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

简介: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1]  ,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450年的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长江岸的瓜步,威胁建康,造成刘宋国力的损耗。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不久后他的第三子刘骏起兵推翻刘劭而继位,是为宋孝武帝。
[展开]

刘义隆的个人经历

南朝宋文帝

?简介及事迹

 宋文帝刘义隆 (407~453)是南北朝时期的 南朝宋皇帝。小字车儿。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生于京口。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三十年。义隆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病,好猜忌。永初元年(420)封宜都王。刘裕病死后,太子刘义符继位(即宋少帝),因他游戏无度,不亲政事,辅政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于景平二年 (424)五月废黜刘义符,迎立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义隆为帝,改元元嘉。同时由谢晦出任荆州刺史,掌握重兵。但是,义隆不能容忍大臣擅行废立,元嘉三年(426)杀徐羡之、傅亮、谢晦,从此政由己出。六年,因病由其弟彭城王义康执政。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后又加领扬州刺史,进位大将军,专总朝权,势倾天下,曾擅杀名将檀道济。十七年,义隆采取断然措施,收杀拥戴义康的领军将军刘湛等人,罢斥义康,改授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今江西南昌)。二十二年废为庶人,二十八年,北魏大军南下,隔江威胁建康,义隆怕义康在后方趁机作乱,遂下令将其诛杀。

南朝王室的自相残杀

南朝王室的自相残杀由此始。自刘裕放弃关中后,北魏坐大,中原渐遭蚕食。元嘉八年,宋反攻滑台(今河南滑县)受挫。二十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调动六十万大军进攻江南,亲率大军克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渡过淮河直趋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后在宋朝军民抵抗下撤退。江北遭魏军杀掠殆尽, 宋朝国力削弱。三十年,义隆为太子刘劭所杀。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化, 整顿吏治, 清理户籍, 重视农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 “诸逋债”。江左自东晋义熙十一年至文帝统治末年(415 ~453),“役宽务简,氓庶繁息”,三十多年中相对安定,所以旧史常称“元嘉之治”。但元嘉末年,北魏军队在江淮间一进一出,江南地区经过大规模战乱,邑里萧条,版籍大坏,所谓“元嘉之治”从此结束。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士族和劳动人民纷纷南下。在三国、两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南朝统治者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了四个王朝,并使传统文化不但得以保存,而且还有新的发展。刘师培说:"魏晋以后,南方之地学术日昌,致北方学者反瞠乎其后"(《南北学派不同论》),指的就是这一重大转折的开端。

  儒学极盛于东汉。伴随着东汉王朝的土崩瓦解,学者们崇尚刑名家的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魏晋之际玄学盛行,大有"聃(老子)、周(庄子)当路,与尼父(孔子)争涂"之势。玄学思潮代表了士族阶层的利益,其兴衰与士族阶层的兴衰有密切的关联。一般说来,玄学兴盛的时期,都是君权比较衰弱或君权虽然强大但对士族的政策比较温和的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士族的力量有左右政局的能力。

  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采取了抑制士族、加强皇权的政策,使君主集权制度有所强化。他们一方面要确立、加强皇权,打击强族;一方面又不得不借重士族的声望来提高皇室的威望。他们对玄学清谈及放达的风尚,只是将之作为士族文化的标志加以推崇,在不妨碍大局的情况下对之加以让步。随着君主集权的逐步强化,与之相适应的儒学也逐渐复兴。宋文帝元嘉中,文帝召雷次宗立儒学,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又令何承天立史学,谢元立文学,总称为四学。宋文帝立儒、玄、史、文四学为官学,实际上打破了玄学在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标志着儒学在南朝开始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刘义隆

