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

简介:欧阳自远,1935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著名的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协会荣誉会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与空间化学委员会主任,SCOPE、IGBP和ICL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常委与委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一百八十五篇、专著四本。
[展开]

欧阳自远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欧阳自远(1935.10.9—),原籍江西上饶,生于江西吉安。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之一,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双聘院士。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天津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名誉校长,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南昌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及成都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新疆大学名誉教授。

人物生平

1935年10月出生,江西上饶人。

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

1952年从永新中学(现为任弼时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并于1956年本科毕业。

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欧阳自远

1956年8月至1957年3月为北京地质学院助教、研究生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1年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毕业。

1957年3月至1960年2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专业研究生。

人物1960年2月至1960年11月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60年12月至196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从事科研。

196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80—1981和1983—1984年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员。

1991—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7年7月,被贵州省遴选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2008年6月13日,欧阳自远出任奥运圣火在贵州省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

人物履历

1952年9月至1956年7月在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学习

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8月参加工作。

1956年8月至1957年3月为北京地质学院助教、研究生。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

1961年中科院地质所研究生毕业。

1957年3月至1960年2月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专业研究生。

1960年2月至1960年11月在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60年12月至1966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6年4月至1988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1980.11~1981.10,1983.7~1984.6德国马普核物理所客座研究员

1988年6月至1993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部委员、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1年3月~1993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

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3月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天体化学领域研究

欧阳自远院士负责国内地下核试验选场与综合效应研究,爆后验证成功,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月球科学、比较行星学和天体化学研究,是国内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

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比较行星学、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建立了铁陨石成因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线照射历史的理论;提出地球多阶段转变能的新的演化模式,地质体中宇宙尘的判断标志;补充并发展了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模式与理论;论证中国K/T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并证实新生代以来6次巨型撞击诱发地球气候环境灾变的观点;论证组成地球原始物质的不均一性、地球两阶段形成与多阶段演化及对成矿与构造格局的制约,提出地球与类地行星的非均一组成与非均变演化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积极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是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地质领域研究

陨石是太阳系的“考古”样品,是构成地球的初始物质,是太阳系平均化学组成的代表,是孕育生命起源的胚胎,是行星际空间的天然探测器。陨石中铀(U)、钍(Th)、钾(K)、锇(Os)、铼(Re)、铷(Rb)、锶(Sr)、钐(Sm)和钕(Nd)同位素组成的测定与年龄计算,提供了元素的起源、星云形成、星云凝聚、行星形成、撞击事件的一系列时标,给出了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时间序列。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陨石坠落事件——1976年吉林陨石雨事件,给地质工作者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时机,中国组织了以欧阳自远教授为首的由全国有关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参加的一个全国性联合科学考察组,对吉林陨石进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深入而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学、矿物学、化学组成、有机质、年代学、同位素、热、宇宙线辐射、天体力学、碰撞演化史等方面,并先后与美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密切合作,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论文(有关吉林陨石论文百余篇)。经过多年的探索,欧阳自远院士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吉林陨石多阶段宇宙线暴露模式和吉林陨石形成演化模式。目前在陨石学研究领域该模式已成为一个经典模式,并被各国科学家广泛引用。在陨石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与规律,先后开展了高空(33—38公里)、海底和地层中的宇宙尘,以及月球岩石等地外物质的研究,进而结合太阳系各行星的探测成果,进行比较行星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模拟。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进行,又开展了地球历史中地外物体撞击诱发气候和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过程的研究,并从地球原始不均一性的形成与演化探讨全球构造演化与成矿控制。这些自成体系的研究工作,力图构筑起中国天体化学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继续,又及时地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升华。1988年,他完成了著作《天体化学》。正如国际同行专家评价的:“从世界范围的观点来看,这部《天体化学》是独一无二的”、“在西方,还没有在广度和权威性方面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著作出版”。

探月领域研究

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对欧阳自远的很大,他决定从核物理研究转向天体研究。1978年,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华时送给中国领导人一件礼物——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有关部门将那块石头送到了研究天体学的欧阳自远这里。“美国去过6次月球,这块岩石是哪次登月采集的?采自月球的哪个地方?对于这些,我们当时都一无所知。我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作研究,另外那一半送到了北京天文馆。希望我们的人民也能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欧阳自远接着说:“仅研究这0.5克石头,我们共发表了40篇相关文章,最终我们确认这块石头是‘阿波罗17号’采集的,并确认了采集地点,甚至还确认了石头所在的地区是否有阳光照射等等。”

