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奇戈特

简介: 弗奇戈特出生于美国的查尔斯顿,从小喜欢阅读科学书籍。在北卡大学获得化学学位,在西北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6年前往纽约州立大学任教前,一直在科内尔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展开]

弗奇戈特的个人经历

弗奇戈特 - 人物简介

弗奇戈特出生于美国的查尔斯顿,从小喜欢阅读科学书籍。在北卡大学获得化学学位,在西北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56年前往纽约州立大学任教前,一直在科内尔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有关一氧化氮有助扩张血管的研究,促成治疗阳痿的药物“伟哥”的诞生,外界一直称他为“伟哥之父”。

弗奇戈特 - 科学研究

还在上个世纪,医生们就已经知道硝酸甘油在治疗心绞痛上的效用。心绞痛是一种因通过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而导致输送到心肌里的氧缺乏所引起的病状。不过在那时,医生们忽视了这种物质所起作用的全部机理。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知道了硝酸甘油的作用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从而增加了流向心脏的血流量。

1979年,穆拉德从牛的动脉血管上取出一块活体进行检验,他把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氧化氮和氮的混合气体注入这个活体上,当混合气体通过光滑的肌肉时,肌肉就放松了。这种结果与硝酸甘油引起的反应完全相同。那时,他发现硝酸甘油等有机硝酸酯必须代谢为一氧化氮后才能发挥扩张血管的药理作用,由此他猜想一氧化氮可能是一种对血流具有调节作用的信使分子。但当时这一推测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

与此同时,纽约州立大学的弗奇戈特教授在研究乙酰胆碱等物质对血管的影响又有新的发现。

几年之后,受穆拉德和弗奇戈特工作的启发,有人做出了一个假想,即内皮细胞松弛因子不是别的,就是一氧化氮,就利用光谱分析证明了这种假想的真实性。弗奇戈特和那个人在1986年正式公布了这一发现。

弗奇戈特

弗奇戈特 - 个人成就

1980年,弗奇戈特发现血管扩张的原因是因其表面细胞产生一种未知的信号分子,可使平滑肌细胞放松。伊格纳罗任教于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随后加入到弗奇戈特对“未知信号分子”的研究之中,结果发现是一氧化氮物质。他与弗奇戈特于1986年7月发表这项研究结果。默拉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于1977年在分析三酸甘油脂和类似物质对血管的影响时,发现这种物质会产生一氧化氮,使平滑肌细胞放松。

开发“伟哥”是一氧化氮应用的一个方面。一氧化氮最终还能用在许多其他药物领域。美国心脏协会会长弗斯特说:“对一氧化氮及其功能的了解,是心脏医学史上最大发现之一。它可以让我们改善对某些病人的治疗。”他还指出,这项发现可能会让医学界开发出治疗高血压和心脏衰竭的新药。杜克大学医药中心的史坦勒说,一氧化氮在人体内所担任的信号角色,经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发现后,其日后的应用潜力是极大的。他说:“几乎对身体中每一个器官的功能,它都具有影响力。”这项成果至少可能为三种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动脉血管硬化疾病;二是败血症休克;三是癌症。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由氮和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常见于汽车尾气中。三位科学家发现,某些细胞可以产生一氧化氮,这些一氧化氮从细胞中穿出后,作用于其他细胞,并能控制其他细胞的行为。此后,科学家陆续发现一氧化氮在神经信号传递、血压控制、血液流量控制和抵抗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系列发现为治疗心脏病、中风、肺病、癌症和阳痿等提供了参考依据。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称,他们的这一成果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气体分子可在生物体内发挥传播信号作用,因而开辟了一个医学研究新领域。

一氧化氮经常存在于污染的空气之中,而现在却在治疗阳痿的“伟哥”和其它许多可能具有突破性的新药的研究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后使三位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这种结果使弗奇戈特感到意外。他说:“一氧化氮被称作是一种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毒素。我觉得我所做的只是一种传统的生命医学研究。”他强调,“伟哥”的出现不应该归功于他,因为“伟哥”只是他研究工作的“下游产品”。他说:“它不是我的工作,它只是与我的工作有关。”

一氧化氮的发现使人们对于阴茎勃起的生理有了更加科学的了解。一氧化氮经性后大量出现,经阴茎血管平滑肌上的酶产生作用,再因磷酸二酯酶的代谢而消退,阴茎勃起状态便因此而消失。“伟哥”的药理即在抑制二酯酶的代谢,让阴茎血管维持较长的扩张状态,达到治疗阳痿的作用。“伟哥”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

弗奇戈特 - 荣誉

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三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中传播信号的分子”。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82岁的罗伯特·弗奇戈特、57岁的路易斯·伊格纳罗和62岁的弗里德·默拉德。

弗奇戈特 - 逝世

美国诺贝尔奖科学家弗奇戈特(Robert Furchgott)上周二(5月19日)在西雅图去世,终年92岁。

弗奇戈特 -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9356583.html

[2] 人民网 http://web.peopledaily.com.cn/hq/199810/25/no_981025002035_6.html

[3] 首都医科大学 http://p973.ccmu.edu.cn/5-nobel/sjy-3.htm

更新日期: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