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稷

简介:林如稷,1920年开始用白话写小说、散文和新诗,其中小说《伊的母亲》、《死后的忏悔》、诗歌《盼春》等均发表在当时的《晨报副刊》。1921年,林如稷结识了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应修人等作家。1922年他作为发起人同陈炜谟、陈翔鹤、邓君吾等成立了“浅草社”,于1923年出版了《浅草》季刊,由林如稷和陈炜谟主编。期间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一些翻译作品。其中小说《将过去》后来被鲁迅先生选入由他所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1932年秋,林如稷和杨晦把中断了五年多的《沉钟》半月刊复刊。对“沉钟社”,鲁迅先生誉之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1948年-1949年间,他帮助华西大学的几个进步青年编辑《民讯》月刊。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在四川大学经济系任教,另一方面为支持川大、华大学生的助学运动,开设了文艺讲座。义讲《左拉的生活》。   解放后,林如稷于1950年1月,应谢文炳之邀,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授。
[展开]

林如稷的个人经历

基本介绍

  林如稷,1902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生于四川省资中县。少年时代受其父影响,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个人经历

  林如稷1920年开始用白话写小说、散文和新诗,其中小说《伊的母亲》、《死后的忏悔》、诗歌《盼春》等均发表在当时的《晨报副刊》。1921年,林如稷结识了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应修人等作家。1922年他作为发起人同陈炜谟、陈翔鹤、邓君吾等成立了“浅草社”,于1923年出版了《浅草》季刊,由林如稷和陈炜谟主编。期间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一些翻译作品。其中小说《将过去》后来被鲁迅先生选入由他所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1932年秋,林如稷和杨晦把中断了五年多的《沉钟》半月刊复刊。对“沉钟社”,鲁迅先生誉之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1948年-1949年间,他帮助华西大学的几个进步青年编辑《民讯》月刊。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在四川大学经济系任教,另一方面为支持川大、华大学生的助学运动,开设了文艺讲座。义讲《左拉的生活》。   解放后,林如稷于1950年1月,应谢文炳之邀,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先后担任过中文系主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等职。1951-1952年兼任华西大学中文系教授。1950-1960年间他还兼任成都市文教局、文化局副局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联常委,四川省志编委。又曾任四川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第三届人民委员会委员以及成都市第一、二届人大会代表,市政协委员。   1976年12月10日,林如稷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4岁。

林如稷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