由于许多国家宣布进行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欧阳自远从1994年起就开始向有关方面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

在这之前,1992年前后就已有科学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当时为了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有人提出利用运载火箭往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将其永远“烙”在月球上。但中央认为,“这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所以最后被否决了。

后来,“863计划”专家组请欧阳自远递交一份正式的探月科研报告。到了1994年,专家组通过了欧阳自远的报告,并且得到了一笔经费。这是中国人花在月球上的第一笔钱。直到2003年底,报告被送进了中南海。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

经过从科学目标的确定到工程立项近10年的准备之后,欧阳自远承担了“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的重任。

奔月畅想曲

听欧阳自远谈月球探测的长远规划,让人感到这是一曲神秘的奔月畅想曲。

规划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探”——不载人月球探测阶段;“登”——载人登月阶段;“驻”——建设月球基地,创造可供人居住、生活、工作、实验的条件,进行“驻”月的科学活动。

近期中国的月球探测是不载人月球探测,将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

绕月探测。2007年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一年,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除了达到科学目标和工程目标,还要初步建立中国月球探测技术研制体系,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推动月球探测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第二期

2009年至2015年,对月球进行多次软着陆就位探测,用月球车巡视勘察着陆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成分与分布,探测月壤层和月壳的厚度、结构,记录小天体撞击和月球地震,开展月基天文观测,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将来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

第三期

2015年以后,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进行就位勘察,采集关键性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在完成以上第一阶段三期的工作后,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就会全部浮出水面。

往事略集

与地质学结缘

欧阳自远院士出生于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江西吉安(旧称庐陵)。巍峨雄伟的井冈山,苍松翠竹,山泉清澈,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对童年时代的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江西吉安是欧阳修文天祥的故乡,那里的一方水土哺育了童年的他。他的祖父、父亲、叔叔,一家人以开药房为生。正直爱国的祖父在战乱年间卖过不少稀缺的药给红军,父亲为此顶替去坐过牢。

抗战胜利后,父母迁移到永新县。家族药房“九州药房”在县城很有名气。

有着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欧阳自远,从小就对天象很痴迷,脑子里全是琢磨不透的问题:太阳为何能长久不息地照射大地?月亮为什何如此晶莹?什么时候人类能跳出地球看地球?遥远的太空究竟有什么……

长辈们开了一辈子药房,希望家里能出一个科班出身的正统医生。无疑,天性聪慧、好学的欧阳自远是走医学之路的好苗子。可是欧阳自远看到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开采矿产资源,实现工业化。为了唤醒祖国的地下宝藏,他违背了长辈的期望,他考大学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地质学院;第二志愿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第三志愿是北京大学化学系。1952年9月,欧阳自远如愿跨进了北京地质学院。凭借刻苦、勤奋、勇于探索的精神,他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被评为全校优秀学生和北京市“三好”学生。他的毕业论文由于论据充实、准确并有独特见解而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毕业时,他留校当助教,并攻读研究生。以后他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专业副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以学风严谨著称的矿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教授,主要从事长江中下游铜、铁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

从1957年开始,欧阳自远孤身奋战、每天执著地重复做一件事:天未亮他带好一壶水、两个馒头,背着大大的地质袋子,下到凹凸不平的坑道里观察矿脉,描述岩层,采集样品。坑道是地质探矿留下的,还有正在施工的,一般几百米深。有时他正在采样,听到有人敲铁管子,就快速奔到安全处,因为采掘工作面马上要放炮,有生命危险。用相机拍下实景作第一手资料很重要。当时拍照没有闪光灯,用的镁光灯,照一张得炸掉一个灯泡。他总是下井前在口袋里小心地放好3个灯泡,拍照时反复比较,选择最佳角度,保证每炸掉一个灯泡,就能诞生一张有科研价值的照片。

