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次溪

简介: (1909—1968),名涵锐、仲锐,字次溪,号江裁,别署肇演、燕归来主人、张大都、张四都,东莞篁村水围坊人。少时,随父母在京生活。1923年考入世界语专门学校,不久入孔教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曾先后应聘为《丙寅杂志》编辑、北京《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冬赴天津,任职河北高等法院兼《民报》编辑。1929年,章太炎等组织国学会,张被举为理事。
[展开]

张次溪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人物生平

  1930年12月,他应国立北平研究院历史学会聘任,调查北平风土,专事纂修《北平志》。从此,奠定他一生研究史学、方志学的基础。这一时期编著有《北平志》稿、《北平岁时志》、《北平天桥志》、《北平庙宇碑刻目录》、《陶然亭小记》、《燕都梨园史料》等三十八种。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职天津、南京、张家口等地,仍不辍史学研究,编纂《京津风土丛书》、《江苏通志》、《清代学人年鉴》等书刊。

  建国初,他入华北革命大学短期学习后,在辅仁大学历史系任资料员。1952年,将其父修建的北京龙潭湖“袁督师庙”捐赠给国家,该庙被列为北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大专院校调整后,张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分担《辛亥革命》历史资料丛刊的收集、整理、编辑工作。

  1957年,他因脑溢血致半身不遂,养疴在家。翌年8月,将其父在京所建私宅“张园”十三间半房屋(今北京龙潭植物园内)全部捐献给国家。卧病时,他还先后为广东省博物馆、北京文物管理局撰写地方文史著作多种,撰写了《齐白石自述》和《莞乡烟水录》。1968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东莞会馆。

主要成就

  张次溪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一生有240种著述。已印行的有《李大钊传》、《人民首都的天桥》、《北京岭南文物志》(与叶恭绰合编)等204种。

  其著述涉及到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在他已发表之著作和遗稿中,有记社会名流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詹天佑、李大钊、林白水、沈南野、齐白石的,有写京剧表演艺术家、戏园、戏校、班社等戏曲方面的,又及石玉昆、云里飞及曲艺史等曲艺方面的,有写商贩、庙会等商业方面的,有记街市名物方面的,有写方言、俗语、谚语、联语等语言方面的,有记饮食方面的,有写传说故事、童话、信仰、禁忌、岁时节令、技艺、工艺的,有以他主编的《辛亥革命历史资料》,等等。

  他编辑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北平史迹丛书》、《燕都风土丛书》、《中国史迹风土丛书》,拱手有关北京记其他方面书籍87种。他所编辑的这“六大丛书”,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为我们研究北京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周作人等为《京津风土丛书》写了《序》,顾颉刚为《北平史迹丛书》题签。

张次溪

更新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