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

简介: 艾森克(Hans J. Eysenck , 1916—1997),英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人格、智力、行为遗传学和行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张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生物性和社会性的有机体。在人格问题研究中,艾森克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神经质、内倾性—外倾性以及精神质三维特征的理论。
[展开]

艾森克的个人经历

艾森克 - 人物简介

德裔英国人,人格心理学家,把因素分析应用到人格分析上,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Eysenck采用Jung的二分法原型,他假设若干特质如木讷和害羞,会在一些内向(introversion)的人身上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而相反的特质却会在外向(extraversion)的人身上产生相互作用。对此Eysenck又增加了两种二分法原型,及神经质(neuroticism)的尺度:极稳定的人格与及不稳定的人格(emotional stability-instability),他利用MMPI和自己设计的人格测验所得出的特质数据,把自己的假设应用到统计学测验中,解果发现这些假设是正确的。在他认为内向者和外向者身上应该连续出现的特质中,的确存在一些相互牵动的关系;在精神异常和正常人之间应该连续出现的特质中,也的确存在可比较的互动关系。

艾森克1916年3月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病逝于英国伦敦。他的父母都是演员,父亲长于喜剧表演,母亲则是默片演员。在他 2 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祖母抚养长大。在他 18 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第戎大学(Dijon University)学习文学和历史。之 后去伦敦大学,他本来打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必须的培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训练,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 - 心理学。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
      
1935 年开始在伦敦大学师从C.E.斯皮尔曼学习心理学,1938 年,他获文学学士学位,1940 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他曾以心理学家的身份任职于磨坊山急救医院,1945 年任伦敦莫兹利医院专职心理学家。1955 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伦敦大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并兼任莫兹利和贝思莱姆皇家医院的心理学专家。期间他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的任务,由他领导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培养临床心理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
 
Bottom row, L to R: Mrs. H.J. Eysenck, Hans J. Eysenck, Arthur R. Jensen, Richard Herrnstein, Richard Lynn, Marian Van Court. Top row: Helmuth Nyborg, Linda Gottfredson, Ernst van den Haag, Robert Nichols, Michael Levin, J. Philippe Rushton, Chris Brand.
艾森克
     
在初期,研究人格的因素分析(内向与外向、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倾向);社会态度的因素分析(软心肠与硬心肠、保守与革新)和政治心理学。1950年之后,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变态心理、临床心理。他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莫兹利人格检查(MPI)。另外,对动机知觉、心理测量的统计分析和智力的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艾森克 - 主要著作

艾森克一生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人格的维度》(1947)、《人格的科学研究》(1952)、《人的人格结构》(1953)、《政治心理学》(1954)、《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1957)、《变态心理学手册》(1960,1973第3版)、《弗洛伊德学说的实验研究》(与H.R.魏尔逊合著)(1973)、《人格测量》(1976)、《性心理学》(1979)、《智力的模式》(1982)等。

艾森克 - 人格理论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Eysenck’sPersonalityTheo-ry)H.J.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以因素分析方法和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相结合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艾森克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一、人格维度

艾森克继承先前实验心理学家的工作,通过对由实验、问卷与观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维度。他认为研究人格特质有时可能会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维度才能清楚。他指出,维度乃是代表一个连续的尺度。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测定在这个连续尺度上所占有的特定的位置,即测定每一个人具有该维度所代表的某一特质的多少。19世纪已有心理学家提出人格图解的雏形。他们认为人格可以从两个直角维度来进行描写。按德国心理学家W.冯特的假设,一个维度是从情绪性强过渡到情绪性弱,另一个维度是从可变性过渡到不变性。艾森克则提出外-内倾、神经质、精神质、智力和守旧性-激进主义五个维度,但认为外-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最早对外-内倾概念做过研究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O.格罗斯。以后在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的著作中把外-内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后来又有不少学者对外-内体面型的人做了不少实际研究。艾森克的外-内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一般含义外,还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联系。兴奋过程可以易化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抑制过程可以干扰或影响有机体正在进行的感觉、认知和活动。他发现高外倾性的人兴奋过程发生慢、强度弱、持续时间短,而抑制过程发生快、强度强、维持时间长。这种人难以形成条件反射。高内倾性的人兴奋过程发生快、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而抑制过程发生慢、强度弱、维持时间短。这种人容易形成条件反射。1976年雷维尔等人作了一项有关工作效果的研究。他们推论内倾的人在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上已具有高度的兴奋水平,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那么就会降低被试的工作效果;外倾的人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兴奋水平相对较低,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就会提高被试的工作效果。他们的实际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推论,支持了艾森克的观点。

艾森克

艾森克的对情绪性、自强度、焦虑(包括驱力)等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有是同一的。他把这一维度称为神经质。在他的用语中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艾森克指出情绪性(神经质)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神经质)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他又进一步指出情绪性(神经质)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艾森克认为可以用外-内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经症以及精神病态人格。

艾森克认为精神质独立于神经质。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质也可以用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心肠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对旁人有敌意、攻击性强等特点。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艾森克认为精神质与神经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

