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义

简介: 左崇义,(1933~2011),1933年11月27日生,衡阳市衡南县鸡笼镇长康村狮子山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南京海军预科学校毕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混合舰一支队151舰班长、230舰副枪炮长、172舰枪炮长、151舰副舰长、214舰舰长、护卫舰一大队参谋长、扫雷舰十大队队长、389兼396舰指挥长、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中央候补委员。1988年12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展开]

左崇义的个人经历

人物生平

1933年11月27日,出生于衡阳市衡南县鸡笼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的早逝,童年的苦难,8岁替地主放牛,使他养成爱憎分明、勇敢顽强的性格。

左崇义出生后不久,做了一辈子长工的父亲因劳累过度而早逝。1945年,母亲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留下他们兄妹三人。未成年的三个孤儿,从此靠叔叔抚养。

1941年,左崇义就替地主放牛,常常被牛顶得鼻青脸肿。童年的苦难,锻造了他爱憎分明、勇敢顽强、奋发进取的性格。从他开始懂事时起,就耳闻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衡阳胡作非为的暴行,激起他满腔仇恨。他紧握小拳头,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上战场,把侵略者赶出中国。他几次想去寻找穷人的军队,都因年龄太小被叔叔拦住。

1949年10月,衡宝战役结束,衡阳解放。1950年,已经17岁的左崇义经人介绍去常宁县白沙镇学木工。当时常宁白沙镇暗藏的反革命势力还很强大,人民政府经常遭到反革命势力的骚扰破坏和袭击。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左崇义带领工匠们积极参加县委领导的“铁(匠)木(匠)工会”,打制梭镖、大刀,昼夜值班放哨,与反革命努力斗争。

1953年4月,毅然报名参军,同年11月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南京海军预科学校学习。

左崇义

1954年,毕业后被编入南海舰队一支队。

1955年,任混合舰一支队151舰班长。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调任枪炮长,授少尉军衔。他带领战士积极钻研军事技术,刻苦训练,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表彰。

1961年,后任230舰副枪炮长、172舰枪炮长(授中尉军衔)。

1964年,任151舰副舰长(授上尉军衔)。

1966年,任214舰舰长。

1969年4月,任护卫舰一大队参谋长。

1969年10月,任扫雷舰十大队队长。所在的大队,由于政治思想建设突出,军事技术过硬,完成各项任务出色,多次被树为舰队模范团队。

1970年,《解放军画报》作了系列报道,向全军推广其经验。

1974年1月,越南西贡当局悍然入侵中国领海,奉命出任389舰、396舰组成的扫雷艇编队指挥长,会同榆林基地派出的2艘猎潜艇火速赶赴西沙执行补给任务。

1974年1月16日午夜,广州基地扫雷舰10大队大队长左崇义率扫雷艇编队从汶村码头启航,编队由广州基地扫雷舰10大队396舰(舰长吴功喜)和389舰(舰长肖德万)组成,扫雷舰10大队大队长左崇义为编队指挥长,396舰为编队旗舰。

1974年1月17日晚,扫雷艇编队到达了位于海南岛的榆林基地。在进行了一整夜的补给以后,1月18日早上7时30分左右,两艘舰艇从榆林基地启航。

1974年1月18日早7点,扫雷艇编队驶离了榆林码头,赶往永乐群岛海域。航行中编队进入三级战斗部署,各舰一门副炮值班。

1974年1月19日凌晨5点多钟,在西沙附近海域遇上4艘敌舰分两队向他们包抄过来,他命令舰队也分成两队拦住敌舰,不让敌舰入侵中国领海。在敌我力量悬殊、敌舰首先开火的情况下,他坚定、沉着地指挥战士们奋起反击。敌人企图凭借火炮口径大、射程远的优势拉开距离打。他识破了敌人的意图,果断指挥舰队死死咬住敌舰,利用舰小好调头、炮位灵活的优势,狠狠地打击敌人,击沉敌舰一艘,击伤3艘,歼敌百余人。这一战果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外国人误断中国军队使用了导弹。1974年10月,任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副军职)。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带领西沙之战英模代表团赴各地巡回演讲。

1977年8月,出席党的十一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1979年2月,到北京军事学院(今国防大学)学习一年。

1980年,率领基地舰艇去南太平洋执行中国首次发射洲际导弹的供给任务,受到海军、国防科委和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1982年9月,当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

1985年8月,全军统一调整领导班子,实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他主动退居二线,改任调研员,仍热情关心海军海防建设,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11年5月30日13:00,左崇义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78岁。

主要荣誉

1974年中央军委通令嘉奖全体参战官兵,他荣立二等功(一等战功),并出席中央军委八一英模招待会,受到周恩来、聂荣臻、徐向前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1988年12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更新日期: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