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和

简介: 周建和(1963年8月-),企业家,湖南双峰人,香港庄胜集团总裁。1990年成立庄胜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周建和先生奖学助学基金会”,2004年成功收购德信集团,2005年入选”2005胡润中国百富榜“排第29位。
[展开]

周建和的个人经历

人物经历

人物履历

胡润中国百富榜的评选,把香港庄胜集团总裁周建和由幕后推向舆论的前端。通过各种搜索引擎的搜罗,有关周建和的信息归纳拢来,事件信讯息只有四条,今年9月底,周氏公告全面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德信控股;2002周氏旗下企业庄胜集团投资的武汉SOGO拍卖;2002年底,周建和成为北京新增补十二名政协委员之一,以及周建和在其家乡湖南双峰捐资兴办文化事业。

周建和是北京最早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大街6号的庄胜广场就是周氏的杰作。这个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的著名地产项目,其中还包括北京市民熟悉的北京崇光百货SOGO。

1963年8月,周建和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1985年高中毕业后,周建和进了县里的农贸公司。在同事眼里,周建和是一个特别会与人打交道的人。和朋友出去吃饭,只要他在场,几乎不用别人付钱。周建和的前卫思想也让同事吃惊——他是小县城里第一个穿喇叭裤的人。

1986年,周建和从公司停薪留职,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赚了一点儿钱后,他开始做兔毛生意,此后又到广州去做纺织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生意做到了香港、秘鲁等地,并于1989年加入了秘鲁国籍。

1990年1月,周建和在香港成立了庄胜有限公司。1992年11月,应北京市赴港招商团的邀请,周建和在北京成立庄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参与宣武门地段的旧城改造。

周建和

从1986年“下海”,到1992年以外商的身份回来,周建和的“原始积累”完成得十分迅速。关于第一桶金的来源,流传着3种版本:一是庄胜公司的正式说法,说周建和当时做的是对外贸易;二是他家乡流传的说法,说他在股市里赚了一大笔钱,公司名为“庄胜”,带有浓烈的股市味道;还有一种比较尖锐的说法,说庄胜集团有一些不想为外人知道的业务。

经营之秘

北京庄胜是北京市第一家大型合资房地产公司,1998年在北京开设了崇光百货。“崇光”这个日本品牌已有170年历史,庄胜拥有其在中国的惟一使用权。业内流传着这样的评价:“周建和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开了一家错误的店,结果却赌赢了。”

周建和在内地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北京,总投资100亿元的庄胜城,2004年年底因拖延交房而被业主集体诉讼,成为北京当时最大的交房纠纷案;在上海,庄胜集团2003年年初启动了上海松江新城交通枢纽项目,总投资约为150亿元,因为股东的意见不一致,项目便搁置下来。

“非典”时期,房地产行销专家邓智仁的北京信达行房地产顾问公司“连续6个月1毛钱都没收到”,周建和找上门来,答应注资。后来,邓智仁放弃了信达行,前往上海和周建和做松江新城交通枢纽项目。2005年7月,周建和请邓智仁回来帮他销售“庄胜南馆”。周建和开出的条件十分优越:除了正常的待遇外,还在完成任务后支付1200万到4000万元的巨额奖金。当然,任务也十分艰巨:单价要高(均价为每平方米3万多元)、总价要高(16亿至18亿元)、速度要快(只有1年时间)。邓智仁决定“为荣誉、为友谊、为金钱”而战。经过两个月的策划,“庄胜南馆”3个月就完成了6个多亿的销售。

对外扩张

庄胜并不满足在北京的这点成绩,从香港联交所网站上披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到,庄胜集团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盛世投资成功收购德信控股(亚太)有限公司。一些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周建和看好这家企业的原因在于,德信以房地产为主业,其第一大利润来源是武汉广场购物中心,德信每年可以从中分得6000多万元的利润。这个购物中心与早前庄胜在武汉的项目武汉SOGO相邻。这对于一直希望能在其他地方上演北京神话的庄胜而言,无疑是拣到了一块肥肉。收购完成后,周建和出任新公司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但也有分析师并不看好庄胜的这一举措,理由是周建和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商业地产开发在武汉已经趋于饱和,周建和的庄胜要想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庄胜在总体投资量上达到像在北京那样的比例水平。武汉扩张到底会成为神话还是又一次的沦陷,但周建和的公众形象却将在这一个个商业回合中日益清晰。

周建和早期曾在湖南双峰的供销社任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从事纺织品贸易并于1989年成为秘鲁公民。1990年,周建和在香港成立庄胜集团,不久开始进军北京房地产。于1998年建成北京崇光百货。庄胜集团目前在北京的最主要开发项目庄胜广场,总投资规模为100亿元,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大的住宅与商业中心,其规模已打破了先前李嘉诚在北京的投资纪录。

社会活动

周建和低调,却不小气。周建和的朋友透露,周建和这几年悄悄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却从不声张,更不愿意留名。在去年的一份《娄底日报》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富有爱心和赤子情怀的周建和,致富始终不忘报效祖国,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和家乡:他为北京申奥成功、为七运会和湖南灾区捐款500万元;为娄底市、双峰县发展教育和文艺事业捐款近1000万元;他主动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先后收购了市内两家企业”双峰县一所他捐助修建的体育馆本来要命名为“周建和体育馆”,被他婉言谢绝。

周建和曾向北京大学法学院捐款1000万元,当时好多人劝他宣扬一下,却被他拒绝。笔者花了很大力气,才在北京大学的网站上查到发表于2004年10月29日的一则消息:“今年恰逢法学院百年院庆之际,在新法学楼建设的过程中,庄胜集团慷慨解囊,捐资1000万元,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支持。”

人物轶事

对于周建和的低调,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周建和的朋友们认为,这就是周建和的性格,他信奉“多做事少说话”的原则,从来不喜欢张扬。但也有人认为,周建和的这种不张扬,可能源于创业初期的“原罪”。

周建和这位亿万富翁的朴素,也是出了名的。他住在北京宣武区一个很平常的居民小区里,开的车也很一般。夏天,他经常穿着小背心,一个人到街边的小店里去吃面。

周建和到底藏得有多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庄胜集团的实力雄厚,在许多领域的发展情况不被外人了解;另一方面则是指周建和少有和非业务往来的人,尤其是媒体接触。

北京庄胜表示该公司在信息披露上有严格的规定,该工作人员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以及该部门主管的名字与其他联系方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让人不由想起了一些上市公司和国企减少在媒体曝光的做派。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庄胜集团进入内地市场以来,直接采访过周建和的记者少得可怜。还有一种更夸张的说法称,庄胜集团许多中层都没有见过周建和本人。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完整勾勒出庄胜集团产业结构的人自然微乎其微。无论是媒体商业伙伴,甚至该公司的基层员工,几乎没有人能说清楚庄胜到底从事的是哪一方面的贸易。

对于周建和与庄胜这种神秘作风的解释大致有两种。一种说法称,周建和目前经营的这些项目并不需要刻意的炒作,庄胜是一个民营企业,不需要承担一些政治使命,因此在宣传上一向主张低调;另一种比较尖锐的看法则认为,地产和商场并不是庄胜最主要的收益,周建和不希望把注意力吸引到不希望公布的一些项目中。

更新日期: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