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同良

简介:安同良(Ji Liang-nian),1966年出生于河北丰润县,无机化学家与教育家。专长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领域,首次证明了“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用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新途径。设计和合成了300多个结构新颖具有核酸酶或氧化酶功能的模型化合物,提出了其中一些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规律性,并将该规律推广到天然氧化酶中并进一步推广到细胞水平,提出了黑曲霉生物合成过氧化氢酶的规律,在酶法生产微量元素药品中取得应用效果。
[展开]

安同良的个人经历

简介

  (Ji Liang-nian),男,浙江省鄞县人,1934年出生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2003年当选)。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进修;核工业部衡阳工学院(今南华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工作;1975年至今一直在中山大学工作,曾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1982-198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F. Basolo院士研究组任访问学者,现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他长期从事配位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研究。

履历

  1934年4月20日 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省鄞县)。

  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 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

  1956年9月至1959年9月 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和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和工作。

  1959年9月至1960年9月 南京大学高教部配位化学研究班学习。

安同良

  1960年9月至1975年9月 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和广东工学院化学系讲师。

  1975年9月至今 中山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1994-1999)、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

  1982年10月至1983年11月 美国Northwestern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86年至今 先后任中国化学会二十二届和二十三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和广东省科协常委、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89年至今 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和特许Chemist。

  1990年至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和分子催化》等刊物编委。

  1990年至今 中国—瑞士(国家基金会)、中国—希腊(二项,国家科委)金属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方主持人。

  1990年至1994年 Member of Refereeing Panel of《Inorganica Chimica Acta》(Italy)

  1992年至1998年 《Metal Based Drugs》(Belgium)编委。

  1996年至今 历届EURASIA CONFERENCE ON CHEMICAL SCIENCES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8年至今 历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ED BIO-INORGANIC CHEMISTRY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

生平简介

  安同良,祖籍浙江鄞县,1934年4月20日出生在上海。父亲计竹卿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海分社任高级职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家庭衰落,6岁丧母,10岁丧父,安同良饱尝了战乱、贫苦和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14岁不得不辍学进工厂做工,然而,安同良并没有放弃学习,在他的怀里总是揣着一本书,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解放后,安同良得到了进夜校读高中的机会,几年的学徒生涯,磨练出他在艰难困苦中的进取精神,他仅用一年时间读完了高中三年课程。天道酬勤,1952年他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山东大学化学系,开始了他的化学生涯。1956年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广东工学院、中山大学任进修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1982-1983年经教育部委派到国际著名配位化学家美国西北大学弗瑞德·巴索罗实验室任访问学者。为了进行动力学研究,他常常冒着寒冬的白雪,在凌晨五点就独自步行到实验室做实验直至深夜。在短短的一年中就在《Organometallics》、《J.C.S.Chem.Commun》等刊物上发表了4篇论文,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领域,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廉价金属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先后被引用了近200次。

主要论著

  1 Liang-nian Ji,Min Liu,An-Kong Hsieh,T. S. Andy Hor. MetalloporphyrinCatalyzed Hydroxylation of Cyclohexane with Molecular Oxygen. J. Mol. Catal. ,1991(70):247~257

  2 安同良,莫庭焕等编著.生物无机化学导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3 Jian-zhong Wu, Bao-hui Ye, Lei Wang, Liang-nian Ji ,et al. Bis(2,2’-bipyridine)ruthenium(Ⅱ)Complexes with Imidazo[4,5-f][l,10]-phenanthroline or 2-phenylimidazo[4,5-f][l,10] phenanthroline. J. C. S. Dalton Trans,1997(8) :1395~1401

  4 Hai-yang Liu,Jin-wang Huang,Liang-nian Ji, et al. Chiral Linear Assembly of Amino Acid Bridged Dimeric Porphyrin Hosts. J. C. S. Chem. Commun. , 1997,1575~1576

  5 Ya Xiong, Xiaofeng He, Liangnian Ji ,et al. Interaction of Polypridyl Ruthenium(Ⅱ)Complexes Containing Non-planar Ligands with DNA. J. C. S. Dalton. Trans ,1999(l):19~23

  6 Xiao-hua Zou,Bao-hui Ye,Liang-nian ji,et al. Mono-and bi-nuclear Ruthenium(Ⅱ)Complexes Containing a new Asymmetric Ligand 3-(pyrazin-2-yl)-as-triazino[5,6-f]l,10-phenanthrolin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binding properties. J. C.S. ,Dalton. Trans, 1999(9): 1423~1428

  7 Ya Xiong, Liang-nian Ji. Synthesis, DNA-binding and DNA-mediated Luminescence Quenching of Ru(Ⅱ)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ord. Chem. Rev. , 1999 1(189);711~733

  8 Hui Chao,Run-hua Li, Liang-nian Ji, et al. Syntheses,Characterization and Third 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Ruthenium (Ⅱ) Complexes Containing 2-phenyl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 Derivatives. J. C. S. ,Dalton. Trans. ;1999(10) :3711~3717

  9 J.Z.Liu,H.Y. Yang,L. P. Weng,L. N. Ji. Synthesis of Glucose Oxidase and Catalase by Aspergillus Niger in Resting Cell Culture System.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1999 ( 29 ): 337~341

