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德纳芙

简介: 卡特琳娜·德纳芙是法国式高雅女性的最佳代表:穿着漂亮、品位高雅,并有着资产阶级纯情式的美貌与气质。因而,她能继碧姬·芭铎之后被选为法国硬币和邮票上的玛利亚娜头像的模特,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公众形象。
[展开]

卡特琳娜·德纳芙的个人经历

卡特琳娜·德纳芙是法国式高雅女性的最佳代表:穿着漂亮、品位高雅,并有着资产阶级纯情式的美貌与气质。因而,她能继碧姬·芭铎之后被选为法国硬币和邮票上的玛利亚娜头像的模特,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公众形象。

卡特琳娜·德纳芙 - 个人资料

姓名:卡特琳娜·德纳芙

婚姻史:达维·贝里(婚期1965年8月19日-1972年)

生育史:1963年6月18日生下儿子克里斯蒂昂·瓦迪姆(父亲是罗歇·瓦迪姆)

1972年月28日生下女儿夏拉·马斯楚阿尼(父亲是意大利著名演员马切罗·马斯楚阿

卡特琳娜·德纳芙 - 个人简介

卡特琳娜·德娜芙生于1943年,是最受法国观众欢迎的明星之一。她是法国式高雅女性的最佳代表:穿着漂亮、品位高雅,并有着资产阶级纯情式的美貌与气质。因而,她能继碧姬·芭铎之后被选为法国硬币和邮票上的玛利亚娜头像的模特,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公众形象。1997年10月,卡特琳娜·德娜芙被英国的帝国杂志评为一百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电影明星之一。卡特琳娜·德娜芙的演艺生涯开始于1964年,至今共拍摄了近90部影片。在从轻松的喜剧到复杂深刻的剧目中,我们最应该记住的是她较近的两部主要作品:一部是与刚去世没几年的伊夫·蒙当合演的《野蛮人》;一部是弗朗索瓦·特吕弗导演的《最后一班地铁》,在片中她与杰出的男影星杰拉尔·德帕尔迪约演对手戏。此外,她参加拍摄的《印度支那》于1993年3月30日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卡特琳娜·德娜芙的戏路非常宽,她曾扮演过大量不同类型的角色,并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年龄和才能的成熟以及她的慷慨大方(她常常为初出茅庐的电影工作者及电影新作提供帮助),使卡特琳娜·德娜芙成为法国电影界顶尖级的人物之一:她已处于事业的颠峰,无须再显示自己的才能。卡特琳娜·德娜芙是一位有头脑、朝气蓬勃的女性,她创建了自己的制片公司。她非常喜欢LarsvonTrier于1996年拍的作品《乘风破浪》,于是就给这位先生写了一封亲笔信,问他自己可不可以在他的一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结果她得到了《黑暗中的舞者》这部影片,千禧2000年即可完成拍摄。卡特琳娜·德娜芙同时还是一位幸福的母亲,她的三个孩子分别是同导演罗歇·瓦迪姆(此人曾诱惑过碧姬·芭铎和简·方达)、英国时装摄影师戴维·贝利和意大利演员马尔切洛·马斯特罗伊安尼所生的。对法国人民和广大电影观众来说,卡特琳娜·德娜芙魅力永存。

卡特琳娜·德纳芙 - 影星历程

1959年,瓦迪姆拍出了他个人生涯中最受人推崇的影片——由同名小说改编、并始终超越于其他改编者的《危险关系》(LesLiaisonsDangereuses)。这仍是一部色诱电影,还受到了“严重侵犯文学”的法律指责。当年为罗歇·瓦迪姆成功地进行了辩护的律师名叫弗朗索瓦·密特朗。这就是后来做了法国总统的密特朗,而当年的他是一个很出名的激进青年,跟许多作家、艺术家的关系都很密切。曾因过度热诚地形容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的小说有力得“像硝镪水一样”,引起了萨特的反感。

