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斌

简介: 徐小斌,女,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1981年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为止(截至2012年)发表作品四百余万字,出书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羽蛇》《敦煌遗梦》《德龄公主》《炼狱之花》《双鱼星座》等。曾获全国首届“ 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奖”、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等重要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德、 西班牙、 葡萄牙等十余国文字。
[展开]

徐小斌的个人经历

简介

星 座:双鱼星座

血 型:B

职 业:作家、编剧、画家、刻纸艺术家

主要成就:曾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 女性文学奖等;被文学界称为“文妖”、“巫女”、“落入凡间的精灵”。

徐小斌

徐小斌,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

祖籍南方,出生于北京,自幼习画,曾上山下乡;1978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92年调入 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81年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羽蛇》《 双鱼星座》《敦煌遗梦》《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等。《羽蛇》已由世界著名出版社Simon & Schuster买断并译为英文版在全球发行,并成为唯一列入西方顶级出版社国际计划的中国作品。有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意、日、西班牙、葡萄牙、 韩国、 挪威、 巴西、 希腊等十余国文字,在海外发行。

20世纪80年代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20世纪90年代加入 中国电影家协会。2000年后加入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理事, 孔子学院总部特聘专家,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

个人履历

出生于北京,自幼习画。十三岁拜中央美院教授 姚治华先生为师。

曾经赴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年,插队一年,工厂三年;1978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1982年分配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92年调入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最早的小说作品《雏鹰奋翮》写于17岁,成为手抄本。

最早的绘画作品《战斗的越南南方青年》绘于五年级,获得国际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

第一篇小说发表于1981年第2期《 北京文学》。

第一部由自己改编本人小说的电影《弧光》公映于1988年,翌年获得第十六届莫斯科电影节特别奖。

第一次开个展于1990年中央美院画廊(徐小斌个人刻纸艺术展)。

曾经作为中国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于1996年受邀在美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访问讲学活动,分别在美国杨百瀚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圣玛丽学院等举办了题为“中国女性写作的呼喊与细语”的文学讲座,是第一位被 美国正式邀请讲中国女性文学的作家,讲座受到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学人的欢迎。

参加1997年在 南斯拉夫举办的第三十四届贝尔格来德国际作家会议;

参加1999年在 台湾举办的两岸文学研讨会;

参加2002年在 加拿大举办的 渥太华国际作家会议;

参加2006年中俄文学交流;

2007年,接到美国文学翻译中心(ALTA)副主席Rainer.Schulte先生的邀请,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赴美参加由五十个国家的作家、翻译家参与的国际文学研讨会。

2008年,参加 香港国际作家工作坊活动;

2009年参加中国 厄瓜多尔文学交流;

2010年由于希腊文小说《亚姐》出版,接受希腊文化部邀请赴希腊交流访问;

2011年受到美国纽约亚洲协会邀请,赴美讲学,与著名作家 苏童一道在美 哈佛大学演讲并受到热烈欢迎。

在影视创作方面,是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电影第一位获得国际奖的编剧;在其参与 编剧、策划的影视剧中曾经多次获奖。

在绘画美术方面,擅长装饰绘画及民间刻纸艺术,曾于1974年、1975年在工厂期间代表粮食局参加全国美术展览;

1990年8月,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个人刻纸艺术展,得到中国作协副主席 艾青先生、中国美协副主席 周思聪、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邵大箴、著名画家 尤劲东等人的高度评价;央视《半边天》节目首期即介绍了这一独特的刻纸艺术。

2006年,参加中日友谊书画展,再度获得业内人士高度评价。

获奖作品

1982年,短篇《请收下这束鲜花》获十月首届文学奖。

1988年,电影《弧光》(根据本人中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改编,本人编剧)获莫斯科电影节特别奖。

1993年,单本剧《风铃小语》获十届飞天奖,首届CCTV杯一等奖。

1996年,长篇小说《敦煌遗梦》获得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题奖。

1998年,获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同年,中篇小说《双鱼星座》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创作年表

主要文学作品

《徐小斌文集》(五卷本),1998年由 华艺出版社出版;

《徐小斌小说精荟》(六卷本),2012年由 作家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

《海火》(1989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敦煌遗梦》(1994年 北京出版社、1997年河北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 河南文艺出版社 );

《羽蛇》(1998年 花城出版社,2001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台湾联经出版社,2004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作家出版社《共和国丛书》);

《德龄公主》(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香港经要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漓江出版社,2009年台湾印刻出版社);

《炼狱之花》(201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长江文艺出版社首次两大社联袂出版);

中短篇小说集

《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1990年 海峡文艺出版社);

《迷幻花园》(1995年华艺出版社);

《如影随形》)(1995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

《蓝毗尼城》;(1996年 云南人民出版社);

