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智

简介: 茆智,农田水利学家,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教育家。长期从事作物需水规律与农田灌溉研究与教学工作。20世纪50年代提出依据水汽扩散原理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半经验公式,20 世纪60年代开拓橡胶灌溉试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分析、计算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利用作物受旱复水后生长与耗水的“反弹”效应指导作物节水灌溉的观点与方法。对提高中国作物灌溉技术有重要贡献。
[展开]

茆智的个人经历

个人简介

出生日期:1932年9月20日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士   

称号:水灌溉工程专家   

茆智

职务及兼职: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土地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和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常务理事

个人经历

  1930代,正值抗日时期,只上过两年小学,主要随父、母学习,于1944年考入四川合川县国立第二中学。

  1950年夏,南京市第三中学毕业。

  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

  1953年7月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为河海大学),

  1955年高校院系调整时,茆智被调入武汉水利学院农田水利系,并继续在此随苏联专家学习

  1956年至今,一直在武汉水利学院(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任教,长期致力于农田灌溉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工作;

  1986年,代表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赴西藏讲学,克服缺氧、重病的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2000年,获国际灌排委员会“国际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革新突出贡献奖”;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

  六十年代他主持了橡胶灌溉研究的国家课题;

  八十年代以来,茆智率科研组研究节水条件下农作物的需水规律。他在河北、湖北、广西等布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提出了农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促进了农作物的节水高产,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灌排委员会的高度评价,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九十年代初,他主持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稻田非充分灌溉原理研究”等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他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水稻水分函数与反映大气干湿程度综合气象指标———参照作物需水量存在密切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探索与分析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范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内外此项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在节水机理方面,提出了作物早期和中期受轻度、中度干旱再复水后作物的生长、耗水会产生“反弹效应”的理论,从而提出了利用“反弹效应”指导节水灌溉和非充分灌溉的方法,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居国际先进水平。

  长期致力于节水灌溉研究与开发。90年代以来主持并完成8项国家及国际合作的重要节水灌溉研究项目,成果已在4省(市、区)累计推广166万公顷,增产粮食27.4万吨,节水13亿立方米,经济效益4亿多元。

所获荣誉

  1995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2000年获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农业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该年全球仅茆智一人获此奖项)

  2000年,茆智教授被美国传记研究院评为当今全球最优秀的50名学术带头人之一

研究成果

概括性的描述:提出了先进、实用的需水量和灌溉实时预报理论与方法和水稻节水高产的灌溉模式,首创性地提出了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和作物受旱复水后生长产生"反弹"的理论及其指导节水灌溉的方法,为灌溉工程的运行、规划设计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先进、实用的节水理论与技术。

  详述: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以水汽扩散原理为基础的推算水稻需水量半经验公式:作物需水量及其变化规律是科学灌溉的基本依据,需水量计算历来是国内外灌溉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20 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卡尔波夫来中国传授国际先进灌溉技术,把当时国际上主要采用的计算需水量方法归为以“水面蒸发量为指标”和以“作物产量为指标”两类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先算出全生育期总需水量,再按一定分配比例算出各阶段需水量。当时随专家学习的茆智认为,水面蒸发量、产量以及需水量都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这两种方法都是用一种结果去推算另一种结果的纯经验方法,不尽合理;总量是分量合成的,先算总量后按分配比例确定分量更是本末倒置。他认为合理的应是根据需水量的成因,用影响需水量的直接因素,分阶段地计算需水量。于是他大胆探索,大量分析中国观测资料,连续3年亲自作田间试验,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以水汽扩散原理为基础,以日照、气温、风速与栽培水平为指标的分阶段计算水稻需水量的方法,这一方法成为中国最早的按成因理论计算需水量的半经验方法之一。虽然当时中国尚未引进英国人提出、后为世界推崇的彭曼法,但茆智所提方法的主要因素和计算精度与彭曼法相类似,这一方法在中国南方一些灌区采用,20世纪60年代初,亦被前苏联及越南水利刊物介绍。

  20世纪80年代提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茆智率科研组研究节水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他们在中国北方(河北望都县、唐海县)、南方(广西桂林市、湖北荆门市)布站开展田间试验,大量地吸取国际先进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的实时预报方法。这一方法,在河北、广西、湖北一些市县应用,促进了节水、高产,亦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灌排委员会专家的高度重视,认为比联合国现今向世界推荐的方法更先进、更实用。美、加、葡、波等国同行和一些国际科研机构提出要与茆智进一步合作研究,他亦应邀十几次出国讲学和在国际会上做报告。这一成果被水利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1995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茆智和他的研究组在作物需水规律方面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发挥了作用,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

  橡胶灌溉研究的开创者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外尚无橡胶灌溉的实践,更无人进行研究。而橡胶园多分布在雨季旱季分明的地带。中国橡胶种植区也常受干旱影响,橡胶灌溉有增产的可能性。为此,国家把“橡胶灌溉研究”列为重点项目,由茆智承担。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对橡胶的灌溉效应及其原理、需水规律、灌溉制度、灌水方法到海南岛橡胶灌溉区划、胶园灌溉系统规划设计均做了深入的探讨,取得系统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其中许多成果,成为开发海南灌区的重要依据。

