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伽德纳

简介: 马丁·伽德纳(Martin Gardner,1914年10月21日—2010年05月22日),美国数学家和著名的数学科普作家。1936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毕业后先当《民友报》记者,后来在芝加哥大学公众关系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海军中担任随军记者,曾到过印度、菲律宾、东南亚、土耳其与中、近东许多国家和地区,见闻甚广。战后,他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已写了五十本以上的书。曾多次获得过重奖。他的肖像曾在《生活》杂志及《新利周报》上刊登过。
[展开]

马丁·伽德纳的个人经历

早期经历

加德纳1914年生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Tulsa)。1936年,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在进入大学之前,他是一个新教原教旨主义者,相信上帝在7日之内创造了世界。通过理性的思考,在大学中他的信仰消失了,在随后的年月中,他成了一位怀疑论者(在美国,怀疑论者差不多就是无神论者的代名词)。毕业后他在家乡的报社担任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了美国海军的随军记者。战后,他继续从事自由撰稿人和编辑的工作。

1957年,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1/4个世纪,直到1981年才宣告结束。正是这个专栏确定了加德纳在趣味数学领域的地位。

职业生涯

加德纳42岁的时候,《科学美国人》的出版商找到他,问他愿不愿意写点“趣味数学”的专栏。加德纳尝试着写了篇和趣味翻转卡片有关的文章,结果反响不错。历时超过30年的“数学游戏”专栏就此拉开序幕了。

数学猜谜者并不介意谜题的版权问题,普遍的共识是:好的谜题就是永远流传的。加德纳也曾说,他自己创造的猜谜几个手指就可以数过来。不过,他很注意在书中和专栏中标明引用材料的出处,虽然人们一直用谦虚来描述他,但他一直坚持说自己根本不是一名数学家。加德纳称,之所以他的专栏和书受欢迎,正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名数学家,这样他才能从读者的角度来写出有趣的内容。

1981年,加德纳停掉了专栏。无数的科学家都是看着他的趣味数学专栏长大的。诗人W.H奥登、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演化生物学家古尔德、预言学家乔姆斯基、科学作家卡尔·萨根都曾表示对加德纳的崇拜。纳博科夫也曾在小说中提及加德纳,称他为“创造性的哲学家”。

马丁·伽德纳

态度 坚定的反伪科学斗士

1960年,加德纳写了《注解爱丽丝》,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进行了数学、物理、心理学、历史的注解。比如,他找到了“柴郡猫”的两种历史起源。如今,《注解爱丽丝》本身也成为经典之作。

加德纳也是世界上最坚定的反伪科学斗士。他在《以科学名义的狂热与荒谬》一书中猛烈地抨击科学作假、骗术和伪科学。1976年,加德纳与卡尔·萨根,阿西莫夫等人成立了“怀疑论调查委员会”。他们鼓励从顺势疗法到算命等很多行为进行调查,加德纳后来还专门写了专栏“边缘观察者笔记”记录这些调查。

加德纳还创造过一个很知名的形象“矩阵博士”。这是加德纳用来讽刺“命理学”的人物。命理学认为,所有的数字都和某种现实现象、物体和生物相关。后来,为了向加德纳致敬,自第四届“加德纳集会”以来,大会出现了一个传统,每次都有人扮演成矩阵博士,“大赞”本届大会届数的神奇,比如在第八届大会上,“矩阵博士”在大谈特谈什么美国总统8年一换,奥运会在3个8的时间数字中举行,圣诞老人有8头麋鹿,钢琴有88个琴键……然后大家一起来嘲笑这种迷信。

加德纳一方面对伪科学持斗争到底的态度,另一方面,又用很幽默的态度来对待科学解释和趣味数学,比如他会说,希望读者记住拉开四月序幕的那一天节日。“我一直都在玩。”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幸运的是,我以此为生。”

作品解读

《加德纳趣味数学系列》

包括《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数学的奇妙》、《引人入胜的数学趣题》、《近代欧氏几何学》、《无穷之旅——关于无穷大的文化史》、《测试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加德纳在书中序言中说:“在为这本集子挑选材料的过程中,我竭力寻求那些独具特色而又引人入胜的趣题,它们仅仅要求最初等的数学知识,但同时又富有激励性地闪现出更高层次的数学思想。这些趣题(其中有许多曾经发表在《科学世界》(ScienceWorld)杂志上我主持的“轻松时分”(OntheLightSide)专栏中)已被归类成章,每章各针对数学中的一个领域。每章开头的简要评介,说明了为解决该章趣题所必须使用的数学门类的一些性质和重要性。在答案中,只要篇幅允许,我尽量详细地解释了每道题是如何解决的,并指出某些诱人的途径,这些途径从题目出发,蜿蜒曲折地通向数学丛林中更为枝叶繁盛的地区。

《矩阵博士的魔法数》

马丁·加德纳在这里借追踪矩阵博士欧文·约书亚,为我们摆起了数字的魔幻方阵;美国总统选举,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好莱坞红星的预卜皆可由与其相关的基本数字预示其结果的必然性?加德纳先生在这里用叙述结合注释评注的方法为我们“抽丝拨茧”,将数字王国的数字奇妙组合一一展示在了读者面前……

