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崇贤

简介: 周崇贤 (1970~)笔名周末、周四方。四川合江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

周崇贤的个人经历

 

周崇贤 - 经历

 200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5年离乡外出打工。1994年后历任中山市人民广播电台、香山报社记者,南海日报社副刊部副主任,珠江时报社执行主编。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周崇贤 - 著作

著有长篇小说《我流浪,因为我悲伤》、《盲流部落》、《都市盲流》、《南国迷情》等11部,中短篇小说集五部,合计发表作品600万字。

周崇贤 - 荣誉

中篇小说《那雪·那窗·那女孩》获1994年广东省第九届新人新作奖,被评论界誉为“打工文学”代表作家之一。

周崇贤 - 创作简况

 周崇贤1970年生于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15岁时只身一人流浪他乡,先后在贵阳、西昌等地一边打工一边写作,1988年在《凉山文学》上发表小说处女作,1990年南下广东,落脚在顺德市均安镇磁性材料厂。流水线上的艰辛与苦难,“打工族”的凄凉与哀伤就像一把雕刀,日复一日地打磨和雕琢这个有着文学天赋的打工青年,他的思想和感情以文字的形式流向洁白的纸张,短短十数年间,他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一批——700多万字,且在24岁那年就摘走了广东省青年文学的最高奖项--新人新作奖。在南方文坛“打工作家”和“打工文学”中,他和他的作品可谓独树一帜。也许正是因了周崇贤的独特,2003年8月,花城出版社再次推了他的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我流浪,因为我悲伤》,2004年1月又推出38万字的长篇小说《都市盲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同一家出版社推出同一作者四部长篇小说,我想这种情况不单在佛山,恐怕在广东都不多见。

周崇贤

周崇贤 - 作品评价

 多年以前,赵阳先生在《四川文学》头条编发周崇贤的一组短篇小说,曾专门撰文评价说:“他的经历和心路接近于扑朔迷离,不单丰富、饱满,而且浓烈、质感。浅唱低吟抑或仰天长啸,他的生命和小说都是那般的与众不同。”  

周崇贤是有点与众不同。当一套8册的《周崇贤文集》和几部长篇摆上案头,我更加相信了他不是那种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昙花一现的“流星”。他不同于别的打工作者——沸沸扬扬闹腾一阵子就江郎才尽消声匿迹。他好像一直在埋头耕耘。才30出头的他已出版了17部小说专著,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吃惊——生活给他的回报是不是太丰厚了?  

周崇贤创作的小说,多取材于打工生活(抑或流浪生活)。在他的笔下,无时不充满一种对人、对社会深刻的热爱。  

不用说,周崇贤非常了解人的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以及深切的同情心,使他对小说中那些人物,总是心怀悲悯。比如他笔下的女性,或高贵或低贱,或文雅或粗俗,但都心地善良;虽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这使人不能不想起大师沈从文,只是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沈从文是一种士大夫的同情,而周崇贤则是具有一种深刻体验的切肤之痛。于是,他们对各自笔下的女子那份感情,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于是我们发现,周崇贤对人物的评判标准不会困扰于一时一地的道德论理标准,而是接近于纯粹的人性标准。

在周崇贤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独创性不仅仅只是对体裁的把握和挥洒自如,更多的是由这些内容体现出的、属于他个人的风格特征――即艺术独创性:幽、雅、柔、辣。幽,是幽默,黑色幽默;雅,是清雅,清淡雅致;柔,是刚柔,刚柔相济;辣,是辛辣,讥讽辛辣。在大量阅读“周氏制造”之后,我个人以为,用“幽、雅、柔、辣”这四个字来概括周崇贤文学风格的独创性,应该是很恰当的,这四个字也是他迄今为止,在个人创作上显现出来的文学风格的重要特征。  

周崇贤的某些小说,对人物性格和形象特征的塑造,在运用黑色幽默(有时会玩世不恭)的表达方面,可谓得心应手,开合自如。其中最为突出的首推《我流浪,因为我悲伤》这部长篇。以主人公王二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的特征为代表,我们不难看出周崇贤的文学作品中所具备的一种创作个性,这种创作个性,就是他的幽默风格。而这种幽默,是一种黑色的幽默,一种与底层人民浑然一体的民间幽默,也许它会粗糙,也许它显得油滑,但它的锋芒毕露和一针见血,使它比我们所接触的“教材式幽默”更具审美价值,也更具鉴赏意义。  

我们知道,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所具备的、接近于黑色幽默的个性,得通过他的形象来表达或表露。周崇贤赋予王二一种黑色幽默的潜质,又以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将这种潜质表现出来,并加以发挥,使王二内在的个性和外在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王二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从而完成了一种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有机结合,给予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这样的艺术独创性,在周崇贤的作品中,并不鲜见。

文学风格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一定的文化所渗透,从而成为一定文化的表征。周崇贤作品的文学风格,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风格流派,这种风格流派就是“打工文学”。

周崇贤已将他的灵魂,根植于打工文学的探索和创作实践中。疼痛的乡愁,不屈的漂泊。打工群体多舛的命运,以及打工人心灵家园的风雨飘摇,都已成为他生命的底色。他在实施对打工人心灵救赎和自救的同时,自身的灵魂却正在泣血。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