《末世绝响》;(1997年华侨出版社);

《蜂后》(199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跨世纪丛书”);

《双鱼星座》(1999年 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生丽质》(2000年 北岳文艺出版社);

《歌星的秘密武器》(2002年 广州出版社);

《清源寺》(2003年北京出版社);

《非常秋天》(2005年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徐小斌作品精选〉(2007年长江文艺出版社);

《末日的阳光》(2009年河南文艺出版社);

《别人·花瓣》(2010 文化艺术出版社);

散文随笔集

《世纪末风景》(199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蔷薇的感官》(1997年华艺出版社);

《缪斯的困惑》(1998年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错的纸牌》(1998年天津 新蕾出版社);

《徐小斌散文》(2000年 华夏出版社);

《心灵魔方》(2002年百科出版社);

《美丽纹身》(2002年 当代世界出版社);

《西域神话》(2003年云南人民出版社)

《大都会:缪斯的殿堂,我的梦想》(2003年 西苑出版社,2004年由 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

《我的视觉生活》(2004年上海文汇出版社);

《莎乐美的七重纱》(2010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美术作品集

《华丽的沉默与孤寂的饶舌》(2007年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主要影视作品

1、《弧光》:电影,由本人根据自己的中篇小说《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改编,1988年首映。该片获第十六届莫斯科电影节特别奖。

2、《风铃小语》:电视单本剧,由本人根据自己的获奖短篇小说《请收下这束鲜花》改编,中央电视台黄金一套1993年首播。该剧获第十四届 飞天奖,中央台首届CCTV杯一等奖。

3、《千里难寻》:十集电视连续剧。 北京电视台长青藤剧场1994年首播。

4、《雨中花园》:电视电影。作为全国十大女作家向世妇会献礼片,由中央电视台黄金八套1995年首播。

5、《星空浩瀚》:电视单本剧。作为央视选定的全国十大女作家向世妇会献礼片,由中央电视台黄金一套1995年首播。

6、《富起来的人》:四集连续剧,中央电视台黄金八套2002年首播。

7、《德龄公主》:三十集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由本人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于2006年九月在央视黄金八套首播。

8《延安爱情》(与人合作):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2011年 东方卫视首播。

9、《虎符传奇》:三十集长篇电视连续剧,由本人原创,由著名导演 郭宝昌执导,香港美亚影视公司投资,2012年由央视黄金八套播出,并已同时卖出六个地面台(可点击百度网查询)。

10、已与著名导演 郑晓龙签约《金婚3》——金婚之生死情。2013年投拍。

社会评价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前几年我注意到徐小斌的作品,感受的是完全不同的女性之音。她的小说总有迷幻的气息 在,沉浸在一种神秘的世界之间。不过这种沉浸不是逃逸,却是另一种对抗。所有的诱人的表达都和对抗世俗有关。以幻觉的存在冲击苦难,且咀嚼苦难,先前文学里的套路在她那里被改造了。徐小斌是喜欢进入人的神秘的精神之域与上苍对话的人。我们读她的文字,总觉得一个漂泊的灵魂在游荡着。阅读徐小斌,是一种苦涩的跋涉。但那艰辛里也总有神灵的召唤,在黑暗里还时时闪着奇光。她写女性,有点残酷,常常是本原的昭示,那些外在的光环一个个脱落了。作者见证过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变革,总能以旁观的角度去审视昨日的历史。在那些文本里,完全没有逃逸,乃是一种精神的面对,甚或一种搏击。这让我想起 卡夫卡和 鲁迅。其中不是模仿的问题,而是一种气质的联系,徐小斌在本质上,和这样的传统是有关的。

徐小斌在小说中制造了许多神异诡秘的空间,说那是巫的世界也未尝不对。她承认自己对神秘的存在有一种兴趣。许多写作表达了对冥冥之中的那个存在的好奇。我们在其文笔里甚至还能够听到远古的巫术之曲的盘旋,真的有些离奇和玄奥。我在想,作者要通往的恰是那个无名无形的域外之域。在徐小斌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不变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俗界的失望和神界的渴望。而那神界的一切,不是在飘渺的存在中,恰是在对俗界的挣脱过程才可以见到的。

神界在作家那里往往是没有烟火气的存在,但徐小斌却带着沉重进入那个世界。只有明暗的对照才有意义,美丽是因灰暗的存在才显示出来光泽的。这个理念在《羽蛇》里表现得十分充分。《羽蛇》是至今为止她的最重要的作品,我们在此进入一种梦幻般的世界。女性一些追求常常在天上,却不易接到地气。《羽蛇》却是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文本,人世间的惨烈之物和冥冥之中的万物之神都在默默的对话。母女的对抗,姊妹的对抗,还有社会的对抗。伦理被颠覆到另一个天地里,世间已没有了可爱的词语。这部小说的故事是寓言与史诗的叠加,但又仿佛不是。有人在她的文字间读到巫气,那原也不错。但我以为还有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余音在。我们再往上溯,可以推算到五四,鲁迅的话语方式其实也隐约含于其间。

