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

简介:朱立元: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1978年10月进复旦攻读文艺学研究生,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1997年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97—2004年担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
[展开]

朱立元的个人经历

个人介绍

  朱立元,男,汉族,上海崇明人,1945年7月3日生于重庆市,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8-1981年在复旦攻读文艺学研究生,导师蒋孔阳教授,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1985年破格提为副教授,91年晋升为教授,93年被评为博士导师。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88年起任中文系副系主任,94-97年为系主任,97年12月起调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至今。

  社会兼职: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教自学考试委员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兼职: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1997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

研究方向

  主要为文艺学、美学,具体包括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西方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比较文论和美学等。

所开课程

  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助教班讲授过的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概论、马列文论、黑格尔美学研究、黑格尔戏剧美学研究、康德美学导读、现当代西方美学选讲、当代西方文论选讲、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西方美学史(古典部分)、西方美学史(现当代部分)、文艺美学等课程。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有20余名。

朱立元

科研成果

主要著作

  1) 黑格尔美学论稿,1986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 黑格尔戏剧美学思想初探,1986学林出版社出版

  3)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述评(与张德兴合著),198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4) 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副主编),1987-1988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5) 真的感悟(与王文英合著),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1年获上海市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此为上海市政府文艺方面的最高奖

  6) 接受美学,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7) 思考与探索──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1991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

  8) 当代中国美学的新学派(主编,论文集),199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9) 外国美学教程(与凌继尧周文彬合著),199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0)历史和美学之谜的求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美学问题,1993年学林出版社出版

  11)现代西方美学史(主编)199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95年底获国家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2)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80本,主编),1996年沈阳出版社出版

  13)魂系中华──天人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与王振复合著),1996年沈阳出版社出版

  14)言意之间──先秦时代的言意观,1996年沈阳出版社出版

  1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主编),1997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2000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才一等奖

  16)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主编),199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17)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主编),199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8)辉煌的美学大厦──黑格尔美学导读,199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19)美学文艺学方法论(译著,与程介未合译),1991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20)比较文学影响论──误读图示(译著),1992年台湾骆驼出版社出版

  21)审美经验论(译著),199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22)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当代中国美学,与美国Gene Blocker合编),1995年由Peter Lang Publishing出版英文版,在欧美各国发行

  23)西方美学通史(1——7卷),1999年9-10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由蒋孔阳与本人任主编,本人并为6、7卷的主要撰写者之一、4、5卷的作者之一。

  24)美学与实践(本人的美学论文集),1999年10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25)美学原理(自学考试教材),主编,1999年11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26)理解与对话(本人论文集,收入钱中文、童庆炳主编的“新时期文艺学丛书”),2000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要论文

  80年代以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要论文大部分已分别收入我的三本论文集,即思考与探索(1992)、美学与实践(1999)和理解与对话(2000)。另有两篇较重要的论文是:

(1)文学、美学研究中“本体论”范畴的误用,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