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恩·杜维威尔

简介: 于利恩·杜维威尔 (Julien Duvivier) 法国电影导演,1896年10月8日生于里尔。曾任奥狄翁剧院的舞台监督,后为亨利·埃第望的编剧,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血的代价》。
[展开]

于利恩·杜维威尔的个人经历

生平

于利恩·杜维威尔 (Julien Duvivier,) 法国电影导演。1896年10月8日生于里尔。曾任奥狄翁剧院的舞台监督,后为亨利·埃第望的编剧。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血的代价》(1919)。1920年后摄制了一些平庸的无声片。有声电影使他获得了他在无声电影中缺乏的表现方法,取得了一连串的成功。其中,《红萝卜须》(1932)、《西班牙殖民地军团》(1935)等堪称优秀作品;《同心协力》(1936)在反映时代的敏锐度和真实性上,走在法国电影的前列;《逃犯贝贝》(1936)激动人心。1938年他应好莱坞之邀拍摄了描写约翰·施特劳斯生平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影片《圆舞曲》(又译《翠堤春晓》)。1939年他推出影片《穷途末路》,表现了一些曾经红极一时,但晚年在救济院度过的演员的悲惨命运。二战期间在美国拍摄了几部影片,其中有《曼哈顿的故事》。战后,他第一个走上返回巴黎摄影棚的道路。从1946年的《恐慌》开始,又采取了以往的快速生产节奏,活跃在法国影坛。表现意大利小城镇生活的《唐·卡米罗的小天地》(1952)和它的续集《唐·卡米罗的归来》(1953),再现抵抗运动事件的影片《玛丽的十月》,结构宏伟、色彩丰富的巨片《在巴黎的天空下》(1951)、梦幻与现实交织在美妙诗意中的《我青年时代的玛丽亚娜》(1955)等杰出作品。1967年10月26日在一次事故中丧生。

作品

1924年:《鲁卢尔德城的悲剧》,《改造人生的机器》(纪录片,叙述电影的历史,与亨利·勒帕日合作摄制)。

1925年:《胡萝卜须》。

1928年:《梯丽莎·马尔丹的奇妙生活》。

1930年:《大卫·高尔德》(根据I.涅米罗渥斯基的小说改编,主要演员:哈莱·鲍尔)。

于利恩·杜维威尔

1931年:《五恶绅》。

1932年:《胡萝卜须》(根据叙尔·雷纳尔原作改编,演员:哈莱·鲍尔,罗伯·利南),《一个人头》。

1934年:《玛丽亚·夏普德莲》。

1935年:《哥尔柯达》,《西班牙殖民地军团》(编剧:斯派克和杜维威尔,主要演员:安娜蓓拉,让·迦本,比埃·雷诺阿)。

1936年:《同心协力》(编剧:斯派克,主要演员:V.罗芒斯,C.伐乃尔,让·迦本)。

1937年:《逃犯贝贝》(编剧:阿修尔贝与杜维威尔,台词:让逊,摄影:克鲁谢,主要演员:迦本,M.巴兰,L.诺罗,夏尔潘,莫笃,S.法勃,L.格利道等)。

1937年:《舞会手册》(编剧:杜维威尔,台词:让逊,齐茂,萨尔芒,主要演员:M.蓓尔,F.罗珊,L.约凡,哈莱·鲍尔等,作曲:约倍特)。

1938年于美国:《翠堤春晓》。

1939年于法国:《穷途末路》(编剧:斯派克与杜维威尔,主要演员:约凡,西蒙,V.弗兰桑)。

1940年:《如此父子》。

1940—1944年(在好莱坞):《丽梯亚》,《骗子》,《肉欲与幻想》。

1945年(于法国):《恐慌》。

1948年于英国:《安娜·卡列尼娜》。

1951年:《巴黎天空下》。

1952年:《唐·卡米罗的小天地》(主要演员:费南台尔)。

1953年:《昂里埃特的节日》,《唐·卡米罗的归来》。

1954年:《莫里齐欧斯事件》。

1955年:《我青年时代的玛丽安娜》。

1956年:《杀人者的时代》。

1957年:《穿雨衣的人》。1957年:《家常琐事》。

1959年:《玛丽十月》。1961年:《火刑》。

1962年:《魔鬼与十诫》。

1963年:《鸡肉》。

1967年:《恶魔来信》。

更新日期: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