谢冕(著名评论家,北大教授)

我在徐小斌的小说中读到了我们在当代文学中感到非常匮乏的东西,那就是,在她的小说中不仅读到了现实的生动。而且读到了历史的积淀。多年来,她不仅用生命的体验写作,而且力图把握整个生存世界,把握中国几代女性的命运与历史,并鲜明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切——这正是徐小斌写作最可贵的品质。

戴锦华(著名批评家,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小斌的创作特立独行于一切文学潮流之外,但笔者倾向于将其读作关于现代女性、女性生存与文化困境的寓言。毫无疑问,徐小斌的作品不仅仅关于女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乎于整个现代社会与现代生存。

潘凯雄(著名批评家,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炼狱之花》堪称“中国版《阿凡达》”,东方与西方关于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在这里相遇。“阿凡达与海百合,一个从人类世界到潘多拉星球,一个从海底到人间,结局却殊途同归――― 永远无法返回自己的原初状态。”著名出版人安波舜同样给予它高度评价:“作者试图以一种新鲜的语言体系去承载传统的理想和观念,以一种年轻的文学形式去包裹古老的终极命题。故事中,名字是略显荒诞的,事件是似曾相识的,追问是自古至今的。作品为浮沉于世间的各色人等,提供了对号入座的可能。”

徐小斌对自己的要求是,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要保留自己独特的声音。《炼狱之花》便是属于她的独特声音,是面对着“已然改变的社会游戏规则”的大胆叩问。

季红真(著名批评家,辽宁大学教授)

徐小斌的《双鱼星座》,以大胆越轨的想象表现了中国妇女窘困的处境。在九十年代潮头汹涌的女性文学作品中,是一个精典的文本。叙事的简洁,想象的奇诡,使作品蒙上了神秘的巫风,而最终的结局,则表现了九十年代女权思潮高涨的时代精神。这是所有获奖作品中,唯一一篇以女性的立场组织叙事的作品。而她的《羽蛇》则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完成了一种纯粹自我心灵的剖白。深度体验的心灵疼痛,确实是“以血作墨”。徐小斌个人的心灵隐秘,无疑支撑着所有玄奥的思想。这是一次成功的表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

李敬泽(著名批评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实际上,徐小斌与盛行的女性写作始终保持着警觉的距离,她多年来似乎都在偏执地做着一件不合时尚的事:她沉迷于一种深度隐喻的小说美学,小说是她的“迷幻花园”,在花园的深处最终隐藏着意义,更准确地说,应当是“启示”,是“神喻”——没有人可以不付代价就获得它,只有那些洞察和守护着这最终秘密的女人才能以超验的灵性或者神性穿越这座花园。

陈晓明(著名批评家,北大教授)

徐小斌的小说提示了独特的女性宿命论的诗性意义:精致的语言风格,把当代符号化的商业主义背景大量融入古典情结,对女性神秘命运与生存内在性的揭示,充满了不可知的变数与特殊的不可言喻的意蕴,她塑造了一个绝对的超越性的世界——它非同凡响。

朱正琳(著名批评家,央视读书时间栏目总策划)

通观《敦煌遗梦》全书,不难发现两个主题贯穿交织:一是渴望,二是恐惧。实则后者更为无形。恐惧,通过某种宗教情绪蔓延下来,超出了爱情领域。简言之,是生存与命运令人生畏。作者含而不露地用一层层带有宗教色彩的神秘氛围包裹着一个世俗阴谋——敦煌也只是个充满赝品的代用品的地方,与都市并无二致。他们没有躲开命运——与命运照面,与命运遭遇,与命运纠缠在一起。敦煌遗梦不是一个浪漫的梦,而更像是一个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恶梦。渴望与恐惧横贯始终,让人委实有些透不过气来。

贺桂梅(著名批评家,北大文学博士)

徐小斌在当代文坛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局外人”姿态。她以诡谲的想象力、超拔的智性与敏锐的感受力长久地构造着一个个由神秘的文化符码筑成的“别处”:从一个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海火,到敦煌,中缅边境的佤寨, 蓝毗尼城,我们从中读到的是体察社会历史文明与人性深层悲哀的别一种视角,她的小说如同美丽的珊瑚触角,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写作“无限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这正是徐小斌向我们展示的世界,在世俗与超越,拜金狂潮与人文情愫,众声聒噪与“天籁之音”的冲突与对峙中,“徐小斌现象”值得我们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她弥足珍贵