刚拍完《危险关系》不久,人们就发现罗歇·瓦迪姆身边多了一位金发美女,17岁的卡特琳娜·德纳芙。虽然她被碧姬·芭铎嘲笑为“学我的样子穿着打扮”,但无可否认的是,德纳芙的容貌就是放到所有法国美女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17岁时候的德纳芙,还没有拍让她一举成名的《瑟堡的雨伞》(LesParapluiesdeCherbourg),她只是沉浸在名气已经不小的罗歇·瓦迪姆为她描述的蓝图里。他将为德纳芙单独制作一部电影,而这部影片肯定会像当初捧红碧姬·芭铎那样,让德纳芙美得遭人嫉妒。而在瓦迪姆身边生活了几个月后的德纳芙,对那部电影的兴趣已远远不如对瓦迪姆本人的激情了,他的口才、幽默感、极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而优雅的品性、以及性方面的强烈吸引力,让德纳芙迷醉了。这样的男人正是她需要的最有资格的导师,从电影和生活两个侧面作出最为有效的教导。正如德纳芙在自传《在自我的阴影里》里所记述的,她的身边不能缺少男人一样,罗歇·瓦迪姆的身边更不能没有女人,而且还得是美丽的女人。这种对杰出异性的高度渴望,可能也是瓦迪姆这个高级导师教授给德纳芙的信条吧。 1963年6月18日,德纳芙为罗歇·瓦迪姆生下了儿子克里斯蒂昂·瓦迪姆,而德纳芙的年龄还不到二十岁。虽然两人并未结婚,但他们的感情无论是高潮还是平静都已是一种胶着的状态,人们猜测这三口之家会如此安稳地度过至少三、五年。然而两年都没到,1965年初,罗歇·瓦迪姆——已经遇见了简·芳达的罗歇·瓦迪姆走了。就像罗歇·瓦迪姆没有因为碧姬·芭铎的变心而沮丧一样,卡特琳娜·德纳芙更不会由于瓦迪姆转去勾引别的女人而止步不前,于事业、于感情都如此,虽说伤感是有的,但天涯何处无芳草?卡特琳娜一面抚养着孩子,一面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新的恋情中去。这个至今已经主演过六十多部电影的女人,从罗歇·瓦迪姆那里学到了最实用的东西,那就是:积极争取,“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的”。

1965年8月,德纳芙嫁给了在欧洲颇负盛名的摄影师达维·贝里,但四年之后两人就离婚了。这也是卡特琳娜·德纳芙至今唯一的一次婚姻。之后,她就成了一个“不婚主义者”,她的理解是:如果世界上还存在着离婚,那么结婚就不可能有什么意义。这大概也表达她对男女之间要维持某种稳定关系的绝望看法。

1980年,德纳芙主演了新浪潮代表弗朗索瓦·特吕福(FrancoisTruffaut)的影片《最后一班地铁》(LeDenierMétro),该片一举夺得十项当年的恺撒影展大奖,德纳芙本人亦获得最佳女主角荣誉。加上她之前因《瑟堡的雨伞》而获取的戛纳影展最佳女主角奖项,卡特琳娜·德纳芙已然成为法国甚至是全欧洲电影女演员的代表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德纳芙,不仅热爱生活、不仅拥有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遵从着瓦迪姆的遗训:积极进取。

1996年,她在看了DOGMA95的创始人拉斯·冯·特里尔(LarsvonTrier)导演的影片《破浪》(BreakingtheWaves)后,亲笔写了一封信给特里尔先生,表示非常欣赏他的作品,并更想在他的接下去的某部影片中扮演角色。特里尔收到了信,惊喜不已,那根本不是一种请求,对特里尔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悬赏。于是,2000年的卡特琳娜·德纳芙主演了拉斯·冯·特里尔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DancerintheDark),该片的第一女主角是歌手比约克。

克里斯蒂昂·瓦迪姆现在也有三十多岁了,毕竟是罗歇·瓦迪姆和卡特琳娜·德纳芙的儿子,克里斯蒂昂已是一名非常活跃的电影和舞台演员,在《追忆逝水年华》等韵味十足的影片中都可以看到其韵味十足的表演。

卡特琳娜·德纳芙 - 影星轶事

法国影后卡特琳娜·德纳芙抨击嘎纳电影节

去嘎纳只是为了会见老友

10年前,她与克林特·斯特沃德(ClintEastwood)一起,将金棕榈奖颁发给了昆廷·塔兰蒂诺(QuentinTarantino);今年,她又主持了(嘎)纳电影节的评判委员会。已经61岁的“影后”卡特琳娜·德纳芙仍然魅力不减地活跃在法国和世界影坛上。当她从嘎纳归来接受《巴黎竞赛画报》记者采访时,德纳芙不无遗憾地说:“嘎纳电影节的“美国味”逾来逾浓,与外国电影相比较,法国电影受到了“苛刻对待”。她对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的电影《细皮嫩肉》(Lapeaudonce)在电影节上不被看好非常惋惜。

“电影让我魂牵梦萦,但嘎纳并不是这样。”德纳芙进一步解释说。她说电影虽然是维系她生命的一个东西,但她对电影节、奖赏、荣誉等看得很淡。她之所以这次又去嘎纳,并同意参加评奖委员会,都是为了会见斯特沃德,他正在为《去马迪松的路上》(SurlaroutedeMadison)寻找女主角,德纳芙非常想演这个角色,她利用这个机会跟他说了这件事。