本书的重点是反对与批判数字迷信的。数字迷信在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例如日本的“数秘术”,中国的“术数”等。

本书是加德纳的另一部杰作。他写这本书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在写作风格上,也与他的其他许多作品有异。原则只有一个:站在迷信的对立面,始终不遗余力地抨击。揭露、批判和破除各式各样的诡计与花招,对伪科学也毫不留情。但是,加德纳先生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笔法,即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办法。故意先把书中的主人公矩阵博士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然后又翻开他的底牌,揭露其骗局,把他的戏法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曝光。这种高明的创作技巧与富有幻想的情节,着实要比苍白无力的“批判”有力得多,也更切合美国的国情。就这点而论,它倒是很像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中所得到的晚清谴责小说,例如《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作品。

《引人入胜的数学趣题/加德纳趣味数学系列

本书笔调轻松,风格诙谐。其中的趣题覆盖了各种数学论题:算术、货币、速度、平面和立体几何、对策、概率、拓扑等。还有请你脑筋急转弯的微妙趣题。每道趣题后都有详细的答案。

这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书。以轻松的笔调、诙谐的风格带你进入奇妙的数学王国。书中的趣题几乎覆盖了各种数学论题,譬如算术、货币、速度、平面和立体几何、对策、概率、拓扑等。全书分为十章,以饶有趣味的方式分别探讨了这些论题。而每道趣题之后都有详尽的答案,你可以在穷尽心思思索后找到“柳暗花明”的解答,这实在也是一种乐趣。这些数学趣题能够调动你思考的积极性,让你在自觉主动而愉悦的心情中生发对数学和逻辑的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你可以正襟危坐地对其中的趣题进行深入的思索,更可以在茶余饭后用之作为脑力体操。而有不少趣题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思维就在运动中活跃,相信你定可以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和心得。你会发现,即使在严密的逻辑中也蕴涵了无尽的生动和乐趣,而原来看似严谨的数学题也是可以在轻松平易中与日常生活相通的。正如书名所言,确实引人入胜。

人物评价

正如马丁·加德纳的继任者、物理学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所作的评价:“加德纳先生是无可替代的”,“他是数学的大功臣”,他为数学招兵买马,把无数青少年引进了数学的庄严殿堂,以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和内在美吸引他们以之作为终身职业,在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内寻找“对胃口”的分支学科,使自己逐步成长为数学尖子和接班人。他不愧是这门学科迄今为止最出色的宣传家、推销员、带路人与“牧师”。

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撰稿的,一般都是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专家。众所周知,很少有人在这家杂志上发表过两篇以上的文章,罕见的例外就是加德纳。他从1957年第一期开始,一直写到1980年年底,整整二十四个年头,几乎月月有文章,前后不下二百多篇。他所包办的这个“数学游戏”专栏,终于成了该杂志的一个“特色产品”,当然也是货真价实的“拳头产品”了。

马丁·加德纳的一些最精彩的篇章,是关于数学中微积分以上的课题。其主要内容有数论、图论、概率论、群论、矩阵、组合分析、仿射几何、射影几何、差分学、算法理论、拓扑学等等。这些高级专题历来被认为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一般科普作家总是感到十分头痛而碰都不敢去碰的。然而马丁·加德纳却从中发掘出了大宗宝藏,这就使得他高出同行之上,独树一帜。在这方面,就连历来著名的苏联数学科普作家别莱利曼也比不上他。众所周知,群论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但一般教科书上都讲得玄之又玄,往往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舌敝唇焦,下面的学生还是听不懂。马丁·加德纳却能用部队操练动作(立正,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穿袜子,小姑娘编发辫等事例极其通俗地来说明“群论”的许多概念,而且丝毫无损于定义的严密性。这的确是巨大的成功!所以他的科普作品,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与传播是很能说明问题,很起作用的。这也是他的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

马丁·加德纳非常重视科普文章的质量,十分注意并经常报道数学里头的“三新”:新见解、新发现与新进展,甚至还敢于报道涉及军事机密的题材。

加德纳语言诙谐,文笔生动,懂得读者心理。他的文章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尤其能紧紧抓住青少年读者。他经常发表这样一些闻名世界的数学趣题,这类问题与传统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截然不同,趣味性极强,雅俗共赏,看一眼就能把你“抓”住不放,又不需要很多预备知识,使你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出题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可谓“炉火纯青”了。此类问题大致有着多种求解途径。例如涉及运筹学的“小鱼吃大鱼”问题,涉及几何与运动轨迹的“四只臭虫”问题等。这些题目一经披露,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各地读者来信犹如雪片飞来,使《科学美国人》印数剧增,编辑部工作人员又惊又喜。有些素昧平生者因为同解一道题而顿成莫逆之交,在数学家和业余爱好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

马丁·加德纳的出身是位哲学家,所以他的一些科普文章较少使用华丽的辞藻,却蕴涵着很深的哲理。他令人信服地证明:数学家既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画家。

更新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