从坑道里爬出来身上又湿又脏,但只要有一丁点新发现,他都像阿里巴巴探宝那样兴奋不已。每次回北京,他都带上一大堆资料,拉回十几箱石头和许许多多照片。

在中学学习地理时,他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夏夜,望着满天繁星,脑海里浮现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冥想着其中的奥秘。1952年高中毕业时,正值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大批地质工作者去探明地下的宝藏;国家提倡和鼓励学生报考地质专业,历史的使命感使他违背了当医生的父母希望他学医的愿望,也与他少年意欲“上天”的遐想相悖,毅然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大学期间,因表现突出,曾被评为全校十名优秀学生之一和北京市“三好”学生。他的毕业论文《寿王坟矽卡岩型铜矿的成因》由于论据充实、准确并有独特见解而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并被授予“优秀毕业生”的称号。4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使他获得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还培养了他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刻苦、勤奋、探索和献身的精神,以及团结、友爱、诚挚和奉献的情操。

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自远在侯德封院士指导下从事核子地质学的研究工作。侯院士是地质界的全才,极具远见卓识,他很看重欧阳自远的治学研究态度,派他到中国科技大学进修了一年核物理,再到中科院的加速器室进修了半年。两位先生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给欧阳自远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谆谆教诲影响了欧阳自远的一生:“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立论要有根有据……”,“在科学上要敢于标新立异,还要努力沿着新的方向坚持下去”,“根深才能叶茂,基础要打好,果实才丰满”。正是两位导师的精心培养,使欧阳自远对中国国防与科技事业发展拥有敏锐和超前的意识,导师安排他在多学科交叉

欧阳自远兴趣比较广泛,一生喜欢读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尤其是那些具有独到见解、出奇制胜的科幻和武侠小说。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他人的研究智慧是他读书的诀窍,并能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加以灵活运用。

从陨石开始研究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当时,正在攻读矿床学专业研究生的欧阳自远,已敏锐地意识到人类的“太空时代”即将来临,30年甚至50年以后的地质学,必然与探测太阳系的研究成果相联系。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地质学的研究状况后发现,地质学并不深究地球的起源和各圈层的形成演化过程,也不研究元素及元素丰度的起源及其在地球上不均匀分布的起因,更不理睬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员与其他行星演化上的共性与特性;一些局部的认识无限制地被扩展到全球,而缺少整体性、综合性的深刻理解。要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就必须“脱离”地球去研究地球,“跳”出地球,把地球当成天体中的一个成员,才能站在宇宙空间看清地球。空间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在更大的时空尺度里整体性地加深对地球的认识,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他深感要开拓这片科学的处女地,必须抓紧时机,着手准备,打好基础,开展前期研究。

在开始调研这个领域的进展时,他深感当时的知识领域不够宽广,无法适应将要开展研究的领域的需要。于是开始自学天文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等领域的有关知识,同时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天外来客”——陨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打破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964年初,他接受国防科委的委托,组织了一支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队伍,承担中国地下核试验场和试验前后的地质综合研究。提出了地下核试验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确立了中国第一个地下核试验场。随之,相继参与并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地下核试验、高空核爆炸、触地核爆炸试验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任务,他和他的小组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通过这些国家项目的研究,加深了他对地球能量与地球演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也为他今后从事有关合成矿物学、核爆岩石学、冲击变质学、元素地球化学、核素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岩石力学、实验地球化学和核子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储备。在十几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于1973年出版了《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演化》专著。该书在严格的核物理理论的约束下,对地球演化的能量体系提出了一个定量表征的框架。指出地球物质的演化取决于地球内能的产生、传输、积累与释放的过程;地球的内能来源于重力调整、物质相变和核转变(核衰变、重核裂变和低能核反应),核转变能是地球演化的主要能源。同时,根据他的计算,在专著中作出了两点成功的预测:①根据元素起源理论,地球形成初期天然铀中235U的丰度比238U高,在有适当的中子慢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水、碳质)可以产生链式反应。经计算,距今18亿年前天然铀具备产生链式反应的条件,有可能在18亿年前古老的地质体中发现天然核反应堆,越老的富铀地质体,天然铀中235U丰度越高,形成天然核反应堆的几率愈大。后来,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18亿年前的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证实了计算的可能性。②根据元素起源理论的计算,地球形成初期存在着大量短、中寿命的核素,现今已灭绝。通过地壳中的核反应过程,在自然界可能存在如锝(Tc)、钷(Pm)、镎(Np)、钚(Pu)、锔(Cm)甚至镅(Am)等“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后来,不少学者从事这方面的探索,在自然界发现了一系列的“人工元素”。

