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鹏

简介: 郑志鹏(1940.6—),男,壮族,广西宁明人。高能物理学专家、探测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广西大学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
[展开]

郑志鹏的个人经历

郑志鹏 - 基本信息

 郑志鹏(1940.6—),男,壮族,广西宁明人。原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校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

郑志鹏 - 个人履历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的建造安装、调试和运行。

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项目获得1989年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至1992年,主持了在北京谱仪上进行的τ轻子质量精密测量,该项目获得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郑志鹏

1995年起参加强子反应截面的精确测量,获得2003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奖。

郑志鹏 - 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三部。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各一次。发表论文90余篇。合著“粒子物理实验方法”一本。 

郑志鹏 - 子承父志

1940年,郑志鹏在桂林出生。从记事起,父亲在他心目中就是典型的“严父”形象:在外面对同事、学生经常是笑脸相待,回到家中对孩子却是不苟言笑,批评孩子更是严厉。父亲因为忙,很少过问孩子的事,几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由母亲全包。但他对孩子的学习决不放任,每到学期结束,孩子们都要拿着成绩单一一“过关”。“成绩好,父亲没有多一句话;成绩差,他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让你感受到压力,非下决心学好不可……”郑志鹏初中毕业时获得了长春市最优秀学生奖章,他满心欢喜地告诉父亲,但父亲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他就认为这是我应该做到的……”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郑志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

196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工作。

1978年,郑志鹏被选拔到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领导下的德国汉堡同步加速器实验室工作,并在胶子发现工作中负责一个分探测器。两年后,他学成归国,担当起领导建造北京正负对撞机探测器的重任。

1988年,探测器建造成功,并完成首次对撞。该探测器被公认为国际上该能区最先进的探测器之一。

 1994年,郑志鹏到南宁出差,自治区领导希望他能兼任广西大学校长,以促进“211工程”申报工作。当时他很犹豫,因为时任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他工作任务已很重,又正赶上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否出世界一流水平成果的关键时刻,他怕精力不济影响了西大的工作,不敢贸然接聘。后来,在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支持下,郑志鹏终于“临危授命”,肩负起父亲“将广西大学办成全国重点大学”的遗志。一上任,他就不辞辛劳,往返京邕两地,积极与当时的校领导马继汇、吴恒等一道,为广西大学早日能进入“211工程”而奔波。

1996年10月,广西大学终于迎来了“211工程”申请评审通过的一天。

郑志鹏 - 心系家乡

 1997年以后,郑志鹏逐渐从行政职务退下来,专心研究工作,同时兼任《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杂志主编。尽管工作繁忙,但在事关家乡教育方面,他从来都毫不犹豫。此次回广西,他先到桂林,随后来柳州,最后到南宁,活动的主要轨迹几乎都集中在三地的高校。

“郑教授对我们的帮助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徐柳苏说。郑志鹏与广西工学院结缘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当时的广西工学院院长黄秉到南宁开会时,偶遇时任广西大学校长的郑志鹏,两人都发现对方正是已失去联系数十年的儿时伙伴。黄当即发出邀请,希望郑有时间就到工学院看看,针对学校的学科布局、专业发展提点建议。

2000年下半年,离任后的郑志鹏来到广西工学院,他根据工学院本身的特点,结合柳州工业的区域优势,提出了材料科学的研究方向。

2002年,在他的努力下,工学院纳米科技应用研究所正式成立,至今仍是全区高校惟一一所纳米专业研究机构。

郑志鹏亲自担任名誉所长,负责科研课题的具体指导工作。

此后,他每年都要来工学院两次,除了解科研工作进展,就是向学生介绍当今物理界最前沿的东西。在他的推荐下,工学院顺利聘请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在他的邀请下,包括国家纳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解思深在内的多位院士、专家来工学院讲学。在他的帮助下,工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达到良好,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授予单位和5个硕士点,目前正朝着“广西理工大学”的建设目标前进。

郑志鹏 - 广西情结

 “中国的学生没有地区优劣之分,广西的学生绝对不比其他地方的差!”郑教授在选择自己的博士研究生时,同样会带点家乡情结,有意向广西学生倾斜。

到目前,他已经培养了3名广西的博士生,其中一人现已成为清华大学教授。郑教授说,“广西学生与发达地区学生的差距就在于见的世面少,眼界不开阔。同时,还因为师资、设备条件有限,对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不够扎实。”他表示,根据这些情况,他将继续坚持为广西高校教育多提有用建议,如果时机成熟,还可以促成高能物理所与广西高校实施人才联合培养,同时,尽可能多请些专家、院士来广西讲课,拓宽学生的视野。

郑志鹏 - 殷切希望

从早年跟随丁肇中,到后来同李政道、杨振宁等人交往,郑志鹏接触了众多世界顶尖级华人科学家。尤其在德国学习期间,他除了切身体验到丁肇中的治学严谨和唯才是用,还感受了大师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当时因工作不能回国,丁肇中只要有机会到中国访问,临走前都会替几名中国工作人员一一拍照,带到中国后分别交给各自的亲人。同时,还替他们的妻子、孩子等亲人拍照带回德国,以这种独特形式促成了几家人的“团圆”。

“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到了国外才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为什么国内到现在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与中西方的传统不同有关。”郑教授认为,西方对科学崇尚自由、创新,再加上比较好的条件,各种各样的人才都能找到用武之地,也就不怕出不了成果。而中国的传统思想比较保守,科学研究常常受到各方面的束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思想的发挥。“虽然近年来国内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和进步,但相比较而言,美国已经有一两百年稳定的科研历史传统,中国才刚刚起步,还需要解决很多人才、观念、投入等方面的问题。”以人才为例,他指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建立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而当前中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分为准”。

很多中学都把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作为一种荣耀甚至指标,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可能允许偏科存在。经过中学阶段学习这道“生产线”后,许多学生的个性被抹杀,很多人才也遭埋没。

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回答这个问题前,郑教授先说一个故事:一年轻人向一位老人打听去某处还要走多久,老人一声不出,年轻人只得起步继续赶路。此时老人突然说:“照你这样走,还有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年轻人不解,问:“刚才你为什么不说?”老人答:“你不走,我怎么知道你到底有多快。”“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要看中国自己的努力有多大。照当前的趋势发展,踏踏实实多做工作,少搞些虚的东西,可能一二十年就会实现零的突破。”这也是他的殷切希望。

更新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