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达元

简介:薛达元,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生,江苏姜堰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 1984至1987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进修生态农业;1994至1997年在南京大学地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底至2000年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国家公园管理政策与经济机制。现在是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席科学家,“111引智创新基地” 学术带头人,中国环境保护部首席专家,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办公室主任。
[展开]

薛达元的个人经历

简介

  薛达元,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生,江苏姜堰市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毕业后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从事棉花转基因育种研究。1984至1987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攻读植物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进修生态农业;1994至1997年在南京大学地理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的研究;1998年底至2000年底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国家公园管理政策与经济机制。

  现在是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席科学家,“111引智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中国环境保护部首席专家,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办公室主任。

研究

  过去20年来,多年来薛达元教授一直从事生物科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并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主要技术支持专家,自1988年始,一直参与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的起草、谈判与国际后续活动,特别是多年来作为首席专家牵头组织10多个相关部门的专家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家履约的研究项目,如GEF/UNEP资助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与信息网络能力建设;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一次国家报告;中国生物安全国家框架;等等。此外,还主持完成了20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领域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发展项目。
  薛达元教授还多次被UNDP等国际机构聘用为生物多样性项目国际咨询专家,例如,在过去3年中为“UNDP/GEF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项目”和“CIDA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提供国际专家咨询服务。他出版专著和译著10多部,发表论文约100篇。主编《国外生物安全信息》、《生物安全译丛》和《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他还是中国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保护区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自然保护分会理事长。

薛达元

面对生物资源流失

  薛达元认为中生物资源存在以下流失途径与隐患:
  一是,近两百年来,外国的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到中国作科学研究,采集标本、鉴定物种,并将实物运回本国。
  二是,外国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到我们国家来收集资源。例如,美国专家1991年在中国采集大豆根瘤及根际土壤130份。1992年采集扁(宿)豆根瘤及根际土壤80份,后来被农业部发现并制止出境。
  三是,与国外进行合作研究中,我们的意识不强,把好多资源带走。“拿人家一个奖学金,人家要你把东西都带过去,那他就带过去了。把好多资源都带去了”。
  四是,国家间的交换。在交换时并不知道这个资源潜在的重大经济价值。
  此外作为官方访问礼品赠送、非官方贸易、走私、出入境携带等渠道也导致了一些生物遗传资源的流失。

  应对方法

  面对这一状况,薛达元认为,最紧要的是国内应加强法规管理。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生物资源对于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实例表明,一个物种、一个品种乃至一个基因能繁荣一个产业、繁荣一个国家。


 


 

更新日期: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