伟大的开拓者

欧阳自远院士是中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1960年在中国率先系统开展各类地外物质(陨石、宇宙尘、月岩)和比较行星学研究。提出了铁陨石成因的假说,吉林陨石的形成演化模式与多阶段宇宙射线照射历史的理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地质体中消融型宇宙尘并提出判据系列,划分了宇宙尘成因类型。对太阳星云化学不均一性与化学演化过程,行星模式丰度,行星与地球大气圈、水圈及内部圈层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能源与演化阶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与理论,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充实了玻璃陨石成因理论,论证了中国白垩系/第三系界面撞击事件,提出地外撞击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假说,以及新生代6次巨大撞击地球事件诱发气候、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近年来提出地球原始组成的非均一性与演化的非均变性理论框架。由于杰出的科研贡献,他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地下核试验地质效应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贵州省科学大会奖,《吉林陨石综合研究》(第一完成人)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天体化学》专著(作者:欧阳自远)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至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专著6部,合作主编专著11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多人,有的已成为中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欧阳自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环境科学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岩石圈中国委员会,国际地圈生物圈对比计划中国委员会及国际空间研究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地质所,兰州地质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及长春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环境科学》、《黄金科技》、《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及《地质地球化学》杂志主编,《空间科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南极研究》及《Chinese J. of Geochemistry》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等8种科技杂志编委。

欧阳自远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科学家传略》给我的影响较大,特别敬重居里夫人;武侠人物里,我最欣赏乔峰的坦荡大气和家国情怀。”

转变方向

名字的由来

欧阳自远的名字取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说,因为母亲难产,自己的出生过程非常艰难,家里的老人觉得,这个孩子来得太艰难了,似乎来自很远的地方,于是取名“自远”。

欧阳自远说,这个名字跟自己以后的人生之路很有关系。从孩提时代开始,他即对星空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学时,还参加了天文小组。虽然在报考大学时,他响应国家号召,报考了当时国家最需要的地质学专业,但对航天的痴迷并没有就此消褪。

中国最早研究陨石的人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轰动世界,也震撼了当时22岁的欧阳自远。他认识到,要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地球,就必须跳出地球,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1960年,一颗陨石坠落在中苏边境,让欧阳自远成了中国最早研究陨石的人。之后对月球、火星以及太阳系其他星星的关注,也成了欧阳自远研究地质的另一种特殊途径。很久以后,欧阳自远才发现,在俄罗斯、美国、欧空局,很多探测月球、火星的首席科学家,竟然都是他的地球科学同行。

欧阳自远利用一切机会,自学了天文学、陨石学和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回忆往事,他直率地说:“那有啥办法,不懂嘛,就得学。开会的时候仔细听,不懂就问专家,业余时间看相关的书籍,既然没有系统地学过,那就自己补吧。”

出生艰难《论语》赋名

家人为其取名“自远”,寓意其来自远方。

“没错,我的名字来自于《论语》。”欧阳自远笑呵呵地说。在对话一开始,记者想起曾看到一篇关于“欧阳自远”名字由来的故事,便向其本人求证,科学家的话匣子就这样打开了。

1935年农历九月,欧阳自远出生于江西吉安。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痛了一天一夜。最后医生只好用产钳把孩子钳了出来。正在侧房里念书的舅父当时正好念到《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于是舅父就对家人说,这个孩子出生这么艰难,肯定是来自遥远的地方,就叫他“自远”吧。欧阳自远由此得名。一句笑言最后成了事实,来自“远方”的欧阳自远在年轻时离开了家乡,一走便是40年。他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在遥远的地方———太空。

中学打下科研基础

中学老师为欧阳自远的科研之路打下基础,为报答“鱼水之恩”,不管多忙,欧阳自远都会到中小学去做科普讲座。

欧阳自远每年都要在全国巡回讲演十余场科普报告,其中有不少中学和小学请他去做讲座,他也欣然前往,一个处于一线研究的权威科学家如此频繁地给中小学生讲科普极为少见。“你这么忙,为什么还要抽时间给青少年作科普教育?”记者问他。“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很希望能成为他们的领路人。”欧阳自远以自己为例说,他的科研基础就是中学时打下的。

