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彬

简介: 张令彬(1902—1987),曾用名张柏茂。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展开]

张令彬的个人经历

张令彬 - 简介

张令彬,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三十一团班长,团教导队区队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纵队副官长,红一方面军第三十四师卫生队队长,第十二军军医处处长兼福建军区留守处处长,红一方面军第一兵站医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红九军团卫生部部长、后勤部部长,红四方面军四局管理科科长,红四方面军司令员直属供给处处长,中央教导师供给处处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直属金库处处长,军委供给部军人合作社主任,军委副官处副官长,第十八兵站部副部长兼政治委员,军委供给部部长、经济建设部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张令彬 - 大事年表

张令彬,1902年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
1925年参加农民运动,任平江县龙门区农民协会特派员兼自卫队队长、儿童团指导员、筹款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教导队区队长等职。
参加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
1930年后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卫生队队长。
1931年秋任红一军团红十二军军医处处长。
1932年2月至6月兼任闽西军区直属队留守处处长。
1933年10月至1934年10月任红九军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中央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至1935年7月任红九军团后方部部长。
1935年9月随红九军团留在红四方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局管理科科长、方面军直属供给处处长。
1936年4月至9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总指挥部第四局第一科科长。
1937年1月至8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校校务部副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

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官处副官长,八路军兵站部政治委员。
1939年1月至4月任中央军委后方后勤部供给部部长。
1941年4月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
1942年6月至1945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部长。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1946年10月至1948年12月任冀察热辽军区供给部部长。
1947年10月至1948年4月任热河省财政厅厅长、东北政委会冀热辽财经办事处副处长。
1948年2月至8月任冀热辽军区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员。同年底任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部副部长。
1949年4月至9月任中央军委后勤部副部长兼华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张令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至1954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方勤务部副部长。
1951年2月至1953年1月任总后勤部党委常务委员。
1951年8月至1953年8月任总后勤部直属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53年1月至1955年3月任总后方勤务部党委副书记。
1954年10月至1982年12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党委常务委员(至1956年5月),1956年5月至1957年5月任党委第二副书记,1957年5月至1958年9月任党委第一副书记,1958年9月至1975年8月任总后勤部党委副书记。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中共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7年7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张令彬 - 长征故事

再苦再累也要为战士治好病
长征中,天天行军作战,爬山越岭,指战员们非常劳累,长征以来的两个多月中,有头疼发烧的,有肠炎腹泻的,有腿脚腐烂的,还有腰酸背痛的,病号增加很快。这是长时间紧张、劳累的总爆发。还有随队的伤员需要治疗。时任九军团后方部长的张令彬不顾自身伤痕累累十分疲劳,强打精神,组织后方部直属医院和卫生部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地开展医疗救护工作。缺乏治疗外伤的药物,就用盐水冲洗伤口;没有夹板固定骨伤,就用木头、竹片自己制作代替;没有纱布和棉花,医护人员就撕掉自己的被子,煮过以后用来为伤病员擦拭伤口和消毒,自己睡觉时则用稻草御寒。在前一段转战途中,张令彬带领后方部人员在一些土豪劣绅家收缴了一批大烟土,经军团首长同意,用这些烟土与药店交换了不少药品,另外还留下一些配制成鸦片酊,用以治疗腹痛和腹泻等症,如今正好派上了用场。与此同时,张令彬还大力抓了指战员的营养补充工作。好在当时湄潭的物价便宜,一块银元可以买90多斤米或20多斤猪肉,豆制品则可以自己做。为了便于大家购买一些急需的生活用品,还向全军团每个干部战士发了4块银元当零用钱。

经过短期的休息,伙食得到改善,医务人员对伤病者抓紧诊治,加强清洁卫生,使指战员的体力得以恢复,健康状况好转。“宁愿自己不吃饭也不能让战士饿肚子”

为过草地,总政治部发出通知,要求每个人出发前,自带半个月即15斤左右的粮食。因此,全军上下展开了筹粮活动,将红军驻地划分为毛儿盖和黑水流域两个筹粮区域,并在毛儿盖、芦花城设立粮委,分别由杨至成、贾拓夫负责领导。

张令彬率军后方部随一方面军先头部队来到毛儿盖,吃了不少苦头,终于为部队筹集了不少粮食,并在基家寨建立了发放站,为陆续到来的部队进行配给发放。四方面军的三十军担任后卫,到的比较晚,当负责粮秣工作的肖永正带着一个营和各师派的运粮队及挑夫共2000多人,还有几百匹骡马,来到基家寨领粮时,粮食已经分发完了。张令彬心里非常着急,当即把肖永正带来的2000多人安排到一个逃跑的大土司家里。这个土司的宅院非常大,有几十间厅堂楼阁。安置妥当,张令彬立即召集部属紧急商议解决办法。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但来领粮的2000多人还没有吃晚饭。张令彬对大家说:“哪怕我们自己不吃饭,也不能让来领粮的战士们饿肚子。”他带头把分给自己的20斤粮食倒出来,又派人去机关炊事班借来几百斤粮食,后方部人员见了,也都把刚分到的粮食拿出来,一起送给来领粮的战士和挑夫做晚饭。随即张令彬又与大家商量出突击筹措粮食的办法,决定后方部人员全体出动,分为四路去“化缘”,在一两天内为三十军筹集10万斤粮食。

探到一个“百宝龙宫”次日,张令彬来到运粮队的驻地,与肖永正商议如何自力更生,群策群力筹集粮食。他笑着对肖永正说:“我说同志唉,众人拾柴火焰高啊!我们要一起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你可不能把眼睛光盯着上面,自己也要多动动脑筋嘛,或许你住的这楼下地洞里就藏有粮食哩!”“真要这样,那就谢天谢地了。我也正想办法呢。”二人一阵笑声。