  10 Jin-Gang Liu,Bao-Hui Ye, Liang-Nian Ji, et al. Enantiomeric Ruthenium (Ⅱ) Complexes Binding to DNA: Binding Modes and Enantioselectivity. Journal of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2000,5:119~128

人生成就

核酸酶研究

  1.研究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将有助于人们了解核酸的本质,核酸的一级结构的测定至今已有较可靠的方法,但是二极构象的测定,特别是关于B-DNA和Z-DNA的识别,迄今还未见有普遍可接受的方法。安同良的研究组在国际上开辟了一大类咪唑并邻菲咯啉型配体的新合成路线,先后合成和筛选了作为人工核酸酶的八个系列200多个新的钌多吡啶配合物,从大量实验结果并结合文献提出配合物和DNA的作用分为三种模式:即静电键合、沟面键合和插入键合。安同良等进一步用CD光谱研究配合物[Ru (bpy)2(HPIP)]2+对小牛胸腺B-DNA进行平衡透析,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Δ和A两种异构体插入B-DNA具有不同键合速率,提出手性配合物插入DNA的动力学控制机理,发现其中有一部分以插入方式键合的手性钌配合物对B-DNA和Z-DNA具有选择性分子识别功能,且对DNA具有切割断裂功能,有些配合物在水溶液中没有荧光,但加入DNA后产生强烈荧光,具有作为DNA分子光开关功能、特别是某些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可作为发光pH传感器,这些成果对DNA定位诱变、肿瘤基因治疗、DNA 的修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P450模拟体系

  2.人体肝脏具有很强的解毒功能,其解毒功能80%是通过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体系。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催化近300种脂溶性化合物进行各式各样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起着解毒作用,可惜P450很不稳定,分离纯化困难,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在常温常压下,体外研究细胞色素P450模拟体系,实现不活泼的烃类化合物的定向氧化生产化工产品,这一直是化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其中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底物的分子识别机理又是该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安同良的研究组提出了构造线性巨卟啉超分子序的“模块—连接物”超分子自组装策略,应用CD和1HNMR手段证明了氨基酸桥联锌卟啉二聚体模块(Module)之间可以通过乙二胺的连接而自动组装成线性卟啉超分子序,建立了锌卟啉二聚体—乙二胺超分子自组装体系。这项成果将有助于人们认识以卟啉为活性中心的细胞色素P450对底物的选择性识别。他们合成出100多个具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功能的新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利用不同轴向配体作为激活剂实现了常温常压下将环乙烷氧化为环己酮和环己醇。以后进一步发现含SH轴向配体同样可以激活天然过氧化酶。进一步扩大到细胞范围建立静息细胞培养系统,同样发现疏基乙酸等也可促进黑曲霉生物合成过氧化氢酶,实现在常温常压下酶法生产微量元素药品并获得应用效果。获中国发明专利3项,理论研究分别获得1986、1992、199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基础类)三等奖1次,二等奖2次;应用研究获199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二等奖。

  安同良完成国家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研究项目16项,解决了多项难题,例如,1995年《Organometallics》杂志上引用他1985年发表的文章时称:“除了该文章报导外,直到今天阳离子吲哚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还很少见有报导。”他已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其中进入SCI源期刊140多篇。仅1999年度就发表论文46 篇,其中40篇被SCI收录。近年,他在16个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被邀到20多个国家先后演讲访问。

人生贡献

  无论职位、职称如何变动,安同良始终坚持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他从事教学和科研40年。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配位场理论及其应用、配位化学、结构化学、化学热力学、群论和红外光谱、络合物研究方法、结晶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10门课程,编写了多种教材。他的研究小组共接受博士后、指导博士生32名,指导硕士研究生30名,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10名。

  1994年由安同良申请的无机化学课程被列为广东省重点课程,1998年起又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安同良出版了3部著作,其中《空气敏感化合物的操作》译著,促进了国内无氧操作合成技术的推广;由他主编的《生物无机化学导论》一书已被国内十多所高校用作教材,并于1995年获得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化学人才”的教学成果,于1997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安同良198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立功证书;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首届“孺子牛”金球奖;1997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4月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安同良虽已成为知名的化学家,他仍在化学王国里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决心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所获荣誉

 安同良, 2009-2011, 南京大学2008年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培养对象, 南京大学

  安同良, 2007-2009, 《长江三角洲地区R&D的行为模式和技术转移问题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 20万元

  安同良, 2006-2009, 《产业演化理论及其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启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 20万元

  安同良 Ludovico Alcorta, 2003-2009, 《中国企业的技术学习与技术能力》, 荷兰政府资助, 16.4万元

科研获奖与荣誉

  安同良 施浩 Ludovico Alcorta, 2009, 论文“中国制造业企业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获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教育部

  洪银兴 安同良等, 2008, 《反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路径和机制》(参著)“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新闻出版总署

  安同良 葛扬 范从来 刘志彪 洪银兴, , “经济学人才培养集成创新模式” 荣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教育部

  2005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贰等奖

  2003年论文《易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特征及其企业策略》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贰等奖

  2002年、2003年均获南京大学商学院科研新星奖

  两次荣获南京大学商学院本科生教学评估第1名

  1989年获南京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更新日期: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