欧阳自远依然记得他曾就读的永新中学(现任弼时中学)的老师,甚至还记得他们讲课的表情、神态。“语文老师刘燕江瘦瘦高高,曾经留学日本,讲课生动活泼、妙语连珠。数学老师左大元讲解到高兴时,眼睛微闭,怡然自得,写起板书来行云流水,十分好看。还有教地理的袁老师、教化学的贺老师……我现在的科研基础都是从那时打下的。”

他的地理老师袁家瑞近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仍对欧阳自远印象深刻,“他对地理学科很感兴趣,这可能与日后他从事地质事业分不开。他对老师十分尊敬,逢年过节,再忙也会给我寄来贺卡,以弥补不能见面的遗憾。”

不希望孩子从事地质

欧阳自远有三个孩子,但没有一个从事与地质有关的工作,“这个工作太艰苦了,不想让他们干这个。”

虽然已经抱上了孙子,但欧阳自远却记不住儿孙的生日,只记得他们的年龄。而且由于太忙,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太忙了,没有办法。”欧阳自远歉疚地说。令他欣慰的是,三个孩子在夫人的教导下,都念到了硕士、博士学位。目前,两个女儿在美国工作,儿子则在中国从事通讯行业。问到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接班时,欧阳自远坦诚地说:“这个工作太艰苦了,不想让他们干这个。”

他谈起一段最艰苦的野外工作历程。那是1956年,他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毕业后考入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因为业务能力强,欧阳自远被派往国防科工委参与地下核试验包括后来的原子弹试爆选址。选址过程十分辛苦,工作都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完成的。

选址要求核爆不能掀翻山顶,核物质不能从坑道中流出、不能泄漏,尤其不能污染附近的河水和地下水。他带领小组爬遍了试验区方圆几百公里的各个山头,详细分析地质和地下水情况。因为附近没有人烟,地质人员每次出去都要在包里搁好几个馒头,饿了就在野外啃干馒头吃。干地质的艰苦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两次婉拒从政邀请

面对担任副省长的从政邀请,欧阳自远起初选择了婉言拒绝。

记者在欧阳自远的履历中,发现他曾经在贵州为官,且官至省人大副主任。

上世纪80年代初,在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欧阳自远受到当时贵州省领导的赏识,力荐欧阳自远出任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当年,欧阳自远正值四十余岁,年富力强,从科研走向仕途至今也是一些学者的理想道路。然而,欧阳自远却婉拒了邀请。他自谦说:“我没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气派,更没有这个能力。”

几年以后,贵州省领导再次力荐他担任副省长。他面对组织部门考察时,还是以同样理由婉拒邀请,“感觉真是对不起他们。”欧阳自远说,“我觉得自己干不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当贵州省的领导再次向他发出从政邀请,“深感对不起别人”的欧阳自远“盛情难却”,后来担任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一任便是两届。

分不清擦脚布和洗脸布

年逾古稀,欧阳自远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不讲究吃和穿,甚至不知道自己拿多少工资。

欧阳自远的夫人邓筱兰说,欧阳自远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已经70多岁的他,一回家就钻进书房,家里什么事都不管,什么都凑合。衣服恨不得天天穿同一件,饭做好了,叫他吃他就吃,至于烧得怎么样根本也无所谓。她把家里的洗脸毛巾、洗脚毛巾分得很清楚,也很讲究,可欧阳自远一直分不清,致使他一洗脸,妻子就紧张,赶紧去卫生间看,弄不好就错了。甚至自己拿多少工资,欧阳自远也不太清楚。

四十年过家门而不入

离开家乡已经40年,欧阳自远坦言,虽然自己很想回家乡看看,但是没有时间。

由于所从事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保密性,欧阳自远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几乎没有回过家乡,很多时候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到底在干什么。记者今年在一次科普报告会上问他,大概多少年没回过家乡了,他伸出4个手指头,“算算有40多年了吧,中间有一次因为工作路过一回,但是没有下车”。

欧阳自远坦言很想回家乡看看,但是没有时间。嫦娥1号发射完毕后,他马上要投入到二期的工作。他的目标是在80岁以前,把探月工程三期和以后的载人登月都设计好。“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这件事情。”他说,“除非老天格外施恩,我很难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的那一刻了,但可以让后人在我们的肩膀上走得更远、更好……”

“叔叔”

