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曼·蓝波安

简介: 夏曼·蓝波安,本名施努来,1957年10月31日生于台湾兰屿。兰屿达悟族人。淡江大学法文系、“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毕业。曾任“国小”、“国中”代课老师,台北市原民会委员,公共电视原住民新闻咨询委员,“驱除恶灵”运动总指挥,“行政院”“兰屿小区总体营造委员会”委员。目前专事写作,以书写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见称,笔调隐含达悟语法、深情内敛,叙事抒情自然、自成一格,曾获吴浊流文学奖。
[展开]

夏曼·蓝波安的个人经历

内容简介

作品包括小说及散文。小说创作叙述雅美族的神话故事。散文作品则描绘个人身处兰屿、台湾两社会的心境转折,并以恢复雅美族原名,重新学习该族生活,接受海洋洗礼等过程,呈现个人与民族的情感。

“夏曼·蓝波安”在雅美语中,意谓蓝波安之父,既非姓夏曼,更不是名叫蓝波安。只为雅美族人依例在结婚生子后,亲从子名,从此人们便须叫他“那个蓝波安的父亲”。八○年代台湾政治议论空间变大,原住民的权益问题受到广泛的讨论,原住民民族运动的勃兴启发无论原住民本身或汉人对原住民问题多角度的关注,在这种社会情势下施努来对自己及族人文化地位展开自省,在九○年代初决定返乡重新寻找自己被切断的母文化,连接起这段记忆定位母文化的价值意义,重建自我的尊严。于是正式找回自己的名字──夏曼·蓝波安,开始寻根的历程。

透过文字创作,夏曼·蓝波安纪录达悟人的点点滴滴,并以此作为年轻一代达悟人的传习数据及对外界的沟通桥梁,主动的延续,掌握自己的文化。

他的第一本书──《八代湾的神话》,从父执辈的口述中记录、整理族群的口传文学,其编排方式,还以中文、达悟语(采罗马拼音式)相互对照的方式呈现,这样的安排不啻是另一种寻找文化表达意念的“找名”省思。其后陆续着有冷海情深(1997),年表

1957年

夏曼·蓝波安

出生兰屿(达悟族人)。

1986年

九月长子施·蓝波安出生,成为蓝波安的父亲,达悟语叫夏曼·蓝波安。

1988年

参与反抗核废料贮存兰屿的运动。80年代末期进入90年代初,决心由台湾回到兰屿。90年代初正式在户政事务所改名夏曼·蓝波安。

代表作品

1992年

出版《八代湾的神话》。

1997年

出版《冷海情深》。

1999年

出版《黑色的翅膀》。同年获得吴浊啊流文学奖。

2001年

作品《海洋的风》获得台湾省文学奖佳作。

2002年

出版《海浪的记忆》 同年获得时报文学推荐奖。

黑色的翅膀(1999),海浪的记忆(2002)等书

书目

出版书籍

1992年 小说《八代湾神话》,台中:晨星出版社。

1997年 散文《冷海情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1999年 《黑色的翅膀》,台中:晨星出版社。

2002年 合集《海浪的记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

品评作家

◇文选自(关晓荣序:<从施努来到夏曼·蓝波安>)

夏曼·蓝波安近年来的创作,不仅在“有海洋气味的作品”上独树一格,深具特异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做为一个人,做为一个达悟族人,在现代台湾社会的政治经济构造中被裹胁、压迫与控制的深刻难题中,显现了敢于斗争的本色。

评论汇编:

期刊论文

2002年 张瑞芬:<笔与桨的方向──夏日读夏曼·蓝波安《海浪的记忆》>,《未竟的探访:瞭望文学新版图》12月麦田出版,页250-260。

报上评论

1999年 赖素铃:<夏曼·蓝波安──以书写敬拜海洋>,《民生报》5月31日 新新文化4。

1999年 张殿:<兰屿海底独大>,《联合报》6月22日52版。

2002年 向阳:<在记忆和想象的海洋>,《中国时报》10月1日33版。

2003年 音木:<海洋是家──评夏曼?蓝波安《黑色的翅膀》>,《台湾日报》3月30日19版。

传记文献

1999年 杨锦郁:<夏曼·蓝波安和他的船>,《联合报》5月18日37卷。

2003年 曹铭忠:<达悟作家撰文思至亲故土>,《联合报》5月1日B6。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