私人日记出版惹风波

卡特琳娜·德纳芙

此前不久,法国斯托克出版社将德纳芙40年的从影日记编辑出版,没想到在法国文化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招致一些知识精英尖酸刻薄的批评。《费加罗报》在一篇措辞严厉的评论中也称:此书是德纳芙女士完美人生的一大败笔,说“一代传奇就此化为齑粉”。她的新书《自在影中》是今年4月21日出版的,内容是她在1968年至1998年拍摄电影期间断断续续记录下来的笔记,包括名闻遐迩的《印度支那》和《黑暗中的舞者》。这些日记内容庞杂,文字粗糙,法国评论界称它犹如“一份平庸的购物清单”,如她怎样误了飞机,如何在商店里挑选长统丝袜,她发现到百老汇来的纽约客都是一些“怪人——下流而痴肥”等等。

《费加罗报》的评论还称:“我们有理由认为她有智慧,有文化,演过不少令人难忘的角色,她有很好的判断力,有崇高的视野和演技,没想到她竟然像一个16岁的中学生,一股子甜腻腻的味儿……(跟她相比),玛丽莲·梦露都成了文化人。”

面对这些批评,德纳芙心里倒显得十分平静,她说这些日记纯属私人生活,此前从来都没想发表过,她说:“如果早知道这些笔记日后会发表,那我当初根本就不会写了。”出面为德纳芙辩护的也大有人在,“法国文化”电视台主管劳内·阿德勒便说:“当然,她不是莎士比亚,从未想过要写出无瑕之作,这些未经删改的片断记录,出自一个始终自问、寻求真理的脆弱女演员的思想。”还有评论说,人们可以从日记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德纳芙,因而她“更加让人喜爱”。

“欧洲第一美女”

德纳芙是法国影坛兼具有美貌和演技的著名影星,素有“欧洲第一美女”之称。她1943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艺术之家,从小就受到演员父母的耳濡目染。在她20岁生日那天,她接受了名导雅克·雷米送来的最好礼物:让她主演《瑟堡的故事》。在片中,德纳芙将自己体验过的爱情的甜蜜和遭遗弃的伤感统统倾注到主人公简·薇芙身上,表演自然,真切动人,成功演出使她荣获法国电影科学院颁发的最佳表演奖。《瑟堡的故事》曾在(嘎)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并因此成为60年代青年着迷的影片。1965年,德纳芙的艺术生涯又迈进到一个更新的阶段,其标志是她在罗兰·波兰斯基执导的划时代影片《厌恶》中演出的极大成功,她扮演一个遭受周围男人折磨、精神恍惚、难以自控的指甲剪修师,她的绝妙演出使《厌恶》成为经典片,并被所有电影资料馆所收藏。德纳芙也因此跻身世界一流电影明星之列,此后她又演出著名影片《追踪》、《一位先生的伴侣》、《冷雪惊魂》、《世界之歌》、《创造物》、《白日丽人》、《特丽丝安娜》、《驴皮公主》等20余部。她曾在多部电影里与热拉尔·德帕迪厄合作演过。1980年,他们在新浪潮代表人物特吕弗导演的巨片《最后一班地铁》中以非凡的演技使该片荣获了1981年度电影恺撒奖的10项大奖,德纳芙也夺得了最佳女演员奖。德纳芙精湛成熟的表演和楚楚动人的风采,雄辩地证明了她是当今法国影坛当之无愧的影后。

[批评]卡特琳娜·德纳芙因为一本书成为流俗的明星

女明星卡特琳娜·德纳芙在法国光芒四射,曾被推崇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形象。中国观众对她并不陌生,只要看过《瑟堡的雨伞》《驴皮公主》《印度支那》《黑暗中的舞者》等名片,谁都不会忘记这位优雅美丽的女主角。然而,她最近却在法国大遭非议,原因是———她的同胞们觉得她流俗了。

这一指责源起于德纳芙写的日记体书籍《独在影中》。据《东方早报》报道,这些日记没有文学价值,满纸零碎琐事。《费加罗报》的批评无比辛辣和严厉:这本书就像“一份平庸的购物清单”,“(跟她相比)玛丽莲·梦露都成了文化人”,“一代传奇就此化为齑粉”。这样的恼恨之言,近日充斥了法国社会的上下。

我们在为法国人如此洁身自好的文化态度感到吃惊时,不免想到,德纳芙的书,和我们这儿明星“你追我赶”地写的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儿的明星,丝毫不怕自己文化水平低下:写得别字连篇、文理不通者有之;在书中天花乱坠、自我吹嘘或大曝隐私者有之;仅仅二十来岁就不知天高地厚地出版自传者亦有之……如果说,德纳芙的书是“一份平庸的购物清单”,那么把我们这儿有些明星的书称为“一份杂乱的垃圾清单”决不为过。

值得想一想的是,我们有没有像法国人那样,对于庸俗如此反感,如此愤起围剿?在众多出版物和媒体都不以流俗为耻的氛围中,我们的嗅觉似乎麻木了,文化的品位似乎模糊了。而一个没有鉴别力的环境,是不可能将高尚的追求普及到大众的。不妨把德纳芙的书发给明星和出版商人手一册———衡量一下,假如你比她还低,那就不要贻笑大方了。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