1964年年初,侯德封院士对欧阳自远说:“国家给我们一个任务,是地下核爆炸,你学过地质,又学了核物理,现决定让你担当这个艰巨的任务。”

经过反复酝酿,地质所挑选了6个人,组成研究小组,命名“219”小组。这在当时是一件保密的任务。“219”小组登上了西去的列车,这是一支多学科相结合的考察队伍。从那天起,欧阳自远和这个小组就从亲友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负责地下核试验的是程开甲教授,是当时核试验研究所所长,是“两弹一星”的元勋。

地下核试验要选址,在划定好的地域内找出能做地下核试验的最合适地方。程开甲教授对选址很严格,他要求欧阳自远:“你们选址必须符合如下条件,第一,别给山掀顶,那会造成很大事故;第二,不能让爆炸的气浪从坑道中冲出来,不能让核物质泄漏,不能污染河水和地下水。”

从来不服输、喜欢迎接挑战的欧阳自远虽然压力很大,但要搞科学试验只有知难而上。他率领“219”小组进行地质详查和填图,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开展了地下核试验流程与图像的一系列模拟实验和技术难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选定了试验区,系统提交了地下核试验场区的各类研究报告。最让人头痛的石灰溶解问题,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攻关成功。

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选定在1969年9月23日0点15分进行。山没有掀顶,地也没有裂开。一年后,欧阳自远率队从地下核试验爆炸中心打钻取样。两年后,重新开挖平洞至爆心位置,欧阳自远再次进去,爆炸的能量还没有散尽,洞里很闷热,他惊喜地看见洞壁上红的、绿的、白的彩带,壮观极了。那是爆炸时岩石熔融形成的岩浆把缝都填补起来了,填得那么严实。取样化验结果表明,指标都达到要求。地下核试验的成功完全证实了原来的预报。

欧阳自远还参加了高空核爆炸、触地核爆炸的相关工作。“219”小组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两次参与地下核爆炸实验,从1964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欧阳自远很少回家。好几年春节,欧阳自远都在戈壁滩度过。从事医学的妻子默默挑起了家庭重担。最令人心酸的是,欧阳自远偶尔回家,儿子不认识父亲,跟他妈说,家里来了位不认识的叔叔。

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家,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欧阳自远总是说,自己是幸运的。有多少科学家默默无闻奋斗了一辈子,甘愿做铺路石子,他们没有看到自己梦想实现,但他们是怀揣科学理想走向生命尽头的。

理论研究

兴趣与需要结合

仔细地分析欧阳自远院士所走过的科研道路,不难发现,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着他的科学研究生涯,即把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科研潜力。近年来,“重返月球”的热浪又席卷而来,月球将是继地球南极争夺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从事中国月球样品系统测试分析研究工作中,他已认识到随着技术的进步,月球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科学意义将远在南极之上。于是他及时、系统地整理了月球研究的资料,主编了《月质学研究进展》,为将来中国的月球研究计划作了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准备。基于目前国际上各空间大国相继推出各自的“重返月球”研究计划,他积极奔走和著文呼吁中国应抓住机遇,迅速组织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并实施月球探测,取得第一手资料,深入研究近月空间环境、月球的起源、月球的内部构造、月球的岩石类型、分布与成因、月球和地球(及其他行星)的演化过程的共性和特性、月球有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认识和了解月球,有助于深化人类关于地球、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变的认识,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地球上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有助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灾害等各种问题。目前,他提出的在中国开展“重返月球”的具体建议,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对进一步开展中国天体化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欧阳自远院士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自觉地运用自然辩证法来指导自己的科学实践,尤其对前提假设有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他常把地质学这一学科比喻为一棵正在生长着大树,诸如地球的初始化学成分组成是均一的,地球的地质格局是演化的和均变的,这样少数的几个前提假设构成了地质学这棵大树的树根,它们的牢固程度决定了这棵大树的生长、发育和寿命。这些前提假设是地质科学的基础问题,任何时期它们都占据着地质学的前沿位置。这些前提假设的每次变化,都标志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但这些前提假设在地学中往往是作为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形式出现;学者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作为逻辑的起点、科学的信条进行推论和思维。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对权威的过分崇拜、专业的过分细化、“直线式”的思维习惯及传播知识系统的“填鸭”式操作方式等,大多数科研人员缺乏“逆向”思维和“批判”的精神。研究选题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验证别人的理论和假说,或者是拓宽别人的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少有人关注前人进行科学推论和思维的逻辑起点、前提假设的正确与否。他认为这种研究倾向严重地阻碍着学科的发展。任何一个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都应时刻关注着本学科的前提假设:它们是学科发展的最大前沿问题,一旦突破,将对本学科的发展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研究中的困惑

