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荣典

简介: 甄荣典,直隶(今河北)唐县人,生于1916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争抢速度,维修设备,改进工具,掀起全厂生产竞赛的热潮,一般工人提高到日车300多发,他自己创造了日车炮弹外圆480个的最高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2000年3月5日,甄荣典因病去世。
[展开]

甄荣典的个人经历

甄荣典 - 生平概况

甄荣典,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40年参加八路军,后调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军工部当工人。曾任华北兵工工会、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甄荣典常在工作极度疲倦之后,还一个人走到离工厂三、五里外,选择埋藏机器的好地方。敌人来了,他把机器埋在大河滩里,水渠底,甚至敌人必经的大道上,自己则变成一个英勇的自卫队员,露宿在冬天的山野里,冒着生命危险和敌人“捉迷藏”,保护着军工生产的“命根子”。1945年大反攻前,军工部成立一座新的炮弹厂,开工20多天了,还不见出货,上级就将甄荣典调到那里去工作,第一天就造了45颗大炮弹,极大地振奋了工人的士气,把全厂的产量带动了起来,保证了前线的需要。

甄荣典 - 个人事迹

1940年,甄荣典自动要求党调他去前方工作。不久被介绍到太行山的军工部黄烟洞兵工厂做学徒。他以75秒钟做一发五炮弹外圆的惊人纪录,获得“炮弹大王”的光荣称号。他从当学徒时候起,一直就干着这件苦重的工作,体重随着旋力的速度很快消瘦下来,别的工人都因体力支不住,干不到三两个月就要调换工作;但甄荣典深知祖国的需要,他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在水力轮带旁坚持了五年,一天二百、三百……一次一次地创造新纪录,最后达到了一天四百八十发五零炮弹外圆的纪录。他对祖国胜利的热忱供献,完全是基于他对日寇不可调和的民族仇恨。英勇保护工厂,一个螺丝钉也不让损失。

在日寇扫荡时,甄荣典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边,想出种种巧妙办法保护机器,来避开敌人的破坏。当埋好了机器,他立刻拿起五年来从未离开过的那枝“六五”步枪,变成英勇的自卫队员。1940年冬天,他和1000多工人兄弟在一起,胜利完成华龙山突围。1942年5月大扫荡,敌人把太行山围得水泄不通,像篦梳一般在荒山绝岩里清剿了一个月。那时全厂工人都奉命令向远处转移;但甄荣典不愿意离开工厂太远,自动和几个自卫队员留在敌人的清剿圈内,跟敌人坚持斗争。每当搜索的敌人走到埋藏机器的地方,他们就在周围山上向敌人开枪射击,将敌人吸引开来,用生命保护革命财产。

在另一次反扫荡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天,兵工厂的房舍还未来得及修好,机器已经开动了。团结大家搞好生产日本投降的前夕,军工部新成立了一座八二炮弹厂,开工很久,产量一直很低。当时甄荣典刚到实验所学技术还不到两个月。上级虽然想到甄荣典;但指导员觉得应该让他学习,不能又去调他回来。甄荣典到了八二炮弹厂,不仅自己带头去做,又团结老师傅,团结工人,团结学徒一起去干,于是生产量也随着他的纪录步步提高。甄荣典上工的第一天就出四十五个八二大炮弹,超过一般工匠一倍;以后他又增到八十个,别的工人也增到一天出五十个。军工部赞扬他:甄荣典走到那里,那里的工作就搞的呱呱叫!

甄荣典的群众观点很强。日本宣布投降,但拒绝立即缴械,国民党匪军乘机进攻解放区,前线战争很紧张,需要炮弹增加好几倍,如何完成任务呢?甄荣典就提意见:这样大的任务,要把任务拿到群众中去讨论,变成工人自己的计划才行。领导上根据他们意见办了,这样一来,工人们生产很起劲,第一个月全厂就完成了任务,甄荣典则超过了计划。前线捷报频传,甄荣典在职工大会上提出挑战书:保证前线部队的弹壳供应,一定让前线有足够的炮弹歼灭敌人他利用空隙时间加工,又改进了切槽刀的安装。原定突击任务是一个月,但前方需用炮弹很急,后方的生产也就更紧张了。在繁重的劳动中,他被铁滚砸伤两个脚趾,他把伤口包扎起来,将脚放到一条矮凳上,又继续紧张地工作,创造每天生产一百三十五发弹壳的惊人纪录。他们生产的炮弹,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在邯郸前线和上党前线,全歼蒋介石进犯军的战役中,炮弹发挥了强大的威力。看到了苏联的工人弟兄一九四八年秋天,甄荣典访问了莫斯科。在访苏期间,大大地增强了他对自己祖国建设的信心。

