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庸

简介: 郑达庸,男,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中东问题专家,曾任外交部亚非司副司长,前驻沙特、伊拉克大使,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委员。
[展开]

郑达庸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1958年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入外交部西亚非洲司工作

1959年-1965年 驻苏丹共和国使馆工作

1974年-1980年 驻摩洛哥王国使馆工作

1980年-1985年 西亚北非司副处长,处长

1985年 西亚北非司副司长

郑达庸

1987年-1990年 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大使

1990年-1994年 驻伊拉克共和国大使

1994年-1997年 驻沙特阿拉伯王国大使

1998年-2003年 中国对外友协理事

1998年-2003年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

2003年-2007年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

2003年- 中国-阿拉伯友协理事

2007年- 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2007年- 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理事

人物专访

郑达庸情牵阿拉伯国家

2010年1月18日,记者在北京的一处公寓见到了已经75岁的郑达庸大使。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精神矍铄,谈笑风生,条理清晰。

与阿拉伯世界结缘

1935年,郑达庸出生在天津。“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和平区新华南路上,旁边就是重庆道,没事时经常到黄家花园去玩……”说起早年在家乡天津的生活,郑达庸表现出孩童般的快乐。1948年小学毕业,他考上了当时的天津工商学院附中。1954年毕业时,他本打算学习理工科,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组织分配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阿拉伯语。

郑达庸告诉记者,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随着我国与亚非国家的不断往来,因此国家急需培养外语人才为外交服务。随后,郑达庸在北大东语系开始了四年的学习时光。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这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埃及政府派顾问到中国访问,郑达庸第一次见到阿拉伯人十分兴奋,他大胆地与对方对话。1957年,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在埃及开罗召开,当时还是学生的郑达庸作为翻译随团出访,这是他平生以来第一次出国,“至今我也忘不了老师对我的教诲,正是在他们的教育下才有了我的一点点成就,通过实践得到了锻炼。”1958年大学毕业后,郑达庸进入外交部工作,开始了外交生涯。

筹建苏丹使馆

刚进入外交部不久,1959年,郑达庸就被派往苏丹,参与使馆的筹建工作。刚到首都喀土穆,就体会到了非洲的酷热,当地室内的温度也有30多摄氏度,而太阳下的温度一般都在50摄氏度以上。除了高温,他们还要面对艰苦的工作条件。郑达庸告诉记者,那时整个使馆还不到7个人,大家白天要冒着高温在外面跑,有时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没有办公桌,就在大箱子上面放块木板,没有椅子就用小箱子代替。一次外出,他和司机还遇到了当地的南方黑人暴动,经过斗智斗勇,他们才化险为夷,开车冲出了包围回到使馆。

在苏丹使馆工作的6年,在使馆领导的培养和教导下,郑达庸从思想上和业务上、语言上都有了提高和进步,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受益终生。1963年,周总理访问非洲十四国,在访问苏丹时住在总统府,而他的职责是使馆的联络员,3天时间才睡了不到8个小时。正是这一次,他第一次与周总理有了近距离接触,也感受到了周总理对工作的严谨和生活的简朴、对下属的关心,也使他领略了周总理卓越的外交才能。

1965年,郑达庸回到外交部工作。1974年,他又被派往摩洛哥使馆研究室工作,这一干又是6年。1980年,郑达庸回到国内,后历任西亚北非司处长、副司长。

出使也门共和国

1987年,郑达庸被派往也门,开始了第一段大使生涯。中国与也门早在1956年就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受到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欢迎,一直以来两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在也门的首次大使经历使郑大使体会到了“特命全权大使”的重要含义与分量,外交无小事,在也门工作期间也是他向老外交官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郑大使告诉记者,1961年,中国帮助也门修建的一条穿山公路,打破了外国公司考察后认为这里不具备修路条件的预言,成为中也友好的象征。这条公路将首都与港口相连,对也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修建这条公路中国工程师和工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门政府为他们修建了陵墓,永远缅怀这些长眠在也门的中国朋友。

亲历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赴海湾地区,海湾战争一触即发。正担任驻也门大使的郑达庸,被国内紧急召回,并被任命为驻伊拉克大使。同年11月份,他随同钱其琛外长访问沙特、埃及、约旦、伊拉克四国,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12月初,郑大使到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此时,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巴格达的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味,大部分中方人员开始陆续撤离,原本有几十名工作人员的大使馆,最后只留下由郑大使率领的使馆二秘、报务员、机要员和一名司机一共5名同志组成的留守小组。郑大使率领4名同志随后开始了战备准备,他们在使馆地下室准备了食品、水、药品和燃油,并在使馆楼顶绘制了一幅巨大的国旗防止使馆遭空袭。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使馆留守小组的同志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怕牺牲,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随后美国发布最后通牒,就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两天,郑达庸率留守小组,最后一批撤离巴格达。

两个月后,海湾战争结束,当郑达庸和几名同事冒着战乱和动荡的局势再次返回巴格达时,他所面对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使馆的顶灯掉了、吊顶掉了、玻璃也被震碎了,储存的物资也被洗劫一空,在距离使馆大概100米左右的地方被一枚巡航导弹炸了很大的一个坑。在水、电、食品、燃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郑达庸带领工作人员开始了复建使馆的工作。一直到1994年,郑达庸才离开伊拉克。

中沙合作不断加强

1994年至1997年,郑达庸出任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中国与沙特在1990年建交,作为君主制伊斯兰教国家,沙特与中国有着良好的两国关系。郑大使在任期间与沙特王室建立了良好关系,为两国友好打下了基础。

郑大使告诉记者,沙特是能源大国,石油储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4,生产量每年都是4亿多吨,在国际能源安全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5年开始,中沙双方开始能源合作,此前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到沙特半天的产量,而到2008年已达到3637万吨,占到中国进口量的20%,中沙双方还在其他很多领域开展合作。到2008年,中沙的贸易额已经达到418亿美元,沙特连续八年成为中国在西亚和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两国领导人还实现多次互访。

如今,已退休的郑达庸依然忙碌,还在中国对外友协的中阿友协担任理事,同时还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能源外交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继续为我国的外交事业贡献着力量。(本报记者马 明)

张恒专访中国驻伊拉克前任大使郑达庸

自从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实行军事打击以来,曾经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担任我国驻伊拉克大使的郑达庸,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战事的发展。

张恒:每天电视画面里都在不断地播放巴格达市区的镜头,我想很多地方一定是您很熟悉的地方?