正在这时,一个小战士跑来报告说,外面发现了一个洞,黑咕隆咚地看不到底儿。“噢?说曹操,曹操到。走,咱看看去。”肖永正也感到惊奇,就陪张令彬来到外面。只见石头砌的墙壁和地面石板之间塌了一个洞,从里面不时飘出一股股凉飕飕的白气,显得阴森森的。张令彬判断:“这不像是天然生成的洞,倒像人工挖掘的地道。”肖永正说:“等我下去探个究竟。”“也好,不过可得小心。”“不怕,就是十八层地狱也没啥了不起。”“好吧,但愿你能探到一个龙王爷的百宝龙宫。”

这时,那个小战士叫来几个人,掀开几块石板,露出一个很大的洞口,将几把梯子连接在一起,从洞里竖下去,又点着火把。肖永正带着两个战士,带着火把,顺着长梯走下去,发现这是一个用石头砌筑的很大的地下室。下到底部,肖永正猛然闻到一股粮食的气味。举着火把再往前行,发现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储藏粮食的粮窖,里面堆满了当地特有的金稞麦。再往前走,又发现了一个地窖,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腊肉和牛油,还有不少布匹。

肖永正高兴极了。刚爬到洞口,就大声喊:“张部长,张部长,真让你说着了,这可比百宝龙宫还金贵啊!”他把地下的情况一说,张令彬既感意外,又高兴万分,二人开起了玩笑。俄顷,张令彬收起笑容,对肖永正说:“这样吧,你把这些粮食和肉类都如数上交总部,该分给你们的粮食再另外进行配发。”

肖永正不解地问“粮食不是昨天已经分完了吗?还怎么给我们配发?”张令彬告诉他,后方部机关人员已全体出动,保证给他们筹集到足够的粮食。肖永正一听,很受感动。

张令彬又给这户土司家留下不少银元,并叫文书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告知对方按照共产党红军的民族政策,付给他家足够的钱,权当是买了他家的粮食和肉类。

一场特殊婚礼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半边城。这是一间低矮狭窄的土房,室内陈设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张破桌,几条小凳,陈旧的坑头,铺着两床薄薄的被子。然而,一场特殊的婚礼却在这里举行。

这年,张令彬34岁,李玉兰16岁。有人跟李玉兰开玩笑:“你小小年纪,干吗嫁个半大老头子”?李玉兰头一扭,答道:“你操什么心呀?我俩的事是组织同意的。他年龄大是因为光顾着闹革命嘛!”

16岁的李玉兰,已经有了三年军龄。她是四川营山人,1920年出生,家贫如洗。父母生了五个孩子,她排行第二,一家人全靠父亲租种地主田地过活。1933年,红四方面军粉碎四川军阀田领尧的三路围攻后,徐向前又接连指挥了三个战役,使川陕根据地扩大到4万多平方公里。红军扩大到8万余人。李玉兰和当地的小伙子、姑娘们一道报名参军。在红九军医院当护士,当时战斗频繁,伤病员多,李玉兰把辫子一剪,军装一穿,也没有参加培训就投入了护理工作,为伤员端茶送饭,包扎、消毒、接屎倒尿,没日没夜地干,累倒了也不哼一声苦。却总是乐呵呵的,一脸的笑,她爱唱歌,伤员疼爱地称她“喜鹊子”。

在长征路上,李玉兰碰到了张令彬。他俩有过一些交往。不久,张令彬调到总部四局任管理科长,李玉兰在妇女班工作。这个班十来人,班长刘清晨。汪荣华(后来成为刘伯承元帅的夫人)当时也在这个班。他们都是李玉兰的好朋友。

刘清晨一副热心肠,她见张令彬戎马倥偬十多年,仍是单身一人,全心扑在后勤保障上,顾不上婚姻大事。便趁战斗空隙,环境不那么紧张之时,给张令彬当起了红娘。她选来挑去,认为自己班的李玉兰合适。便给他俩穿针引线。然而,当她向张令彬说到此事时,不断遭到张的反对。张说:“革命还没有胜利,怎么能考虑个人问题”?

“你这个人呀,平时讲话很在理的,怎么在这事上糊涂?难道结婚就不能革命了?找个媳妇一同革命不是更好吗?”刘清晨就像点燃了一挂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个不停。她还举出了好几对夫妻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当然,这些都是高层干部。

当时张令彬也算老资格了,他是1926年6月加入共产党的,随后参加秋收起义,跟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与毛泽东等领导人一起合影,他站在右边第一名。高高的个子,好英武啊!刘清晨说“我同李玉兰谈了,她就爱你憨厚,个子高,资格老,像个男子汉哩!”“她还只有十几岁吧,我已经30多了,怕不合适。”张令彬说:“那你还不抓紧,年岁不等人呀!”刘清晨说:“小李的工作我去做”。“得先向上级请示。”张令彬慎重地回答。“那也得选好了再请示呀!”刘清晨赶着鸭子上架,“这样吧,你与小李先谈谈”。

就这样,一对红军战友,结成了伉俪,而且两人白头到老。

张令彬 - 个人荣誉

  

中将军衔

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章

一级解放勋章

张令彬 -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新闻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26778/130393/7587488.html
[2] 孔夫子旧书网 http://www.kongfz.com/bookstore/6709/book_47803424.html
[3] 岳阳网 http://www.803.cn/Article/qtlm/qyrw/200609/20060929164500_5464.html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