项目,均要求在两年之内全部竣工。为了如期完成项目,朱介民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从学校中抽调了一批精干力量,在高速纺工程组统一指挥下,形成了一个坚强的团队集体。关键时刻朱介民总是与工程组同志一起研究解决难题。1992年,四个高速纺工程项目全部按期竣工投产,这在上海市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尚不多见。1993年,课题组又承接了五个项目,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逐个竣工验收,按时转入正常生产。从1992年至1995年,课题组分别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建立了9条生产线,总计生产涤纶长丝量达24000吨,产值3.36亿元,利润5040万元,纳税近500万元。同时,高速纺工程组又在朱介民主持下连续承接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紧凑型高速纺制细旦丝》课题,经与江西涤纶厂一起组织联合攻关,也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完成高强高模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研究

芳纶Ⅱ型纤维(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又称芳纶1414,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比重轻、膨胀系数小等优良性能,是航天、航空和国防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新材料,在生产导弹、宇宙飞船、轻质航天飞机及防弹衣服中有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国研制成功后,技术完全保密。为了适应国防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军工任务下达到中国纺织大学和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朱介民团结课题研究组人员,从1979年11 月开展了小试工作。

干湿法纺丝

液晶溶液纺丝技术是研制芳纶纤维的关键,也是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丝技术。该项新技术采用干喷-湿纺的纺丝成型新工艺,需配备专用纺丝设备。在朱介民主持下,课题组利用工场原有的一台粘胶湿法小纺丝机进行改造,配套成从溶解、纺丝、拉伸、洗涤、上油到卷绕的干湿法纺丝机,同时参考有关资料,又设计出干湿法纺丝的关键装置——漏斗型纺丝管,为研制芳纶Ⅱ型纤维提供了试验条件。以后,课题组经过不断探索,逐步掌握了对聚合体溶解性能与纺丝工艺条件的控制,摸索出了纺丝溶液的配制,掌握了液晶溶液转变点的特征温度,攻克了纺丝过程中注头和毛丝现象等难关,纺制出了合格的纤维,强度达到20-24克/旦。1980年底,课题组完成了实验室小试任务,获得1980年国防工业办公室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纺织工业部1982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在芳纶Ⅱ型纤维完成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国防科工委和纺织部决定将芳纶Ⅱ型工业化小试任务列入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并由中国纺织大学承担。朱介民再次担任专题组组长。从1983年至1984年,重新设计了一台年产能力达1吨左右的干湿法纺丝机,又集中精力进行了210孔至800孔的高粘度纺丝工艺试验,前后经历了半年试纺,基本掌握了高粘度、多孔纺的溶解、纺丝、成形的新工艺,制得的芳纶Ⅱ型纤维强度稳定在22-24 克/旦。1985年11月28日,项目通过了纺织部鉴定,并于1986 年5-6月获得了国家计委、经委、科委、财政部和纺织工业部的嘉奖,随后又荣获198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期间,专题组共研制了130公斤芳纶Ⅱ型纤维,供航天、光缆、兵器及体育用品等领域应用。

朱介民等专题组人员又开展了对芳纶特种纤维的连续缩聚树脂一步法纺制超高模量芳纶纤维的研究。在纺丝过程中首次采用加张力销等特殊的工艺措施,收到了改善纤维力学性能,缩短工艺流程,节约能源,操作方便等效果,1991年9月由上海市高教局组织专家鉴定。朱介民于1987年9月赴美国考察,获悉杜邦公司正在考虑发展新一代改性芳纶纤维以改善原来芳纶的刚性结构时,代表学校和杜邦公司签订了合作科研的协议书,在与国际合作大道上迈出了第一步。

教育事业

朱介民在中国纺大学习工作40余年。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虽然屡经坎坷,但他乐观豁达,豪爽自信,依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信念。1984年春天,朱介民因疲劳过度患上突发性耳聋病,失去自我平衡而昏厥,进医院治疗三个月。出院后他顾不得病后虚弱的身体,又投入了攻关的战斗行列。

聚酰胺聚合反应

朱介民作为一所重点大学的副校长,他分管学校的科研和校办产业等工作。不仅亲自参加和组织攻关大力推动走向产业化,而且总是以最大的热情支持科研人员积极完成任务。一位教授在聚合反应动力学上颇有造诣,提出在聚酰胺聚合前期采用加压聚合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率,而且质量稳定,有工业化推广价值。朱介民亲自参加研究开发,在小试研究成功以后又积极帮助在工业生产线上推广。该项目在1993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在开展粘胶型碳纤维研究、丙纶超细旦丝研究和开发等重大科研项目时,他总是千方百计协助各个课题组排除困难。由于细旦丙纶短纤维的研制开发成功,在棉纺织行业进行推广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0年10月该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除此以外,朱介民还兼任了中国纺大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在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过程中,他与校部主要领导一起争取立项,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引进急需的测试仪器和实验性化纤设备样机,为重点实验室的建成奠定了基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

朱介民在繁忙的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之外仍不忘致力于教学工作,积极承担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编写教案,积极参加编写全国化纤专业统编教材《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学》的部分章节和参加《化学纤维工业词典》的部分词条的编写工作。与此同时,每年都要安排学生参加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他把这些工作都看作是培养人才,发展化纤事业应尽的责任。朱介民还热心参加学术活动,长期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和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他不辞辛劳,积极参加学会工作,博得广大会员的好评。

朱介民平易近人,并助人为乐,团结大家一起拼搏。他认为,当领导气度要大,待人要宽容,要敢于承担责任。高速纺工程组所以能捏成一个“拳头”,既能承担多项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又出色地完成了十多项重大工程,这与朱介民长期以来一贯注重“凝聚力工程”建设是分不开的。

如今朱介民虽已退休,但他依然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平常人的心,在科研上积极发挥顾问和参谋作用,尽其所能继续为科教兴国作出新贡献。

主要论著

1.朱介民,吴清基.芳纶纤维的疲劳分析.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4(4)

2.朱介民等.PET热管纺丝法中加热温度对纤维结构影响.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0(3)

3.吴宗铨,朱介民.芳纶高速纺纤维结构性能特点.纺织学报,1986(5)

4.刘华成,朱介民.用浊度法研究PPTA硫酸溶液的极限浓度等性质.纺织学报,1986(11)

5.吴清基,朱介民.芳纶1414长丝强度不均匀率初探.纺织学报,1986(9)

6.黄彬,吴宗铨,朱介民.芳纶非晶区取向研究.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8(1)

7.朱介民等.PPTA低温硫酸溶解初探.纺织部产业用纺织品,1988(专刊)

8.孙桐,朱介民.论述“美国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的设置和博士生培养”.纺织教育,1986(6)

9.孙桐,朱介民.关于美国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动向.纺织特品技术,1986 (6)

10.朱介民,沈德兴.PPTA液晶原液流变性能研究.纺织特品技术,1985(6)

11.张安秋,朱介民.PPTA的两种液晶态研究.纺织特品技术,1985(6)

12.朱介民.面向四化建设,提高办学效益.教学研究,1986(2)

13.朱介民.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学(腈纶部分).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0

14.朱介民.化学纤维工业词典(部分条目).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

15.黄彬,吴宗铨,朱介民.STUDY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PTA FORMED BY HIGH SPEED SPINNING PROCESS.中国纺织大学学报外文版,1987(2)

16.吴清基,祁波夫,朱介民.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研制.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7(4)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