陈雅书(台湾中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这是大陆女作家徐小斌一部企图心极大的女性文学作品。错综复杂的时空人物,从清末、民国、文革,直到世纪末的留美狂潮;空间上则横跨中、美。故事的主轴在讲陆家五代女性之间对立仇视、纠缠不清的宿命。这群女性的命运又和其他女性牵扯在一起,因而形成了一种树形结构。这个枝叶相连的结构,使得她们之间的关系深奥且微妙。小说中一直强调的血缘,是欠债与还债的关系,非关爱与温暖。这也就是为什麼代表羽蛇族(亦即太阳族,也就是女性)的图腾,竟是两蛇纠缠一处,又相对视的图像。书中的血缘其实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制度。

邱华栋(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在我的眼里,徐小斌的《羽蛇》早已经是一部经典作品了。几年前我读到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就认为一部经典已经在我们的身边诞生。但是,就像这部三年前出版的长篇今天重新再版所暗示的一样,它遭受了被漠视的命运——喧哗和浮躁的时代漠视了它。而今作者和有心的出版社在新百年的开端,再度把它推出,已经显示了这部作品的生命力——这几年,又有多少泡沫和热闹的作品消失在垃圾堆里了呢?

徐小斌在这部小说当中实现了她的想法和写作的雄心,从而为当代文学贡献出了一部杰作。在这部小说当中,徐小斌并没有用时间的线形叙述的老套套,来讲述又一个百年家族史——那是巴尔扎克和马尔克斯的叙述方法,而是将叙述的线头随意而又巧妙地在纷乱的历史和时间的长河里轻松地拽出,运用了多种的叙述技巧,将复杂的女人历史和一些佐证女人特性的资料任意穿插,故事情节也神秘莫测,而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徐小斌的语言飘逸灵动,而且,散发着一种神秘的巫气和幽深的水井气息,想象力奇崛,并且,她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调动了她的人类文化学、精神分析学、女性研究、神话原型理论和历史知识的几乎全部的知识系统,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经得起时间和阅读考验的特质。

李永宏(青年批评家)

这是一部能引起灵魂共鸣却无法述说,言传拙于意会的小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翻开厚厚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经典小说,都遭遇过“曲高和寡”的命运。《羽蛇》直抵现实深邃的部位,具有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芯片,它需要时间慢慢发掘,它是属于历史的,属于世界的。

兴安(青年批评家)

《炼狱之花》是一部现实的复杂的小说,众多的声色男女,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域,陆地和海洋,天堂与地狱,让你拼命地应对、想象、思考、绞尽脑汁,心力交瘁,绝望地想逃离;这又是一部天真的充满幻想的小说,这里有世界上最善良美丽的百合、天仙子、曼佗罗,为了爱,王子舍弃王位,女人钟情于迷药,孤独与爱情,身与灵合二为一。这是一个精神的女儿国,纯粹的让人忘却自我和性别,奋不顾身地想坠入其中,不能自拔。

徐小斌是我敬重的女性作家,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不同凡响。我一直以为,理性上她是个悲观的女性主义者,情感上她又是一位女性心灵抚慰的文学巫师。如果说她之前的小说——《双鱼星座》《迷幻花园》《别人》,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她痛苦、逃离和对抗的阶梯,那么《炼狱之花》则是她一次人生的超越,是一次写作的飞翔。

美国的权威书评刊物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会刊

每月书评:

这是一部史诗。它涵盖了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它是从1890年开始的。

女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孤独、敏感的女人,她从小失去了母亲的爱,因此终生都在寻求爱——但却始终没有得到。她的爱情也许在1980年代,然而,这爱却并没有真正实现。

书中有很多神话一般美丽的场景,使这个故事显得神秘,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部史诗。

此前我对整个华文文学完全不了解,非常感谢这部书的作者,她使我与华文写作产生了共鸣。

美国最大的网络文学评论

几乎所有美丽的女子都会夭折,我们这个故事也不例外。

这部书是如此美丽与悲伤,有如一首天籁之音般的诗歌。

羽爱她的父母,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自从她的弟弟生下来那天起,她的外祖母与母亲便结成了对付她的联盟。

这部精美的书中所涉事件超过了一百年——我向作者表示敬意,本书最后的列表为阅读提供了帮助。

这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真正的经典文学作品——羽蛇,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期,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变革。从缠足、皇后、贵妇到 蒋介石、 毛泽东, 农民工和纹身,使我们获得真正诠释中国的角度,小说具有极其丰富的质感,令人惊叹,是一部非凡之作!

我要说,这本书非常美妙。

主人公是一个失宠的女孩子,她经常挨打,然而此书的作者如此聪明,她可以使一个平凡的女人的故事,变得如此壮观。我相信在翻译中一定会流失一部分美妙,遗憾的是我不懂得中文。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