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梅特·米克洛什

简介: 内梅特·米克洛什(匈牙利文:Németh Miklós,1948年1月24日-),出生于莫诺克,毕业于哈佛大学,匈牙利政治家、匈牙利共产主义政权最后一任政府首脑。他曾被德国总统授予联邦大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帮助东德难民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被匈牙利政府授予匈牙利共和国大十字勋章。
[展开]

内梅特·米克洛什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内梅特·米克洛什(Németh Miklós,1948年1月24日——)

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工农革命政府总理;匈牙利社会党全国主席团委员,匈牙利第三共和国政府总理。

人物传记

学者、政治家

1948年1月24日生于匈牙利包尔绍德-奥包乌伊-曾普伦州赛伦奇伊区莫诺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71年毕业于布达佩斯卡尔·马克思经济大学,并留校担任大学助教,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1974——1975年,他领取奖学金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经济学。

1976年加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1977年任全国计划局副处长、处长。1981年任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经济政策部政治工作人员,1983年任党中央经济政策部副部长。1986年12月28日——1987年6月23日任党中央经济政策部部长。

1987年6月23日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上当选为匈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兼党中央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和党中央委员会经济工作小组组长。1988年5月22日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全国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匈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10月5日当选为国民议会代表。1988年11月24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工农革命政府总理。1988年12月卸去中央书记等党的领导职务,专心致力于国务工作。1989年6月24日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四人主席团委员、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原政治局)委员。

内梅特·米克洛什

寄予厚望、深化改革

1988年11月,在匈牙利国内“反对权力垄断和权力集中”和要求“尽快振兴匈牙利经济”的呼声中,更富有改革精神的、年仅40岁的经济专家内梅特·米克洛什取代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格罗斯·卡罗伊,一举登上匈牙利政府总理宝座,从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匈牙利13届政府(1945~1989)中最年轻的一位总理。外电评称,“内梅特·米克洛什是一位有魄力、有朝气、精明能干的领导人,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必将在匈牙利的经济改革中有所作为。”

内梅特·米克洛什是一位年富力强的经济专家,长期在经济部门工作,比较熟悉计划工作和国际金融问题,在经济政策部工作时曾参与对外经济、计划和社会福利的领导工作。80年代中后期又参与和主持匈牙利经济振兴纲要(即《经济—社会振兴计划》)的筹划与执行工作。

内梅特的真正崛起是在格罗斯·卡罗伊上台执政之后。1987年6月格罗斯·卡罗伊接替拉扎尔·捷尔吉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年仅39岁的内梅特接替豪沃希·费伦茨任中央书记处主管经济工作的书记,跻身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行列。在此期间,他经常代表中央发表带有指导性的文章和讲话,系统,全面地论述匈党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方面的一些问题,充分崭露了领导经济工作方面的才华。

内梅特是匈牙利深化经济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在匈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不少独特见解。他在宣誓就职演说中声称希望同最有能力的而不是最有背景的人一道工作,他说: “工作必须不是建立在威望,而是建立在高度的专业化和道德上毫无缺点的基础上。”这虽然算不上是他的施政纲领,但也足以表明他励精图治,矢志改革的决心。他表示完全同意格罗斯总书记的经济改革、紧缩加政抬改革的计划,并将继续使其得到贯彻执行。早在1987年,他就明确提出,全面的改革已成为客观的必然。他认为更新不能只局限于经济机制和经济调节领域,应当扩大到整个经济政策,甚至社会政策和政治体制。他表示,今后两年要搞价格、工资、退休金、社会保险、住房、社会福利的配套改革。这些改革是互相联系的,哪一项都不能单独进行。这一工作非常艰巨,其意义将不亚于1968年的改革。

他积极主张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真正的商品、货币、资金和劳务市场,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实行商品和资金进口竞争。他较早提出应丰富所有制形式。他认为,应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 混合型的经济,以便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和劳动力。他主张鼓励私营企业家,认为只有先使这部分人的实力得到加强,他们才能帮助落在后面的人。他认为匈经济状况欠佳是由于生产结构僵化和交换比率下降,管理体制管得太死,许多规定代替了市场的作用等因素造成的。他说“如果不改革现行的经济政策,必将使行政的、官僚主义的,强制性的干预再一次增多,使匈的经济发展同世界经济中的总趋势脱节。必须根据改革的基本原则来管理经济和社会。”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关系问题上,他认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就不会有深入的经 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不仅要使政治领导同国家机构及社会利益代表机构的分工更加合理,而且还要为增强劳动者对改革的信任感及工作的积极性刨造条件。经济领导在所有领域都必须用改革精神办事。他强调“必须实现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包括计划制度、调节制度、组织和决策制度。只有实现社会和政治体制的现代化,经济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才能在解决经济问题方面真正前进一步。”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他赞成在匈实行多党制的主张,但主张逐步地进行这一工作。

1988年12月他在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问时 强调指出“多党制肯定能够同社会主义协调一致,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要一夜之间建立真正的民主制是不可能的,目前仍将在一党制范围内行事。因为变动太快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他说,为了加快民主化的进程,匈牙利“需要拟定明确的人权,允许匈牙利人有出版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和成为企业家的自由。通过不同方式,包括报纸,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也包括听取无党无派者的意见。”又说“吸收非党人士担任政府职务是我们最大的雄心之一。两年后,我可以想象将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即政府首脑将不一定是一位政治局委员。”