近年来,他在剖析当代固体地球科学的重大进展时,发现地球科学的两个前提假设:地球的初始化学成分是均一的和板块模式是地球构造的唯一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例如:

①通过来自地幔岩石的钕、锶、铅、氧同位素组成及不相容元素的比值与丰度的系统研究,证实了全球的岩石圈与上地幔的化学组成在空间上的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的起因,用单一的初始地幔或多端元地幔组分的混合、交代过程这一理论难以解释,应寻求新的理论模式。

②地壳化学组成的时空不均一性与地幔化学组成的继承性和互补性的发现,其原因难以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

③全球的矿产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地球上分布着众多的同一矿种或多种矿种组成的成矿密集区,全球的超大型矿床具有点型分布特征;相似的成矿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或不成矿,而同一区域不同时代的、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不同成因的同一矿种;要探索用新的成矿机制分析上述特征。

④板块构造运动模式运用于大陆内部研究并向古生代、元古代,甚至太古代延伸,企图解释大陆内部的构造演化和地球的构造演化历史,但遇到了重重困难。他深刻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症结可能不在于固体地球科学理论本身,而在于建立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结合他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构筑了“地球原始的非均一性及地球演化的非均变性及其对成矿和构造演化制约”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详细地论述了地球的初始化学成分是不均一的;地球内部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板块运动不能概括地球自形成以来真实的演化格局,地球的演化是非均一和非均变的。从不均一化学组成的星子吸积形成原始不均一的地球出发,结合核、幔、壳的形成过程,从地幔、地壳的化学不均一性,结合构造格局的演化和矿产的不均一性分布,提出了反演地球整体演化的新思路;从地球整体上作为具有相互联系与发展继承性的统一系统出发,从地球的起源过程论述了后期成矿与构造演化的成因联系。

人才培养

地质学人才辈出

欧阳自远院士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提出人才与成果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他强调第一流的研究所要出第一流的成果,出第一流的人才。因此,他总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给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讲授地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潮,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到兼职的院校给教师和同学上课;亲自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完成学业和从事科研工作。

他对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期望殷切,要求他们基础扎实,根深叶茂;善思考、有创劲、有创见;在实践中提高,训练正确思维,提高分析、综合与表达能力。他经常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与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座谈科学研究方法论,他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是否存在着一些先决性的条件?回答是肯定的。我认为科学研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不在于精良的仪器设备,也不在于是否有聪明的头脑,而在于如何使用头脑”,“一个人一生的科研道路与自己选择的进取方向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最时髦的东西将来也许是过剩的,要看到今后10年、20年科学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前人已构筑好了框架,甚至已经很充实了,我们很难再去填充什么。我们应该争取去创建新的框架,打开一些新的路子。有些人虽然会考虑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一定会做工作,我希望大家既能提出设想,又能给出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成绩来”,“在科学研究的发明和发现上,‘歪打正着’或‘正打歪着’的现象并不鲜见。妨碍一个人汲取知识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企图强化自己的(或自己信奉的)观点,并试图解释一切,恰拟宣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不是从各个角度观察问题,注意采纳别人的观点,全方位地研究事物,从而丧失掉发展和开拓的良机。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别人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了解各门相关学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学术思想,多来一点‘歪打正着’”,“一个人不一定要精通两门外语,但最好学两门专业,在专业边缘的结合处,恰恰会有新的东西有待发现;我主张有条件的话,大家都转行,如果一个人有两门扎实的专业知识,我相信他一定非常有出息。转行、转单位、转系、转导师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要受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要多途径汲取营养,因转行而获益匪浅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例”。这些发自肺腑、毫无说教的诚恳之言,使他赢得了青年科技人员由衷的尊敬与爱戴。

从70年代起,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名,有的已成为中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话语

