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养和

简介: 单养和(1890~1971年)男,汉,江苏武进芙蓉圩人,著名小儿推拿专家。单氏幼承家学,尽得其传。悬壶沪上后,与江阴名医朱少鸿先生相互切磋,穷究义理,造诣颇深。求诊者踵相接,名著一时。单氏曾著《单氏专传》四卷,既集历代儿科典籍之理论,并将临床经验参与其间,但未及付梓而存稿毁于兵燹,殊为可惜。
[展开]

单养和的个人经历

 

单养和 - 主要业绩

单氏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精于望诊,对面、舌之观察,有精湛心得; 处方用药,以轻灵、辛凉见长,并自制多制多种有效丸散;对小儿推拿,手技熟练,颇多独到之处。

单氏用药轻灵,亦以小儿生理特点为依据。尝谓: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用药应该轻灵,其表现主要在于药未少而剂量小;更擅于运用清凉轻剂。盖小儿阴稚阳,阴气未盛,阳气柔弱,过用香窜,不仅足以伤阳,抑且易于伤阳;又小儿真阳未充,卫气不固,活动之后,易感外邪时疫,且易化热化痰,故用轻灵的清凉剂,以治各种热病,却合情理。但他并不拘泥一说,主张在驱邪时当用重剂,不可热轻灵弃而良机,延误病情。如病在初期,正气尚充,壮热不已,痰浊壅盛,喉声如锯,舌苔厚腻,常重用黑白丑、青礞石、皂荚子等涤痰之品,很多险难重症,往往取效于一药。

小儿每多怕服药,单氏有鉴于此,自出心裁地创制了多种剂量小疗效高的丸散,以适应小儿特点,可谓别树一帜。由于他掌握了小儿发病的特性,认为临床上以呼吸道及胃肠道疾患最为多见,对此类单纯性疾患,常只服丸散而奏良效。

单养和 - 证治经验

疳积病多由饮食失节或虫积内聚而成,总责之于脾胃。单氏认为,若未累及他脏(心、肝、肺、肾等),治疗则以健脾助运和中为主,消导为辅,既不主张过用消导,孟浪攻伐,以免更伤脾胃;也反对滥用补益,腻滞脾胃,使运化滞呆。若因虫积而致者,必先驱虫,然后再调脾胃收功。尤重视饮食护理,对初期和断乳后始得之疳积(俗称奶痨),单氏认为,不一定要吃药,一般只需挤出强壮妇人之乳汁饮服。其方法是:先将生姜一薄片放碗底中,然后再将奶汁挤入,隔水炖热,每天1~2杯,连服3~4月,即可恢复,在数十年临床中使用,颇有效。对一般疳积病,未及它脏者,不间患儿大小,不拘病程长短,不限病情轻重,常单服或配服“和儿丸(散)",可取卓效。此外,对疳积病虚热长久不退的患儿,使用胡黄连、银柴胡、地骨皮等品,亦有一定的分寸。

单氏认为麻疹虽谓胎毒,但必感染天行时气及温毒疫厉才能发生。治疗则根据“痧喜清凉,痘宜温补”的原则,如早期宜宣透,中期宜清解,后期宜养阴,灵活施治。对升提药物如升麻、葛根之类,即使在腹泻是也不主张多用,因升提之后,容易引起肺气上逆而至咳喘。

在辨证方面,注意:1)疹点:疹稀而红润者为顺;疹密色黯者为逆,疹点由上而下、先耳后颈项、再躯干四肢,顺序面透者为顺;由下而上,违序而透者为逆。疹透三天,渐次收没者为吉;透疹后疹子骤然回没,乃邪毒内陷,要防昏迷惊厥。再有疹黑夹斑者,俗称“痧夹斑”,为邪重毒甚之症;疹布全身,惟面部颗粒全无,最为重症。2)舌苔:苔薄白,为麻疹初期感邪较轻,若舌苔黄腻,为热毒重,每多变幻。麻疹透足后,舌苔渐化,如苔化而现红绛,为伤阴之象,养阴清热即瘥,如无神志昏糊,勿要误认邪毒内陷入营之症。若舌满布厚腻苔,药后不经,则为邪毒重甚之征。3)全身症状:发热虽高,但无气急鼻煽,疹透之后,热亦随之下降,三天之内退净者,为顺为吉;若透疹后发热不退,咳嗽气急鼻煽,为邪毒壅盛于肺,肺气不得宣畅,每致肺气窒闭,甚或告绝,是属凶症。至于大便下泄,是肺热移于大肠,在本过程中较为常见,并不影响麻疹之透发;但在便泄每日超过十次以上者,则当注意及之。再有麻疹回后,低热不退,形体渐瘦,属正虚邪恋,防成“痧痨”。

惊风有急、慢之分。慢惊主要由急经久不愈,真阴暗耗,邪气留连,虚风内动,经脉拘急而成。所地单氏认为:只要提高急惊风的治愈率,就可降低慢惊风的发病率。

单养和

古人扼要的归纳出“四证”(热、痰、惊、风)“入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作为诊断惊风的依据。他认为四证之中,又当以风为首要,急惊实风,以平肝熄风为主,慢惊心虚风,以滋阴熄风为主,但总不离乎“风”字。《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抻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除此之外,对热、痰亦当兼顾,因风之来,由热由痰,若单治风,尚不能平熄,故在治风之中,还当以清热化痰佐之,此仅为主次之分耳!此外,还配合丸药,用推拿加强疗效,也颇有特色。

单养和 - 独家配方

一、单养和研制的单方镇惊丸简介: 组成为天竹黄90g胆星90g枳实60g牙皂60g黄连30g牛黄15g辰砂15g钩藤90g龙胆草60g茯神90g山栀60g青黛30g全蝎60g天虫60g大黄45g。上药共研细未,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如菜子大。每日服3次。6月以下婴儿,每次3~6粒;1岁以上,每次6~10粒;余按小儿大小酌量加减。 可以化痰清热,熄风镇惊。治疗突然昏迷痉厥、喉有痰声、大便干或秘结者。

二、单养和研制的香橘丸简介:组成为陈皮90g半夏90g白术90g三棱60g莪术60g神曲90g山楂90g黄连30g枳实60g丁香15g青皮30g香附60g木香30g砂仁15g麦芽90g甘草30g。上药共研细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日服3次。1岁以内,每次服5粒;1岁以上,每次服8~10粒;余按小儿大小加减。可以行气化滞,清热燥湿。主治积滞呕吐、腹泻腹痛、腹胀腹鸣等。

三、单养和研制的珍珠化痰丸:组成为珍珠粉9g川贝母90g礞石90g半夏90g橘红45g南星60g枳实60g大黄45g葶苈子90g黄芩60g桔梗30g甘草30g苏子90g。上药研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以川贝母粉为衣。每日服3次。1岁以内者,每次服6粒;1岁以上者,每次服8~10粒;余随小儿大小酌量加减。可以清肺化痰,降气止咳。主治发热咳嗽、气急痰多、体质较强者。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