  推动中国灌溉试验事业的发展

  茆智认为,许多重要的作物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其基础是灌溉试验的成果,而中国灌溉试验底子薄、条件差、技术水平不高,发展灌溉试验事业,特别是提高试验的质量与水平,是灌溉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任务,自己也把促进灌溉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有所贡献的实际行动,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满怀热情地投身于灌溉试验事业。他主编全国“灌溉试验规范”,撰写灌溉试验专著与教材,分析中国试验中的问题,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提出众多改进技术,经常到现场指导试验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率小组为全国及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共举办灌溉试验培训班10余期,培训试验骨干500人,几乎占了中国试验技术骨干的一半,许多试验人员称茆智举办的培训班,是灌溉试验的黄埔军校。茆智还招收其中优秀的试验站站长和技术骨干人员为他的研究生,前后培养了近10人,他们为提高中国灌溉试验水平,促进试验现代化起着核心作用。他还被推选为全国灌溉试验网学术组首席专家,茆智对发展中国灌溉试验事业呕心沥血,为中国灌溉试验站工作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论著

1 茆智,李文渊.农作物灌溉制度及田间耗水量试验研究问题.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59(1)

  2 茆智.水稻需水量计算.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1(7):9~16

  3 茆智.灌溉效益模拟试验.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7(10):8~12

  4 茆智,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的原理、绘制与应用.水利学报,1988(1):1~12

  5 Mao Zhi.Calcul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of Rice in China.Soil and Water Engineering for Paddy Field Management,1992:21~31

  6 Mao Zhi.Study on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n Irrigation Systems,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Irrigation /Drainage Schemes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1993(5)

  7 Mao Zhi,Forecast of Crop Evapotranspiration.ICID Bulletin,1994(1):23~36

  8 茆智,等.灌溉管理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9 茆智,崔远来,李新健.我国南方水稻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水利学报,1994(9):21~31

  10 Mao Zhi.Environmental Impact of Watet-Saving Irrigation for Rice,Irrigation Schedul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1995(9):141~145

  11 茆智,李会昌.逐日作物需水量预测数学模型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5(3):251~259

  12 茆智.水稻节水灌溉.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7(4):45~48

  13 Mao Zhi and Cul YL.Water-Yield Function of Rice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Innovation Issues Irrigation & Drainage,1998(9):213~220

社会贡献

  他扭转了国际同行的观念。国外几个很著名的灌溉单位如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原来一直坚持的概念是,水稻节水不能增产要减产。然而,与茆智他们协作两年以后,外国同行就改口了,认为“水稻节水至少不会减产”。协作进入第三阶段,国外同行正式承认了茆智的成果,水稻节水灌溉,既节水还可以增产。

  他节水灌溉的研究成果已在4省(市、区)累计推广166万公顷,增产粮食27.4万吨,节水13亿立方米,经济效益4亿多元,收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人格魅力

吃苦耐劳

  茆智老师:“(节水灌溉)是和生产密切结合的一个项目,一个课题,一个领域,光在家里看书,说句不客气的话,就会很多时候说出外行话。”(卯智喜欢人们叫他卯老师,而不是院士。)

  他不断从田间地头搜集各种数据,不断推进自己的理论研究,茆老师说,用实践数据证明自己的理论设想是让他最快乐的事情。

  “院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该去基层还是要去的,该下田还是要下田,过去睡地铺不是也挺好吗?”所以茆智有时去基层,干脆就隐瞒了自己的身份,他还叮嘱同行者,千万不要暴露他的院士身份。

耐得住寂寞

  茆智把做学问比作瀑布。蔚然壮观的瀑布,是需要山泉、小溪一点点的汇集,经历无数狭窄的河谷和舒缓的河床之后遇到陡峻崖坎才能爆发出势能。

  漫长的科研岁月,茆智更多的时候就像他的为人一样风平浪静。确切地说,60岁之前的茆智,一直有些寂寂无闻。

  这种沉默的状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改变,用同事的话来说,茆智开始真正发光了。此时60多岁的茆智先后主持了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个国际合作项目以及2个省部级项目,1995年以后更是拿下了一大堆的各种大奖。2003年,茆智当选为院士,此时他已经71岁高龄,一时被人戏称为“老来俏”和得奖专业户。

淡泊名利

  这辈子他没有正式任过什么官职,年轻时担任的共青团小组长,是他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官”。其实他并不缺乏为官的机会。可每次机会出现,他总是设法推辞。

  当选为院士后,外地找他挂名任什么主任之类的不少。当这些单位与他接触时,茆智还是表示自己不适合。

  一直是老百姓的茆智,却有本事糅合一帮年轻人扎扎实实地干事,有的还是不同院系的科研人员,并干出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

学术任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主编

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主任

中国水利学会 名誉理事

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 副会长

河海大学 教授,首席科学家

更新日期: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