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漱梅

简介: 朱漱梅(1908~ 2009.12)别署琅东老人。江苏南通人。1933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早年在上海亲聆于右任、王个簃、朱天梵大师的指教。1952年2月至1962年2月在南通中学高中部语文学科任教。爱好书法、文学,学习、钻研书法达90年之久。南通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顾问,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通市老年大学书法教师。
[展开]

朱漱梅的个人经历

南通市书法家协会顾问

1996年10月,书法作品《草书唐宋诗十九首》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书法作品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江苏省预选赛银奖。作品于1983年参加江苏省卫生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1985年参加南通市紫琅书法大赛获一等奖,1991年5月经南通市书协推选参加“中国现代书法人物电脑数据库”编建,民间也多有收藏者。1996年书写草书唐宋诗词十九首,在云南省出版社出版。自作诗《红梅诗稿》亦于1996年在宁波出版。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健康老人,第六届全国健康老人,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当年3月21日的《南通日报》第一版还刊登了题为《九七老人的情怀》,专门报道他的事迹。2005年12月28日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成就国际展评为“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并授于“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2006年2月2日,中央电视台十套在有关南通风俗人情的专题节目中,也播放了朱漱梅写字吟诗的场景。2006年和谐杯全国书画作品展,被评为一等奖,并授于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荣誉称号。此外,书法作品为全国各地重要纪念馆,如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淮安市周总理纪念馆等收藏,为纪念碑等题字甚多,并为全国各地报刊踊跃发表。1986年参加江苏省计划生育委员会书法获一等奖,1985年参加日本丰桥市第25回乐书展。1984年6月撰写《书法漫谈》8篇连载于《南通大众报》。1991~1993年在《书法报》上发表论文5篇。朱老先生自言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他授业恩师王个簃,一个就是上世纪中国书坛代表人物之一的于右任。2007年出版了《百岁集朱漱梅诗文选》、《百岁书法家朱漱梅作品集——红梅室墨迹》。

2002年朱漱梅书法活动:8月,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镇朱漱梅参加由国际艺术家联合会、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书法大赛。作品获长江魂书画艺术大奖赛荣誉金奖,入编《献给母亲河u2018一长江魂书画艺术大奖赛优秀作品集》,并被南京长江书画院永久收藏。朱漱梅本人被授予“长江魂国际金奖艺术家”称号。9月,朱漱梅的作品入选《世纪丰碑—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作品集》。10月,另一幅书法作品入选当代名家作品集《万世师表书画集—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10周年》。7月,朱漱梅辅导的多名学生参加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少年儿童书法大赛,分别获得金、银、铜奖。

人物履历

朱漱梅生于1908年,祖籍镇江丹徒,其祖朱正广为避战祸,携家小迁居江左,定居于南通江边的新开镇。朱漱梅父亲叫朱召棠,在新开镇开了家“恒昌”杂货店,朱召棠擅长书法,常援手为乡邻的堂匾、对联泼墨挥毫。每到此时,朱漱梅就在父亲身边铺纸研墨,递送印章,耳濡目染,结下翰墨情缘。未几,书法渐有小成,14岁那年的春节,写了好多春联展于店堂供乡邻索取,一时声名传扬。

在求索书道的途中,朱漱梅常忆起给他以诸多教诲的乡贤杨广荫、朱兆和、黄稚松。在上海正风学院读书以及任职国文教师时拜识蒙寿芝、陈陶遗、朱天梵诸公。上述师长除指点他书法,更在文学上多有教诲。朱老先生自言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他授业恩师王个簃,一个就是上世纪中国书坛代表人物之一的于右任。从杨广荫等人那里知道了临帖的要旨,从蒙寿芝等那里揣摩到书法骨架、碑刻神韵,从王个簃那里得到平稳协调、自然流畅的书法意境,从于右任那里获得神韵超迈,雄健脱俗的气势。于右任曾有联相赠“丹凤翔其下,神龙时一吟”。

一生淡泊名利的朱漱梅老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探索出“三养”、“三动”的养生之道。三养就是营养、保养、修养,三动就是身体运动、脑力劳动、社会活动。有些细小事让我感受到老先生对“三养”“三动”的身体力行:他平生最喜欢书写“宁静致远”四个字,常用来悬挂或赠人,以勉己诫人;每逢国有大事,他或赋诗,或挥毫,以记之、赞之;年序更迭之时,他会给报纸寄来书法作品,鸡年就写“闻鸡起舞”,羊年就写“三羊开泰”,在90岁高龄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矢志追求的夙愿。这一年,他终于平生第一次登上了长城,他欣喜地赋诗云:“不到长城非好汉,老夫毕竟到长城。缆车笔直凌空上,顿觉江山气势横。”游故宫时他赋诗云:“故宫原住帝皇后,画栋雕梁一望收。称孤道寡今何在,唯见人民往来游。”游颐和园时他赋诗云:“颐和园里忆慈禧,极欲穷奢世所稀。楼台亭阁知多少,尽是人民血汗为。”谒毛主席纪念堂他赋诗云:“今朝有幸揖遗容,想见当年气概雄。丰功伟业长存世,永远歌颂毛泽东”,游罢、吟罢,老先生畅快呼曰:“快哉乐哉,吾愿遂矣”!

朱漱梅

更新日期: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