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察柏德

简介:李察·柏德:美国海军出身的极地探险家,也是史上第一个以飞行方式到达北极和南极的人。
[展开]

李察柏德的个人经历

简介

  1933年,著名南极探险家李察.柏德,率领一支探险队到南极美国基地作气象观测。由于人员安全的考量与装备补给有困难,他独自一人在距离基地一百二十三哩的小木屋居住,进行大气观测,在南极的永夜,气温摄氏零下七十度的环境中被隔绝近半年,救援要到隔年的春天才会到来。他因精神与肉体上的疾病而受尽折磨。本书披露作者个人在这次孤独奇特、前所未见的惊险经验和精神印象。书中对大自然的美多有描述,是一本真正激励人心的杰作。

  专业探险的起点:读李察.柏德的《独自一人》

  失去的净土

  如果你是对南极探险历史略带兴趣的人,极可能对南极探险英雄之一:英国人罗伯.史考特(Robert Falcon Scott, 1868-1912)悲剧的传奇故事早有所悉;他在角逐率先到达南极的竞赛中,意外地输给了挪威探险家洛尔德.艾蒙森(Roald Amundsen, 1872-1928),成了历史上令人浩叹的「第二名」,他的队伍却又在回程中遇上大雪暴,因而悲剧性地葬身於南极大地,让当时全世界同声惋惜。如今,前往南极旅行不再是那么英勇悲壮,你知道吗?到南极去旅行现在也有导游手册(Travel Guide)相伴,以出版自助旅游书籍著名的澳洲出版社「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就出版了厚达三百七十页的自助旅行导游书《南极》(Antarctica, 1996)一种,详述前往南极观光的种种资料与要诀,甚至包括如何「搭便船」(Hitching a ride)、残障人士如何上南极、以及买些什么南极纪念品之类的各类导引。南极,曾经是探险英雄成名或葬身之地,现在,来自世界各地有钱的观光客也都能染指这最后的白色净土了。

  你要怎么样才能去南极旅行呢?最常见的是搭乘破冰船(Icebreaker)式的游轮前往。我手边正有澳洲一家旅行社寄来的彩色精美旅游型录,详述公元二千年的各种南极套装行程,譬如在一个十天的南极行程里,你乘俄籍破冰船「赫勒布尼可夫船长号」(Kapitan Khebnikov)自澳洲塔斯曼尼亚的荷巴特(Hobart)港出发,经南海通过南极圈转入罗斯海(Ross Sea),再乘摩托橡皮艇(所谓的Zodiac)登上南极的罗斯冰棚(Ross Ice Shelf);这几乎就是当年史考特驶抵南极大陆的航程,只是他接下来的足踪就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承担的了。你可能要问我,为什么南极观光几乎都是俄籍破冰船?原来是前苏联瓦解之后,俄罗斯海军大量的破冰船不得不改装为旅游船,出来赚取外汇;一个共产国家的崩盘,竟造就了兴盛的南极观光事业,这真是人世间奇妙的事。

  南极观光的基地并不限於澳洲,也有船只自南非开普敦(Cape Town)出发;但更多的船只自智利最南端的乌苏艾亚(Ushuaia)开出,因为它地处最南,驶往南极大陆相对最近,这是唯一能提供南极七日游的地方,对假日比金钱更困难的现代观光客来说,这个行程长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最近为南极之旅写书(《南方以南、沙中之沙》)的诗人作家罗智成,他的「前进基地」也正是这个南美洲陆地尽头的港口。

李察柏德

  南极观光也不限于搭船,飞机旅行的机会也是有的。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就提供了一种十二小时的不落地飞行航程,让你可以从空中一览白色大陆的美景;飞机用的是波音747-400的机型,飞越南极的冰河、冰山时,驾驶员放慢速度,飞行高度也有时低至三千公尺,为得是让乘客觉得值回票价。另一家航空公司「Adventure Network International」(ANI,俗称「南极航空公司」)则真正提供落地的南极内陆之旅,从一九八五年营运以来,ANI已经运送了超过两百位探险旅行者登上南极最高峰文生.马锡夫山(Vinson Massif,4897公尺)。这些登山者为什么要登这座山?在登山界有所谓的「七高峰俱乐部」(Seven Summits Club),指的是那些把七个大陆的最高峰都爬过的人,文生山并不是最难(喜马拉雅山的圣.母.峰.可能最难),但地处最偏远的大陆,反而不容易完成。