艾森克认为,有关外-内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的实验研究,几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测量描述系统中这两相因素处于醒目和稳定的地位。他又将外-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的人格维度,且以外-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径(表现为情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艾森克在图1的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32种

人格特质,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这种人格结构的图解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从图上不仅可能以看出人格的四种类型(稳定外倾型、稳定内倾型、不稳定外倾型和不稳定内倾型)范围内所包含的8种人格特质,还可以根据个体某一高分数的特质,看图查出其所属的人格类型,或从维度的结合预测某个体可能会出现的特定的人格问题。

艾森克以外-内倾、神经质与精神质三种人格维度为基础,于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它是由艾森克早期编制的若干人格量表形成的。EPQ是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共90个项目)和少年(共81个项目)两种形式,各包括四个量表:E-外-内倾;N-神经质;P-精神质;L-谎造或自身隐蔽(即效度量表)。由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测得的结果可同时得到多种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印证,因此它亦是验证人格维度的理论根据。

二、人格结构层次的假说

艾森克还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该理论概括性的图解如图2。从图2可以看到艾森克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艾森克 - 人格理论的影响

艾森克对人格的研究从人格的特质转向人格维度,提出了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这不仅为实验室内许多实验所证实,且得到数学统计和行为观察之佐证,受到各国心理学家的重视,且已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和司法领域。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用途较广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国家译出或修订。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1981修订。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许多美国心理学家从事或偏重特质水平,而是集中于类型。他认为特质是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倾向的集合体,类型是观察到的特质的集合体。他把人格类型看作某些特质的组织。他提出的人格理论主要是属于层次性质的一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结构的层次明确,因此人格就可分解为有据可查、有数可计的要素。这是心理学家多年来一直探讨而难以确定的东西。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特质和类型的关系上,艾森克解决得相当出色。在其类型结构的层次的论述中,表明了他的人格观点并没的排除环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倾向性仍是他的理论的主要方面。

艾森克 -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艾森克-EPQ(88) 000 (doc)

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H.J.艾森克和S.B.G.艾森克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简称EPQ。它是由早期若干人格量表发展而成的。1952年制定的莫兹利医学问卷(MMQ)是最早的人格问卷,1959年又制定了莫兹利人格调查表(MPI),1964年该量表又发展为艾森克人格调查表(EPI),现在通用的EPQ是1975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共90个项目)和少年(共81个项目)两种形式,各包括4个量表:

E - 内 - 外向;
N - 神经质,又称情绪性;
P - 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
L - 谎造或自身隐蔽(即效度量表)。

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前3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3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L虽与其他量表有某些相关,但它本身却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艾 森 克 人 格 量 表

在这份问卷上有1-88共88个问题。 请你依次回答这些问题,回答不需要写字,只在每个问题后面的“是”或“否”中选择一个。 这些问题要求你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不要去猜测怎样才是正确的回答。因为这里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回答,也没有捉弄人的问题,将问题的意思看懂了就快点回答,不要花很多时间去想。
问卷无时间限制,但不要拖延太长,也不要未看懂问题便回答。

首先请输入您的性别和年龄:
性别:
年龄:

 请以是或否逐个回答下列问题:

