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叔元

简介:  翁叔元,清朝大臣,康熙十五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馆试第一。
[展开]

翁叔元的个人经历

基本资料

  姓名:翁叔元

  性别:男

  字:宝林

  出生年月:1633

翁叔元

  朝代:清朝

  籍贯:江南常熟

  民族:汉族

  职业:大臣

个人简介

  翁叔元(1633-1701)字宝林,江南常熟人,清朝大臣。康熙十五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馆试第一。累迁国子监祭酒,洊擢吏部侍郎,迁工部尚书。部例,每有工作,先计其直上之,名曰“料估”。工完多冒破,所司不敢以闻,有十年不销算者,大工至四十三案。叔元莅部甫半载,积牍一清。调邢部,移疾归,卒。

  叔元爱才而褊隘,何焯在门下,初甚赏之;叔元疏劾汤斌,焯请削门生籍,叔元摈之,竟不得成名。以是为世所诮云。

生平资料

  康熙十五年,翁叔元,以直隶(今河北)永平(今卢龙县)籍应试,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翁叔元历任翰林院检讨、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官至刑部尚书。据记载:翁叔元年幼时,家中十分贫寒,他的叔父扶助他长大成人,成就事业。因此,以“叔”字命名,立志不忘根本。翁叔元与戊戌科状元孙承恩、己未科状元归允肃及翁氏二状元翁同騄、翁曾原给常熟带来了甲科盛地之名。

  康熙十七年(1678),翁叔元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所得人士全是当时出名的人才,“拔毕世特等”,成为当时各省解试最为出众的。国子生徒按常例要送见面礼的,翁叔元一到立即谢绝。大家都心悦诚服,交口称赞他公允、无一己之私。康熙十八年,翁叔元受命编修《明史》。而后,曾任国子监祭酒。康熙二十六年,权臣明珠的党羽大肆攻击汤斌,翁叔元也曾被指为是明珠一党。著名学者何焯曾在信中斥责他,声言不再认他作为自己的老师。后来何焯一再在科考场受窘,许多人都认为可能是出于翁叔元的默许、报复。

  康熙二十七年(1688)翁叔元几经升迁,出任工部尚书。翁叔元在职时,上奏具疏三请:“一请复积分之法,一请令诸生习礼肃观听、一请严惩不率。”康熙帝很是赏识,采纳施行,只是积分之法无人问津。关于习礼,确定了初一、十五的朔望释菜礼,届时,六馆的士子生员,都整冠束带,彬彬有礼。关于严惩,翁叔元铨释有关曹司的种种弊端,使税收分厘不差,如剥皮骨一般,分离清楚。他曾经试了试州同知以下杂职官员,大多纳请才得谒见,毫无顾忌;翁叔元请用掣签作为等待的区别,也不行;可见不严惩不行。后来,翁叔元任职工部。往往在工部任职的官员把查办专务看作可怕、令人提心吊胆的工作,大部分任此职的人都不喜欢这个差使,总希望改任它职,以免招来祸事,殃及后代。原因是在工部承担此职难免其责。建筑工程往往超出原来预算的经费,主事官员由于害怕遭受指责,又迟迟不敢上报。在翁叔元接此任之前,近十年时间有四十三项主要工程未结账。他上任半年期间,以非同小可的魄力清理了这些陈年积案。康熙二十八年,奉准离职,回南方老家休养。直到康熙三十一年秋,翁叔元再度被皇帝召回京城,接掌刑部。翁叔元在刑部任上,为冤假错案平反,使不少人保全性命。他曾经说:“州县所奏成案,我固然知道多有冤屈。然而短期内又破不了,一概驳回,又怕白白再株连更多的人,或许还造成更多在狱中饥寒而亡的,真不知如何是好或许刑部能匡正,而不至于由着下面官吏为所欲为。但愿这种办法能杜绝恶势力猖獗,案情有个好结果。”

史籍记载

  康熙三十六年,翁叔元以体弱多病退休。四年后,离开人世。享年69岁。

  据记载:翁叔元以精于文章知名,尤其以科考的制艺为最长。他的《铁庵文集》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他的《梵园诗集》、《铁庵年谱》,见于《借月山房汇钞》之中。他有两个儿子,都做过知州官。据说他儿子们的诗与他一样,都有一定的名气,而且诗中有悟道语。

作品一览

病中杂述

  迩来有微疾,遂得身间居。

  隐几发清思,且复亲诗书。

  夜阑不成寐,落月明前除。

  渐觉万虑捐,往往见太虚。

  多恐疾良已,此念又复初。

  我初亦何为,无端在陶冶。

  我身既非真,况乃名氏假。

  因复被虚声,从人置高下。

  微生属醯鸡,世事付野马。

  浮云与电光,于我何有者。

下第出都途中偶成

  孤踪寂寞与时违,匹马荒郊趁落晖。

  有影自随还对语,无家可老尚思归。

  花当寒谷先秋落,雁叫空江带雪飞。

  弃妇可怜身已去,向人犹整嫁时衣。

闻官军收八闽

  三年转战苦苍生,禁旅传餐满市城。窦氏已来关右表,令公犹典朔方兵。却看星象书含誉,(司马奏含誉星见。)应有花名赐太平。(宋仁宗时,蜀地贡名卉,赐名太平花。)愿得临边诸将帅,许教陇亩事春耕。

翁姓起源

  翁(Wēng)姓源出有:

  1、来源于周朝时期的姬姓,属西周昭王后代。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年-公元前1002年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庶子。相传昭王幼子生下时双手紧握,别人掰不开,惟昭王去掰,应手而开,左掌纹路如篆书的“公”字,右手掌纹如篆书的“羽”字。周昭王于是给幼子取名为“翁”。翁的后代也以翁为自己的姓。

  2、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史料及《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省定海东,一说广东省翁源),其子孙以邑名为姓,世代相袭。又《姓氏考略》也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3、上古夏朝,启为夏王,有贵族翁难乙,相传为翁姓最古老的祖先。

  得姓始祖:翁弘。据史料记载,翁姓始祖系西周王朝周昭王的庶子,出生三朝仍两手握拳,旁人掰不开,周昭王一掰即开,见左手手纹象个公字,右手手纹象个羽字,合起来成个翁字,王即赐姓翁取名弘,翁姓始祖即翁弘。翁弘始居梁原城,后封任楚国左丞,死后谥号端明王,弘公墓葬梁原城五里,坟前华表、石犀、石象、石虎、石豹、石鹿等七十二件排列墓前两旁。梁原城在今甘肃灵台县梁原镇,梁原离古时周朝初期活动区域周原、岐山及后耒建都的镐、宗周、丰不远,史料记载也许是真的,但因距今二三千年痕迹是否尚存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寻根问祖,却说法不一,烦请灵台、梁原的有关部门了解一下,如确有其事,请连同照片在网上刊出,除了为翁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之外,可能还将为当地引耒一股不大不小的寻根问祖旅游热呢。由此可见,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至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之时。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儿子。如此一来,翁氏的来龙去脉,是更加一目了然。故翁氏后人尊翁弘为翁姓的得姓始祖。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