  飞行的年代

  但改装成游轮的破冰船或者装着滑行雪橇的新型飞机,某种意义底下也破坏了真实的人与大自然公平对抗;南极大陆被轻易击败了,甚至被带着可乐罐的喧哗观光客玷污了。这不禁让人怀念起南极的探险时代,那时候,人类还没有足够的工具和器械,可以轻易对付南极;寻找适当的工具,还是南极探险的重要智慧,譬如艾蒙森用狗,史考特用马,世人事后评论,史考特显然输在工具的选择。而曾被困在南极长达两年的沙克尔顿(Ernest H. Shackleton, 1874-1922)则是尝试各种机械,他是第一位相信动力车辆在南极可行的人。沙克尔顿是另一位南极探险的悲剧英雄,他终身努力想抵达极心,也是南极探险一位最具开创性的人物,但时运不济,没有一次能够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壁垒分明,他和他的「坚忍号」(Endurance)船员却正被困在南极雪地,被救出之后,「乃不知有汉,遑论魏晋」,还频频询问别人战事胜负如何。

  沙克尔顿之后,南极探险沉寂了一阵,然后出现了极地探险新工具,也就是在一次大战初露头角的飞机,而这当中又有一位开创性的英雄人物,就是他,展开了使用机械交通工具作为「专家式探险」的新页。这位人物就是美国著名的极地探险英雄:李察.柏德(Richard E. Byrd, 1888-1957)。

  李察.柏德驾驶飞机抵达北极极点的时候是一九二六年的五月九日,这是史上第一位「飞」抵北极的人;而李察.柏德第一次驾机抵达南极极心是在一九二九年的十一月二十八日,这也是史上第一位「飞」抵南极的人。两个经验加起来,他当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同时到达北极与南极的幸运儿。不过两次他都不是真正的「独自一人」,到达北极时的行程他有一位飞行同伴,而到达南极的时候柏德则另有三位伙伴。

  我们今天习惯巨型飞机、压力舱、和冷暖空调等飞行经验的人,可能已经忘记二O年代的飞机还很「阳春」,它的结构比今天的摩托车强壮不到那里去;如果你骑着「摩托车」要上北极和南极,你可以想见其艰辛和危险。事实上,真正利用机械动力从路面到达极心,一直还要等到三十年后的一九五八年,由维维安.傅克思(Vivian Fuchs, 1908- )和第一位登上喜马拉雅山的新西兰人艾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 1919- )等大批人马才算是完成,从此南极就是人类与工具的控制之地了。我手边有一本写於一九二七年《两极区域志》中译本(商务一九六七台一版,作者为R. N. Rudmose Brown),书中就认为在南极使用机械将危及探险者,主要是机械的故障无可避免,它说:「一用机械,即含有若干危险性,为预料所难周。如斯以往,则失败之机会必增,成功之机会必减,宜乎往南极大陆探险者之踟躇不前也。」这反应了在柏德成功以前,世人对飞机或其他器械极地探险的存疑态度。

  二O年代,飞机刚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证明它不是异想天开的玩具,而是一个掌握天空的未来;想在天空中创造新记录与新经验的新英雄正风起云涌,其中当时最具偶像风采的人物,莫过於美国的飞行探险英雄人物林白(Charles A. Lindbergh, 1902-1974)。世所周知,他是历史上第一位驾机飞越大西洋的人,这项冒险也为未来的全球化飞行时代揭开了序幕;但世人未必注意到历史上的「第二名」,事实上第二位飞越大西洋的人物就是柏德,他只比林白晚了几天。但他的世俗声名几乎全建立在他的极地探险之上,也是经由他,才证明了这种年轻的飞行机械用於极地是可能的。

  柏德另一个伟大的成就,是他对南极「科学化」探险的追求。柏德不以浪漫的个人探险为满足,他更孜孜不倦对南极组织科学研究计画,事实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南极测量与地图绘制是经过柏德而完成的。当年(1934)赛克斯爵士(Sir Percy Sykes)写《探险史》时,写到南极探险结束就说:「如果说,冒险探险家的时代已经接近过去,那么,专家探险者(specialist explorer)的黎明应该才刚刚开始。」的确,柏德就是这种意义底下的探险家,也正是经由他,专家探险者的新时代任务才正式展开。

  柏德写《独自一人》(Alone, 1938)时,他的两次首先抵达北极、南极的壮举已经完成,他已经迈入「专家探险」的阶段。在一九三四年的南极冬天(三月到八月),柏德在南极的「波林前进基地」(Bolling Advance Base)独自一人待了五个月,这是突破性的创举。他面临的日常温度约在摄氏零下五十度到六十度之间,更两度面对疾病与一氧化碳中毒,但他不改其志,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独自在南极过冬的奇特经历。

  《独自一人》写的就是一九三四年冬天的故事,写他自己的心境、经验与历程,在探险史上,这可能都是最孤独的一个景观。在柏德的笔下,一个无止境的雪景和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让我们看见探险世界一种遗世独立的境界,这也只有阅读探险者的故事才能获得的另一种洗礼吧。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