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梅花

简介:郭梅花,女,1965年生,山西孝义人,我国著名剪纸艺术家。现任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长、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兼任职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又被聘为国家文化部、中国诗画院特聘民俗艺术家。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剪纸艺术博览会与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山西省举行个人剪纸艺术展第一人。荣获中国“十大金剪刀”、“十大神剪”、 “中国剪纸德艺双馨奖”和“新中国剪纸艺术家”、“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展开]

郭梅花的个人经历

个人简介

  郭梅花,1965年出生于山西孝义的一个小山村,母亲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民间艺人,受母亲熏陶,自小喜欢民间艺术,爱好剪纸。初中毕业后在县文化馆学习绘画。1989年毕业于省艺校版画专业,1996年毕业于省职工文学院。1997年至199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现任山西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会长,兼任职于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又被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诗画院民俗艺术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和华夏博物馆等收藏。她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多次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剪纸艺术博览会与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获得者。参加过中国民俗学会在柳林孟门主办的“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 、中央美术学院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教育教学研讨会”等。多次随省及国家民间艺术团出国访问,进行文化交流、讲学、办展及剪纸表演。

剪纸风格

  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山西已有千年的历史,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门上、窗上贴满了各种代表吉祥喜庆的剪纸。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地域风格的剪纸流派。读着郭梅花的剪纸作品,凭黄河水、黄土地养育的她,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剪纸中,其剪纸作品具有粗犷豪放、朴实敦厚的气质和性格。   从最初的剪窗花到现在的剪纸艺术创作,30多年来,郭梅花的剪纸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豪放简洁、浑厚古朴风格。“我喜欢北方人粗犷的性格,而我的性格和剪纸也是粗犷的。”正是这份粗犷和古朴创造了新的剪纸艺术,她创作的《郭梅花剪纸艺术体育生肖》赢得了中国剪纸研究会秘书长陈竟教授的赞誉:“她以丰富的心智、想象和象征思维,随意运用拟人、夸张、简化、添加、借代、类比、拼连、套嵌、装饰等造型方法,创作出超出时空、比例、透视等限制的意念中的生肖运动艺术形象……”   郭梅花一直认为,“艺术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它在你的大脑中闪现,于是我就用剪刀将这些想法、意念记录了下来。山西剪纸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的民俗文化。”

剪纸作品

  郭梅花是一位创作精力旺盛且多产的剪纸艺术家。他常说:“拿起剪刀,我的心里就踏实。”可见剪纸已融进她的血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也常思考一项课题:如何把一幅幅剪纸作品更好地保存,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经不断努力试制,2005年初,她的剪纸作品《一把酸枣》、《山西面食》、《黄土风情》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2006年她的“故乡情”剪纸艺术丛书《山西民歌》、《五台山游》、《根在民间》、《山西特产》、《金剪之歌》、《煤的传说》由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生平详述

