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正(画家)

简介: (公元11世纪)〔北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学丹青有父风,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与父王拙同驰名于画坛。善画仕女,师周昉,得其闲冶之态。画迹有《调鹦鹉士女图》《绿窗焦雨图》,著录于《绘事备考》。清代也有人名王居正。
[展开]

王居正(画家)的个人经历

北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谓其:“精密有余,而气韵不足。”尝于苑圃寺观众游之处,居高临下观察游人众相及美人姿色尤为入微。其下笔前沉思静虑,力求形神兼备,故所作构思巧妙,形象生动,刻画细腻真实。传世作品有《 纺车图》卷,绢本,设色,纵26.1厘米,横69.2厘米,无作者印款,原为赵孟俯旧藏,有赵孟俯二跋,称为王居正作,跋曰:“图虽尺许,而笔韵雄壮,命意高古,精彩飞动,真可谓神品。”并有诗云:“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童稚善自乐,小龙恬不惊……”今二跋已不存,仅有明、清袁廷玉、吴宽、刘绎、陆心源等题跋,现藏故宫博物院《璇闰调鹦图》纨扇,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南宋

  海南王氏渡琼始祖王居正(悦公),字刚中,今江苏杨州人,生于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的官宦世家。一世祖王佑,进士,曾任尚书;二世祖王旦,进士及第,曾任尚书,封太师。

生平

  三槐堂六世祖王居正(1087-1151,宋政和三年(1113)中进士,殿试定为传胪。建炎四年(1130)任翰林院编修,后三年任兵部侍郎。后升文化阁大学士兼枢密使,赠太师,因力主抗金,被秦桧排挤,绍兴二十一年(1151)巳月,王居正携妻儿渡琼,居府城高第街10号(今新华书店后)。三月卒于琼。高宗闻讣,哀悼不已,命进士陈诚谕祭,策谥“文义”。公著有《三经义辨》、《辨学外集》等。宋史有传。

后裔

  悦公派子二 斗赳、斗魁。斗魁,进士,琼儒学教谕。

  魁公派子九 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尚忠、尚质、尚文、尚和。

  仁公派子三 汝绳、汝胞、汝明。

  后裔遍布海内外,多散居琼北。其十八世嫡长孙:心让公 子孙世居海南 文昌 抱罗 槐树山(又名槐市山村,今名:下市山)村、锦简村及翁田六内村。

  悦公葬于(琼州府)城南邕阳都潭谢村(今海口府城镇那央村委会新潭村)西侧,墓地约一亩,周围用花岗岩筑起一米多高的围墙,呈圆形。墓坐北向南,背依山、面朝潭。斗魁公、尚仁 葬于琼邑(今海口市琼山区)香仁坡。

王居正

个人履历

  王居正,(1715—1773),字季方,号贞斋,别号鹿樵山人,蒲县城关人,生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15)二十五日。居正自幼聪颖,博学强记,读书惊考,过目成诵。

人物生平

  雍正七年(1729),居正15岁入学读书,20岁选人国子监就读。乾隆元年(1736)乡试中,名列榜首。乾隆四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期间参与修纂《大清会典》、《五朝实录》,以“博学能文,兼工书法,名噪京师”。

  乾隆九年秋,保和殿廷试御史,乾隆亲点,选拔第一名记名后补。乾隆十三年,科举会试,出任主考官,因与权臣和珅不和,被诬陷考场作弊,贬职遣回故里。乾隆十五年二月,乾隆皇帝朝五台山,王居正闻讯赶到五台山,进呈《朝五台赋》,博得乾隆欢心,遂被授为陕西永寿县知县。任职6个月后,因母病逝,扶柩归里。丁忧期间,受蒲县知县巫慧之托,承担蒲县新志撰修。居正越七载晦朔,于乾隆十八年,主编完成5册10卷,约16万字《蒲县新志》。

  丁忧期满,居正再度出仕,补任楚南巴陵(今湖南岳阳市)主事。任职3年,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辞职归里,并受聘执教南麓书院。

成就及荣誉

  居正工词赋,喜游山水,对东岳庙尤为钟情。在其受聘主修《蒲县志》期间,经常莅临东岳行宫,考证征集资料。一次在征集资料中,偶然发现行宫大殿前石廊柱刻有元至正二十一年,晋宁道尹邢叔亨所作《木兰花慢》五首,顿感惊叹,又因词年久时远,恐后来识者,难辨出处,便欣然命笔,为词作赋案头小序一篇,并题刻于词作之后,妥于保护。为后来考证者,提供了珍贵翔实的物证资料。

更新日期: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