郑达庸:对,因为我在那儿已经工作生活了将近4年。

张恒:那么我在想,您是否在惦记您当年在巴格达结交的那些朋友的安全?

郑达庸:心里惦记他们,因为这里头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尤其是今天我看到的,所谓的“威慑行动”重型炸弹轰炸巴格达,我想起来当时美国也曾经对巴格达有过空袭,我的心里感到很难受,我的朋友,当然也包括不仅是我的朋友,作为伊拉克平民、老百姓,又再受苦难的煎熬受战争的摧残。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郑达庸是新中国第一代阿拉伯语翻译,在中东很多国家有过多年外交工作的经验。1990年底,郑达庸被任命为中国驻伊拉克大使,上任后不久,海湾地区战云密布。1991年1月就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两天,率领大使馆工作人员,最后一批撤离巴格达。两个月后,海湾战争结束,当郑达庸再次返回巴格达时,他所面对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

张恒:当你们进入巴格达市以后,展现在您面前是什么景象?

郑达庸:我到巴格达时,本来是一个相当繁荣的一个城市,走的时候是一个繁荣的城市,夜景也非常漂亮,人们的生活在战前还是比较正常的。我回去的时候截然不同了,一片漆黑。你听到的声音就是嗒嗒嗒嗒嗒,是柴油发电,就像个死城一样,几乎是一个死城,就是没有气息没有生气的这么一个死城。

张恒:当时你们进了使馆以后,究竟看到使馆是个什么样子?

郑达庸:我们进去的时候,发现使馆的顶灯掉了、吊顶掉了、玻璃震碎了。

张恒:原因是什么?

郑达庸:等到第二天了解才知道,有一枚巡航导弹在我们使馆的附近大概100米左右落下,当时水也没有,煤气也没有、燃料也没有、食品更谈不上了。

张恒:随后您又到巴格达的什么地方看过?看到了什么?

郑达庸:至今我忘不掉的一个:就是阿米利亚防空洞,阿米利亚就是巴格达郊区的一个名字,叫阿米利亚,是一个非军事的防空洞。当然啦,死伤者都已经清理掉了,但是情景我们看了当时摧毁防空洞的,那时候那种难闻的气味都还可以闻得到。

张恒:是一种什么景象?您看到的。

郑达庸:当时躲在防空洞里面的都是周围的居民,一个是炸、一个是烧、一个是热浪,基本上死了405个人,大概活的只有8个人,都是老百姓。而且我们看到墙体,有的是血粘上去的,有时候血的形象是一个人的肢体,确实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的。

张恒:根据您当时的了解,在那一次海湾战争当中,巴格达市到底有多少老百姓丧生?

郑达庸:我当时知道的,譬如说作为伊拉克,当时战后儿童死亡17万人,17万人伤亡是很大的,据统计飞机轰炸的次数是10到11万次,平均一天是2500次,投下的炸弹是18万吨。他们伊拉克人自己说,相当于6个在广岛投下去的原子弹。

张恒:战后巴格达的物价情况怎么样?

郑达庸:通货膨胀百分之两千到三千,战前5个第那尔可以买一袋白面,战后200个第那尔买一公斤面粉,这个差价而且包括汽油也一样,水更重要了。我当时了解的情况,这场战争打完了之后,伊拉克的工业几乎80%被摧毁了,它的炼油设备是250次的轰炸9个炼油厂都炸了,另外老百姓300万到400万人失业没有工作,街上的小孩要吃的、要面包。

张恒:实际上给伊拉克经济带来影响就是直接威胁到伊拉克人民的生活?

郑达庸:当然了,所以在伊拉克来讲他们就讽刺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到动物园去看鸡,告诉孩子这是鸡,就没吃过、没见过,不说吃过没见过。您在那儿四年当中基本上是这个状态没有多大改善,而且作为工薪阶层,作为老百姓只能说一年不如一年,不是一年比一年好,因为他坐吃山空,譬如说我们放假日,自己带一些面包、带一些吃的就在郊区或者公园里头

席地而坐,就是大家聚餐,在这个时候,看到那些周围的孩子,我看他们也是很可怜的,看着我们那些吃的,我们就给他们。

张恒:他们就围着你们边上看是吗

郑达庸:对,我们当时就想,在这个时候就想起自己的孩子,想起自己家里的孩子,看到这个情景是比较难受的,儿童,鞋也没有,赤脚没有鞋。

张恒:像您亲历了战前战后的海湾战争的巴格达以后,是不是对和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郑达庸:对,这场战争使我想到,一个和平方式政治方式手段来解决问题,它的结果不但能够解决原来的争端或者分歧,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我说的在一定意义上把分歧和争端解决了,它有可能还推动你的和平事业、经济事业,你的发展事业向前。现在这个战争还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希望这场战争能够尽快结束,共同地为在战火中的伊拉克的人民而祈福,这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人们的心愿。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