  梅花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三十多年来,郭梅花就如同梅花一样,在剪纸事业上从初生、开花、结子、成熟,逐渐成长为山西首屈一指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她在省文艺大厦举办“个人剪纸艺术展”,将个人剪纸艺术搬上展厅,这在山西省内尚属首次。   提起剪纸,很多人都能联想起这样的场景:两鬓花白的大娘,盘腿坐在炕上,哼上小曲儿,手握剪刀,瞬间,一幅精美的“窗花”就呈现在眼前。但是这位民间艺术家才到中年,她既优雅又时尚,就如原中国剪纸研究会会长靳之林所言:“谁能想到这么多巧夺天工的剪纸作品竟然出自郭梅花之手,她真的是太年轻了。” 剪纸情缘深   郭梅花的家被一种浓郁的“乡土风情”所包围,各种各样的剪纸贴在墙头、玻璃上、家具上,只要家中有空地,她就将自己最满意的剪纸挂在眼前,用她的话说:“我喜欢这些剪纸,望着它们我心里踏实。”   生长在孝义乡间的郭梅花,童年时深受妈妈的熏陶,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最初的烟熏剪纸,到后来的自我创作,在民间的土地上吮吸着剪纸艺术的精华;青年时期,郭梅花在孝义文化馆学习,为了收集散落在乡间的剪纸花样,走遍了孝义的每一个村落,丰富了她创作的源泉;来到太原后,郭梅花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奉献给了剪纸艺术,凭着一双手、一把剪刀走遍天下。   作为一名表现乡土风情的艺术家,郭梅花虽然住在现代都市,但是她一刻也不曾忘记乡间。为了继承和发扬剪纸的民间风格,在她的剪纸作品中都保持着传统的民间造型,有着丰富的民间生活气息。 剪纸背后事   从最初的剪窗花到现在的剪纸艺术创作,郭梅花的剪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豪放简洁、浑厚古朴。郭梅花说:“在我的生活里,剪纸就是一项艺术,它也是生活的一种浓缩。我希望用生活化的视觉展示剪纸的魅力,而生活也是我创作的源泉。很多时候,一个梦境也会对我的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提及这个梦境,郭梅花津津乐道,“那是在2002年,我梦到儿时住过的那孔破旧的老窑洞,由于漏雨,漏痕在冬天就形成一团团白斑斑的碱印子,像各种动物奔跑在窑壁上。姐弟们也饶有兴趣地讨论着,u2018这像兔子在踢球,这像蛇在跳舞,这像马在赛跑!u2019梦醒后,我迅速起床绘图,连夜就剪,这时候,一个个生肖动物真像有了活力,争先恐后地从剪子下窜涌出来。然后,我就打算让十二生肖从梦境里走出来,都去参加奥运项目,让他们踢足球、打篮球、骑自行车、举重……给咱们国家多拿金牌。”   这就是郭梅花创作《郭梅花剪纸艺术体育生肖》背后的故事。那一刻,在郭梅花的眼神中,露出了孩子般的欣喜。 剪展晋文化   《根在民间》《山西特产》《山西民歌》《金剪之歌》《煤的传说》《五台山游》,这六本剪纸书籍组成的山西民风民俗系列丛书,充分展示了黄土地的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那么为何郭梅花要致力于将小小的剪纸出版成书呢?“我需要用剪刀改善中国人对山西的印象。在山西,我们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产品很薄弱,在现存的旅游市场上,大家拿的都是南方人生产的礼品,丝毫没有山西特色,所以我一直在考虑,能不能用山西剪纸担负起传播山西文化的重任,所以我一定要开创山西剪纸礼品书籍的局面。最终,这个梦想是在舞剧《一把酸枣》的负责人和导演张继钢的帮助下实现的,正是因为有了《一把酸枣》的剪纸作品才有了《山西民风民俗系列丛书》。”就是在郭梅花不断探索“剪纸出书”的过程中,也成就了一项“国家专利”,据她介绍:“剪纸书的纸张统一用u2018夹宣u2019制作,为了将剪纸书籍体现的艺术化,她利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寻找这样的纸张,每天奔波在纸张批发市场,所以用此类纸张出书在全国来讲还是首例,因此郭梅花的创意在今年5月份,被国家科技部批为u2018专利u2019”。 剪纸塑奥运   文化是那么的脆弱而微妙。时光流逝、环境变异、外来观念影响,都能使它失去赖以依存的基础。当我们搬进高楼,剪纸作为窗花的功用丧失了;当我们在来去匆匆的生活节奏中奋斗挣扎时,连欣赏那幅小小窗花的悠然雅兴也没有了;当我们在城市喧嚣中逐渐迷失自我时,那些传统的文化印记又能做什么呢?它们应当随故人同归尘土?   郭梅花说:“艺术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它在你的大脑中闪现,于是我就用剪刀将这些想法、意念记录了下来。山西剪纸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的民俗文化。我也知道剪纸技艺的珍贵性,因此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何不将这门手艺传承下来,但是我想趁自己年轻时,尽心搞创作,然后再去收徒弟。这也是我办这次个人剪纸艺术展的初衷。”   郭梅花为了在个人作品展中体现剪纸的乡土文化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她专门从乡下收购了“高粱秆”,然后编制成“相框”,将剪纸贴在其中,同时,她还特意将农村晒粮食用的“藤条簸箕”、“斗”搬上“大雅之堂”,只是为了更多地体现剪纸艺术的“原生态”之美。   郭梅花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个人展结束后,她将继续创作《中国历届百人冠军剪纸藏书票》的作品,将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奖的百位中国冠军用剪纸的形式收录成册,不过,她最希望的还是能够将这些剪纸作品亲手送给运动史上的“英雄们”。   郭梅花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一一山西的“窑洞”、山西的“面食”、山西的“戏曲”、山西的“民歌”,作为一名民间剪纸艺术家,郭梅花希望用自己的剪刀来“剪出”山西文化的深厚内涵,但是在观者眼中,她的剪纸作品让人仿佛置身黄土高原,眼前莽莽苍苍、气荡肠回、思绪凝沉,陡然回到了历史的深处。[1]

郭梅花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