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铁志

简介: 朱铁志(1960-2016.06.25),出生于吉林通化,中共党员, 著名杂文家,曾任《求是》杂志副总编、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2016年6月25日凌晨1时左右,朱铁志不幸辞世。
[展开]

朱铁志的个人经历

人物经历

1969年,跟随父母下乡。

1978年,参加高考。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求是杂志社工作,曾任《红旗》杂志编辑、《体育报》记者、《求是》杂志编委,编审、《求是》杂志副总编。

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朱铁志

2016年6月25日凌晨1时左右,朱铁志不幸辞世。

学术兼职

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会长。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

著有杂文集《固守家园》、《自己的嫁衣》、《思想的芦苇》、《被亵渎的善良》、《精神的归宿》、《浮世杂绘——小人物系列杂文》、《你以为你是谁》、《克隆魂》和散文《俺也承个诺》等。

主编《20世纪中国幽默杂文》、《中国当代杂文经典》、《1998年中国最佳杂文》、《1999年中国最佳杂文》、《2000年中国最佳杂文》、《2001年中国最佳杂文》、《2002年中国最佳杂文》、《中国杂文大观》(第四卷,合作主编)、《真话的空间》。

曾获鲁迅文学奖,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以及中国报纸副刊年度金奖,多次获北京杂文奖,上海笔会文学奖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文奖。

杂文观点

喜欢文质彬彬、杂而有文的杂文。追求杂文成为文明之文、文化之文、文学之文、文雅之文。

所谓文明之文,是说杂文所昭示的思想观念也许不是最新的,但它必须是符合人类文明精神的。它拒绝在正义幌子下的倒行逆施,反对在集体名义下的一己私利,排斥在文明假相后的野蛮粗暴。一切陈腐的、恶浊的、反人性、反人道的思想主张和集权意志都与杂文无缘。

所谓文化之文,是说杂文必须有学养灌注、学理贯通、学问滋养。朱光潜先生说过:“不通一艺莫谈艺”,即不通晓一门具体的艺术最好不要妄谈美学和艺术规律。写杂文也一样,空怀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思想依托。那家园和依托,便是深厚扎实的学问基础。文、史、哲、政、经、法,抑或天文地理、花鸟鱼虫,总要通晓一门,略知其他,这是为文的起码条件。

所谓文学之文,是说杂文作为文学的一支,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讲究形象思维、框架结构、谴词造句。文章总要体现文学的一般特征,读来不仅有思辨的震撼,也有文学的愉悦,让人齿颊生香,回味无穷。

所谓文雅之文,是指杂文的一种内在气质,它是文明、文化、文学综合作用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是一种下意识的流露,是一种不经意的表达,好比腹有诗书的谦谦君子,又好像长于名门的大家闺秀。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雅,是长期修炼、自然积淀的结果,火候不到,是学不来的。东施效颦,徒增笑柄而已。

获得奖项

朱铁志曾获鲁迅文学奖,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以及中国报纸副刊年度金奖,多次获北京杂文奖,上海笔会文学奖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文奖。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