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授书

简介: 黄授书(1915-1977),美国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历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物理研究员,普林斯顿研究院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
[展开]

黄授书的个人经历

黄授书是华裔美籍天体物理学家。他曾经获得过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物理研究员,普林斯顿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他在原子物理、恒星大气、恒星光谱、密近双星、行星系形成等方面,做过许多理论研究,发表论文120多篇。他在《渐台二的一种解释》一文中提出盘状星模型,后来被天文界广泛采用。被列为“密近双星”研究史中八个里程碑之一。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黄授书星”。

黄授书 - 简介

黄授书(1915-1977)  理论天体物理学家。1930年,毕业于孝友初级中学,1937年前后,先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求学,后在西南联合大学1915年4月26日生于中国江苏省常熟县。曾在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求学;在西南联合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1949年获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物理研究员,普林斯顿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1977年在北京讲学期间因心脏病突发,于9月15日在北京逝世。

黄授书 - 科学研究

黄授书和天体光谱学家斯特鲁维合作,做了许多恒星特别是密近双星如渐台二、角宿一等的研究工作。1963年他在《渐台二的一种解释》一文中提出盘状星模型,后来被天文界广泛采用。被列为“密近双星”研究史中八个里程碑之一。1961年从理论上预言了红外星的存在,1965年预言被证实。他在原子物理、恒星大气、恒星光谱、密近双星、行星系形成等方面,做过许多理论研究,发表论文120多篇。

黄授书预言存在红外星:光谱中主要的能量位于红外区的恒星,1961年黄授书就预言过这种天体的存在。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黑体的温度越低,辐射的主要部分就越向长波区(即红区)移动,因此相当多的红外星是有效温度很低的晚型星。还有一些红外星,其辐射不符合黑体辐射定律,而显现出明显的红外色余;这可作如下解释:在星体周围存在着尘埃和气体分子云,它们吸收中心星发射的紫外线和可见光能量,再以红外波辐射出去。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原恒星形成的剩余物,例如来源于猎户座BN天体和金牛座T型变星这样一些红外天体;也可能是从中心星抛射出来的(见质量损失),如鲸鱼座o和IRC 10216的周围的尘埃壳。红外星主要是一些红色超巨星、长周期变星、碳星、淹没在浓密尘气吸光云中的O、B型星(见恒星光谱分类)、B型发射星、爆发后不久的新星、老新星、F、G、K

型高光度星、金牛座T型变星和猎户座BN天体等。它们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恒星,或者是年老的走向灭亡的恒星。因此对红外星的研究是天体演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黄授书

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美国诺伊吉保尔-马尔茨和莱顿等发现红外星,如天鹅座NML、金牛座NML等,证实黄授书的理论预言;美国发射“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法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次在太空舱外活动。

黄授书研究---绕地-月飞行的周期轨道, 通常以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为力学模型,探讨绕地-月飞行的(施瓦茨型)对称周期轨道。对考察月球有实际意义的,只是那些近月距和近地距都不大的周期轨道。黄授书的研究表明:周期分别为1/2﹑2/3﹑3/4﹑2/5……6/11个月的14种通约型轨道,它们的近月距小于8万公里,而且近地距又在16万公里以内。与绕月飞行的轨道一样,这种周期轨道亦可分为绕行与非绕行两种;另一方面,周期轨道又它们是一些周期很短(几天)的逆行轨道,这些轨道的近月距比近地距小得多,而且它们是不稳定的。非绕行周期轨道比较普遍,周期相当的顺行与逆行轨道组成一对,当近地距缩短至零时,它们一起退化到同一个极限轨道──闭合抛射轨道。

黄授书 - 影响

黄授书在原子物理、恒星大气、恒星光谱、密近双星、行星系形成等方面,做过许多理论研究,贡献卓著-发表论文120多篇。他在《渐台二的一种解释》一文中提出盘状星模型,后来被天文界广泛采用,并被列为“密近双星”研究史中八个里程碑之一。为纪念表彰其在天文学上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已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黄授书星”。

为纪念黄授书先生,促进中国天文学的发展,鼓励并表彰在天文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年轻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会特设立黄授书奖。天文学会以黄授书先生遗赠设立专项基金,并接受海内外团体和个人的捐赠。

黄授书 - 参考资料

[1] 科学家创新生活网 http://www.kexuejia.com/news/news_view.asp?newsid=827

[2] 科普网 http://all.zcom.com/article/13182/a24268.htm

[3] 泽泽网 http://www.zzgwu.com/wiki/index.php?doc-view-26182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