1 你是否有许多不同的业余爱好     
2 你是否在做任何事情以前都有要停下来仔细思考     
3 你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     
4 你曾有过明知是别人的功劳而你去接受奖励的事吗     
5 你是否健谈     
6 欠债会使你不安吗     
7 你曾无缘无故觉得“真是难受”吗     
8 你曾经贪图过份外之物吗     
9 你是否在晚上小心翼翼地关好门窗     
10 你是否比较活跃     
11 你在见到一小孩或一动物受折磨时是否会感受到非常难过     
12 你是否常常为自己不该做而做了的事,不该说而说了的话而紧张吗    
13 你喜欢跳降落伞吗     
14 通常你能在热闹联欢会中尽情地玩吗    
15 你容易激动吗?     
16 你曾经将自己的过错推给别人吗?     
17 你喜欢会见陌生人吗?     
18 你是否相信保险制度是一种好办法?     
19 你是一个容易伤感情的人吗?     
20 你所有的习惯都是好的吗?     
21 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总不愿露头角?     
22 你会服用有奇异或危险作用的药物吗?     
23 你常有“厌倦”之感吗?     
24 你曾拿过别人的东西(哪怕一针一线)吗?    
25 你是否常爱外出?    
26 你是否从伤害你所爱的人中而感到乐趣?    
27 你常为有罪恶之感所苦恼吗?    
28 你在谈论中是否有时不懂装懂?    
29 你是否宁愿去看些书而不愿去多见人?    
30 你有要伤害你的仇人吗?    
31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神经过敏的人吗?    
32 对人有所失礼时,你是否经常要表示歉意?    
33 你有许多朋友吗?    
34 你是否喜欢讲些有时确能伤害人的笑话?    
35 你是一个多忧多虑的人吗?    
36 你在童年时是否按照吩咐要做什么便做什么,毫无怨言?    
37 你认为你是一个乐天派吗?    
38 你很讲究礼貌和整洁吗?    
39 你是否总在担心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40 你曾损坏或遗失过别人的东西吗?    
41 交新朋友时一般是你采取主动吗?    
42 当别人向你诉苦时,你是否容易理解他们的苦衷?    
43 你认为自己很紧张,如同“拉紧的弦”一样吗?    
44 在没有废纸篓时,你是否将废纸扔在地板上?    
45 当你与别人在一起时,你是否言语很少?    
46 你是否认为结婚制度是过时了,应该废止?    
47 你是否有时感到自己可怜?    
48 你是否有时有点自夸?    
49 你是否很容易将一个沉寂的集会搞得活跃起来?    
50 你是否讨厌那种小心翼翼地开车的人?    
51 你为你的健康担忧吗?    
52 你曾讲过什么人的坏话吗?    
53 你是否喜欢对朋友讲笑话和有趣的故事?    
54 你小时候曾对父母粗暴无礼吗?    
55 你是否喜欢与人混在一起?    
56 你如知道自己工作有错误,这会使你感到难过吗?    
57 你患失眠吗?    
58 你吃饭前必定洗手吗?    
59 你常无缘无故感到无精打采和倦怠吗?    
60 和别人玩游戏时,你有过欺骗行为吗?    
61 你是否喜欢从事一些动作迅速的工作?    
62 你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妇人吗?    
63 你是否常常觉得人生非常无味?    
64 你曾利用过某人为自己取得好处吗?     
65 你是否常常参加许多活动,超过你的时间所允许?     
66 是否有几个人总在躲避你?     
67 你是否为你的容貌而非常烦恼?     
68 你是否觉得人们为了未来有保障而办理储蓄和保险所花的时间太多?    
69 你曾有过不如死了为好的愿望吗?    
70 如果有把握永远不会被人发现,你会逃税吗?    
71 你能使一个集会顺利进行吗?    
72 你能克制自己不对人无礼吗?    
73 遇到一次难堪的经历后,你是否在一段长时间内还感到难受?    
74 你患有“神经过敏”吗?    
75 你曾经故意说些什么来伤害别人的感情吗?    
76 你是否与别人的友谊容易破裂,虽然不是你的过错?    
77 你常感到孤单吗?    
78 当人家寻你的差错,找你工作中的缺点时,你是否容易在精神上受挫伤?    
79 你赴约会或上班曾迟到过吗?    
80 你喜欢忙忙碌碌和热热闹闹地过日子吗?    
81 你愿意别人怕你吗?    
82 你是否觉得有时浑身是劲,而有时又是懒懒洋洋的吗?    
83 你有时把今天应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吗?    
84 别人认为你生气勃勃的吗?    
85 别人是否对你说了许多谎话?    
86 你是否对某些事物容易冒火?    
87 当你犯了错误时,你是否常常愿意承认它?    
88 你会为一动物落入圈套被捉拿而感到很难过吗? 
问卷完毕  

艾森克 - 人格量表的解释

艾森克人格测验(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等人编制的一种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对分析人格的特质或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医学、司法、教育、人才测评与选拔等诸多领域。下面介绍陈仲庚主持修订的成人EPQ版本。

1、量表内容
 
EPQ是一种自陈式人格问卷,有85个题目,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见附录1),E量表:21个条目,主要测量外显或内隐倾向;N量表:24个条目,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P量表:20个条目,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L量表:20个条目,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或防卫。下面是对EPQ各分量表高分和低分特征的一般性描述,可供解释时参考。

(1) E量表:外向-内向,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

高分特征:人格外向,可能是渴望和冒险;情感易于外露、冲动;喜欢参加人多热闹的聚会,好交际;开朗、活泼。
低分特征:人格内向,好静,离群,富于内省;除了亲密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冒险和冲动,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很少进攻,情绪比较稳定。

(2) N量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病症。
  
高分特征:可能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起伏较大,遇到,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低分特征: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通常表现得比较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3) P量表:精神质,也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发展成行为异常。

高分特征:可能孤独,倾向于独身,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固执、倔强,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且不顾危险。
低分特征: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
  
(4)L量表: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高分者,示有掩饰,也可能较成熟老练,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2、评分方法

EPQ问卷共有88个题目,每一题都对应着“是”或“否”两个备选答案,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试者根据《附录1》的计分题号,分别计算被试在各个分量表上的原始分数。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题目是被试者回答“是”时,计1分,有的题目是被试者回答“否”时,计1分,例如,E量表中,第1、5等题,回答“是”时,计1分;第26、37题,回答“否”时,计1分。如果第5题回答“否”、第26回答“是”时,就都不计分。然后分别将各分量表的实得分数相加,就是被试在这个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数。

计算出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数以后,可根据《附录2》将其转化为标准分数。余类推,可计算出被试在每个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数及标准分数。

 3、分析指标

对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是依据标准分来进行的。标准分的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根据统计学理论,标准分在40~60分之间大约包括68.46%的常模群体,标准分在30~70之间大约包括95.45%的常模群体。一般认为,如果某个被试的标准分大于60或小于40,就可认为该被试在某量表上具有高分或低分的特征,如果其标准分大于70或小于30,那么这些特征就更明显了。


艾森克 -  

更新日期: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