我们那时读研强调自学,不像现在的学生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规规矩矩。记得导师一下拿给我七八本书,说:“都看完,三个月后考试。”一翻,全是俄文书和英文书。后来工作中需要“物理化学”知识,我根本没有学过,就插班跟着大学的学生一起上课。当时的考试也不提倡笔试,而是口头答辩,只有理解了才能说透。我觉得挺好,这不只是锻炼你的考试能力,而是考察你的独立钻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还要考虑大的科研气氛和科学环境。80年代我曾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感慨很多。外国科学家特别执著,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用尽毕生之力。我现在鼓励我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出国一段时间,感受那种气氛,特别不赞成在科研领域半途而废或者急功近利,浮躁就会一事无成。

去做官,也是贵州方面特别诚恳,我就想,为老百姓一年办一件有用的事情!第一是三农问题,第二是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入。那时办公室来了人,我就去搬板凳,请人家坐。有人对我说,你是省级干部,听人汇报就可以了,哪能干这事?可我根本没这个概念。

另外,在科研工作方面我也不能落伍,一般白天我做人大的事情,晚上加班研究业务。

兼任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有五年,甜酸苦辣都有,虽然我尽力而为,总不能达到很满意的程度。譬如农民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有时候跟政府利益发生冲突,如何正确处理?只好各方面征求意见,有很多妥协,但是我也有一些坚持。

做官和作科研都很难,但是做人的事情更难。对于天和地我总能够琢磨出规律,实现愿望。但是从做官而言,即使你愿望很好,也要打折扣,这是我感触最深的。

社会使命

不辞劳苦 辛勤工作

欧阳自远院士不仅是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而且也是中国杰出的科技组织者与管理家。他不仅长期担任科研部门的领导职务,而且还长期担任一些学会的领导职务,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还兼有多种学术职务;长期担任《环境科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科学学报》、《地球化学》、《矿物学报》、《地质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地质论评》、《科学》、《黄金科技》、《大地构造与成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春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和贵州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为了中国地球科学的成长与发展,他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不辞劳苦、辛勤工作。

从政经历

从1993年起他又兼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对贵州省科学事业的发展和西南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事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在不同场合,他积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目前中国岩溶集中分布的西南地区正面临着水土流失、石漠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等社会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一问题,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他认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应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岩溶山区的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变化,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多元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建立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并进一步形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一体化的业务运行系统,为岩溶山区的生态重建、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脱贫致富提供决策支持。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极为便利。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岩溶山区的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空间信息的科学管理,深入开展岩溶山区跨地区多源信息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提高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关报道

2012年11月20日上午,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应邀为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2012年战略情报研究培训研讨班作题为“国际深空探测进展与中国的初步设想”的特邀学术报告,从国际深空探测的进展、太阳系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中国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等三个方面,高屋建瓴地报告了国际深空探测的进展、主要科学问题以及我国的初步设想。国科图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国科图2012年战略情报研究培训研讨班的100多位学员全部聆听了报告。国科图馆长张晓林主持学术报告会。

欧阳自远在首先以丰富的资料,详细介绍和解读了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及印度等在深空探测(月球与太阳系探测)领域的发展现状、科学成果及未来科学计划,系统总结了当今国际上深空探测(月球与太阳系探测)的八个方面的主要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在国际深空探测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难得机遇。他指出,中国的月球与深空探测起步晚,但起点高、规划持续、发展强劲,将对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我国应有的贡献。

欧阳自远的报告以丰富的图表、大量的数据,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阐明了太阳系探测的五大主要科学问题,即太阳系生命信息探寻与生命起源研究、类地行星比较研究与太阳系形成与演化、太阳和小天体活动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地外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以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再造一个地球等。他指出,解决上述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及应用基础科学问题是支撑深空探测活动不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确定深空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时,必须结合科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现实的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欧阳自远还简要介绍了我国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主要是我国2030年太阳系探测的总体科学目标,在火星、太阳、小行星、金星和木星等探测方面的初步设想等。

欧阳自远的报告高瞻远瞩、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资料翔实、领域宽阔、知识密集,突出体现了科技自主创新对深空探测的关键意义,深刻揭示了深空探测研究活动的技术带动性、集成性和系统性,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欧阳自远的报告对战略情报研究人员分析科技领域的发展态势、分析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科技发展战略、开展深层次的科技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荣誉记录

2017年5月18日,欧阳自远当选“最受媒体欢迎的科学家”。

更新日期: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