内梅特极力主张实行对外开放的,讲究效益的经济政策,认为国际经济关系对匈牙利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要通过执行外向型经济政策,更快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他说:“实行稳定和振兴匈牙利经济最有效的方式是真正开放匈的经济和社会,在各个方面同外国建立广泛的,积极的分工关系,增强结构改革的动力,消除对经济实行过分保护的障碍。”又说匈“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是适应世界经济的要求,改革生产结构,加快科技发展。”为贯彻对外开放,讲究效益的经济政策, 他提出两项措施和四条要求,两项措施:1、发扬经济民主,改革奖励制度以生产,2、实行一种新型的福利政策,建立福利网,以帮助境遇不佳的人。四条要求:1、扩大经营和市场的形式,以促进国内市场和商品、资金进口的竞争。2、改变企业的经营条件,使企业能自由地获取与生产有关的物资。3、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创造一种促使企业尽可能有效地使用各种资金的经济环境。4、改变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使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和间接指导各种经济成分的过程中注意到竞争领域的活动。

圆桌会议

在1989年东欧剧变中,推动匈牙利剧变的政治势力主要有三股:“一是主张改革的共产党人;二是自由派和知识分子;三是参加1956年事件,后流亡国外的人”。内梅特·米克洛什与波日高伊·伊姆雷、霍恩·久洛属于第一种政治力量,即共产党内的激进改革派。内梅特认为改变社会主义的模式势在必行。

1989年6月13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与9个反对派和7个社会团体举行三方“圆桌会议”。在圆桌会议上,执政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同意退出军队和内务部门,同意解散工人卫队。1989年8月28日,社工党代表波日高伊·伊姆雷又擅自在圆桌会议上接受反对派提出的任何政党都不在工作单位建立基层组织的主张,社工党的基层组织只能在居民区活动。这实际上严重削弱了社工党的群众基础,对社工党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一击。

社工党在会上建议在宪法修改草案中说明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但后来由于反对党的反对也放弃了这一原则立场。1989年6月13日~9月18日历经马拉松式的会谈,三方就“和平过渡”的实质问题达成协议,签署了有关修改宪法、建立宪法法庭、政党法、国会代表选举法以及修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6个重大法律草案,上述法律草案被提交国会讨论和通过后,由内梅特政府陆续颁布施行。其后果是在法律和组织上为反对党通过大选掌握政权铺平了道路。

在内梅特·米克洛什执政期间,匈牙利重新评价”匈牙利十月事件“并为纳吉·伊姆雷等人平反,开放匈德边境,促使大批东德居民绕经匈牙利逃往西德。

政权更迭

1989年10月6~10日,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第十四次(非常)全国代表大会,将党改建为匈牙利社会党,内梅特·米克洛什当选为社会党全国主席团委员,同年12月因党内分歧辞去该职。1989年10月18日,匈牙利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改草案,将原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内梅特·米克洛什任临时过渡政府总理。1990年3月25日和4月8日,匈牙利分两轮举行多党制后的第一次全国自由大选,选举新的国会。社会党由于左翼阵营四分五裂,支持率低迷,选情堪忧。

在登记注册的52个政党中,有19个参加竞选。两轮选举的最后结果是:匈牙利民主论坛得票42.75%,在国会中获得164个席位;自由民主主义者联盟得票23.83%,获92席;独立小农党得票11.4%,获44席;社会党得票8.55%,获33席;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党得票各5.44%,均获21席;其它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获11席。根据选举结果,由民主论坛主席安托尔·约瑟夫领衔组阁。他建议民主论坛同独立小农党及基督教民主人民党联合执政,对“社会党激进改革家涅尔什·雷热、波日高伊·伊姆雷、内梅特·米克洛什在这次民主革命进程中建立的功绩”表示“钦佩和尊重”,但又说不能同他们一起组阁。这样,社会党虽然进入国会,但却被逐出了内阁,在之后的国会主席选举和共和国总统选举中,也均由反对党的候选人胜出(自民盟的根茨·阿尔帕德1990年5月当选国会主席,同年8月当选总统后,民主论坛的绍鲍德·捷尔吉当选国会主席)。至此,匈牙利反对党通过自由大选掌握了匈牙利第三共和国的全部政权。

在1990年春的国会大选中,内梅特·米克洛什以独立人士身份当选为国会议员。1990年5月23日卸任总理职务。1991年4月22日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副总裁,并辞去议员职务,赴伦敦总部履任。2000年5月2日卸任后回国,重返国内政治舞台。曾在2002年和2010年两次被推举为社会党的总理候选人,但均因社会党在大选中遭败绩而落空。2007年9月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别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根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要求配合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的工作,监视朝鲜政府的相关活动。

荣誉

1993年,内梅特·米克洛什获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获布达佩斯经济与公共管理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向内梅特·米克洛什授予联邦大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帮助东德难民中所发挥的作用。2009年,被匈牙利政府授予匈牙利国家最高荣誉——匈牙利共和国大十字勋章。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