他曾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对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帝俄沙皇御用的马车,陈列在宫内历史博物馆。因为这些马车制造的粗笨,就使他联想到沙皇时代,苏联还是落后的农业国。他又看到苏联人民曾在德国法西斯破坏的废墟上,消灭了战争创伤的丰功伟绩。他回国之后,写了一些“访苏观感”的文章。甄荣典生在河北唐县一家贫农家庭,父亲种地,母亲磨豆腐,他自小上山打柴,十六岁便当雇工,家里负债很多,糠菜都吃不饱,所以从来没读过书。甄荣典正过着他理想的学习生活。1950年10月领导上送他到某地兵工职业学校学习。甄荣典学习非常认真。1950年11月出席山西省工代大会时,他还带着算术课本,经常在休息时间补课,每次的算术考试总在九十分以上。在十年劳动、战争生活和学校生活的锻炼中,甄荣典塑造成了中国先进工人阶级的典型。

甄荣典 - 个人荣誉

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黄崖洞兵工厂当车工。在支援前线的生产竞赛中,创造75秒钟车一发炮弹外圆、日产四百八十发的新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1943年获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者旗手”称号。后主动要求到新建的炮弹厂工作。创造日产一百三十五发八二炮弹的纪录,对全厂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44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的工农业群英大会上,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1947年立大功一次。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任太原市机械工会主任,太原市、山西省总工会副主席,全国总工会第六、九届执行委员和第七、八届候补执行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甄荣典

甄荣典 - 人物精神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无私奉献精神

“炮弹王”甄荣典,是晋冀鲁豫根据地的特等劳动英雄。在黄崖洞兵工厂他承担了生产炮弹最吃力的工种———水车动力(有时人绞)车工。这个工种因消耗体力大在一定时间就要调换,但甄荣典一直坚持干了五年。他吃苦耐劳,积极生产,刻苦钻研技术,每次搞生产竞赛都是第一名。别人一天车50~60发炮弹,他能车到100发以上;别人车到100发,他增加到150发;别人车到400发时,他又增加到480发。他生产的数量增加了,工具和材料消耗却降低了。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他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本色,体现了抗日战争中人民军工为党的事业、国家的安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工,经受了党的培养教育和革命斗争的实践,在抗日烽火中的锤炼,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具有坚定理想和信念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成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抗日力量的中坚。他们凭着坚定的理想和不渝的信念,用生命和鲜血矗立了抗日战争中人民军工可歌可泣的丰碑,展示了人民军工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甄荣典 - 人物评价

甄荣典,抗战时期,他带头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大家多造炮弹,争抢速度,维修设备,改进工具,掀起声势浩大的“甄荣典运动”。一般工人日车炮弹外圆量提高到300多发,他则创造了日车480的最高记录,被誉为“炮弹大王”。

火药技师教逢春,原为民间爆竹匠。他全家7口人都从事火药研制工作。他的两位叔叔和妻子都先后死于爆炸事故中。惟一的儿子因拆废炮弹被炸死。他多次负伤,积劳成疾,在战争年月里不幸逝世。

1941年4月,太行兵工的第一批掷弹筒试制成功,射程最远达到700米,实现了彭总“敌人有掷弹筒,我们也必须有”的要求。从1941年5月起,太行军工部组织成批生产的掷弹筒源源运往前线,八路军有了与日本抗衡的火力,经常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深感震惊,日军惊呼,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兵工厂,拥有先进设备与外国专家”。

甄荣典 - 社会影响

由于甄荣典的巨大贡献,在1942年,日寇对根据地采取“铁壁合围”的大扫荡,把摧毁兵工厂作为重点目标。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针对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采取化整为零、分散转移、坚持敌后生产的方针,将黄崖洞等大的兵工厂分为若干小厂,灵活机动,协调配合。生产不忘打仗,打仗不忘生产,炸了再建,毁了重修,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就在日寇疯狂“扫荡”之下,黄崖洞各兵工厂的生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1942年生产50炮167门,50弹28000多发,八二迫击炮弹1600多发;到1943年生产50炮350门,50弹48000多发,八二迫击炮弹4200多发。用理想和信念武装起来的人民军工,以高度的政治素质和自觉的献身精神创造了战争年代武器研制生产史上的奇迹。

甄荣典 - 相关词条

郑九万;李永;马万水;黄学军;周国知;李鸿海

甄荣典 - 参考资料

1、http://www.huadu.gov.cn:8080/was40/detail?record=55564&channelid=48004
2、http://www.sxgov.cn/qj/nr/256778.shtml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