相关史料

《南史 卷十一 列传第一》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晋义熙三年生于京口。十一年,封彭城县公。永初元年,封宜都郡王,位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时年十四。长七尺五寸,博涉经史,善隶书。是岁来朝,会武帝当听讼,仍遣上讯建康狱囚,辩断称旨,武帝甚悦。景平初,有黑龙见西方,五色云随之。二年,江陵城上有紫云。望气者皆以为帝王之符,当在西方。其年少帝废,百官议所立。徐羡之、傅亮等以祯符所集,备法驾奉迎,入奉皇统。行台至江陵,尚书令傅亮奉表进玺绂,州府佐吏并称臣,请题榜诸门,一依宫省,上皆不许。教州、府、国纲纪,宥所统内见刑。是时,司空徐羡之等新有弑害,及銮驾西迎,人怀疑惧,惟长史王昙首、司马王华、南蛮校尉到彦之共期朝臣未有异志。帝曰:“诸公受遗,不容背贰;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甲戌,乃发江陵,命王华知州府,留镇陕西。令到彦之监襄阳。车驾在道,有黑龙跃负上所乘舟,左右莫不失色。上谓王昙首曰:“此乃夏禹所以受天命,我何德以堪之?”及至都,群臣迎拜于新亭。先谒初宁陵,还次中堂,百官奉玺绂,冲让未受,劝请数四,乃从之。

  元嘉元年秋八月丁酉,皇帝即位于中堂,备法驾入宫,御太极前殿,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戊戌,拜太庙。诏追复庐陵王先封,奉迎灵柩。辛丑,谒临川烈武王陵。癸卯,进司空徐羡之位司徒,江州刺史王弘位司空,尚书令傅亮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甲辰,追尊所生胡婕妤为章皇太后,封皇弟义恭为江夏王,义宣为竟陵王,义季为衡阳王。己酉,减荆、湘二州今年税布之半。

  九月丙子,立妃袁氏为皇后。

  是岁,魏太武皇帝始光元年。

  二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奉表归政,上始亲览万机。辛未,祀南郊,大赦。

  秋八月乙酉,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改授司空王弘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一月庚午,以武都王世子杨玄为北秦州刺史,袭封武都王。

  是岁,赫连屈丐死。

  三年春正月丙寅,司徒徐羡之、尚书令傅亮有罪伏诛。遣中领军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荆州刺史谢晦,上亲率六师西征。大赦。丁卯,以江州刺史王弘为司徒、录尚书事。

  二月戊午,以金紫光禄大夫王敬弘为尚书左仆射,豫章太守郑鲜之为右仆射。

  戊辰,到彦之、檀道济大破谢晦于隐矶。丙子,车驾自芜湖反旆。己卯,禽晦于延头,送都伏诛。夏五月乙未,以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乙巳,骠骑大将军、凉州牧大且渠蒙逊改为车骑大将军。诏大使巡行四方,观省风俗。丙午,临延贤堂听讼,自是每岁三讯。秋,旱且蝗。

  冬十二月,前吴郡太守徐佩之谋反,伏诛。

  四年春正月乙亥朔,曲赦建邺百里内。辛巳,祀南郊。

  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丙子,宴丹徒宫,帝乡父老咸与焉。蠲丹徒今年租布,原五岁刑以下。

  丁亥,车驾还宫。戊子,尚书右仆射郑鲜之卒。壬寅,采富阳令诸葛阐议,禁断夏至日五丝命缕之属。夏五月,都下疾疫,遣使存问,给医药,死无家属者,赐以棺器。

  六月癸卯朔,日有蚀之。

  五年春正月乙亥,诏以阴阳愆序,求谠言。甲申,临玄武馆阅武。戊子,都下大火,遣使巡慰振恤。

  夏六月庚戌,司徒王弘降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下大水。乙卯,遣使检行振赡。十二月,天竺国遣使朝贡。

  是岁,魏神元年,太武皇帝伐赫连昌,灭之。乞伏炽盘死。

  六年春正月辛丑,祀南郊。癸丑,以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为皇太子。戊午,大赦,赐文武位一等。

  夏四月癸亥,以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丹阳尹临川王义庆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江夷为右仆射。

  五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秋七月,百济国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己丑朔,日有蚀之,星昼见。

  十二月,河西、河南国并遣使朝贡。

  七年春二月壬戌,雪且雷。

  三月戊子,遣右将军到彦之侵魏。

  夏六月己卯,封氐杨难当为武都王。

  冬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戊寅,魏克金墉城。

  十一月癸未,又克虎牢。壬辰,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拒魏,右将军到彦之自滑台奔退。十二月,都下火,延烧于太社北墙。

  是岁,冯跋死。倭、百济、呵罗单、林邑、呵罗他、师子等国并遣使朝贡。

  吴兴、晋陵、义兴大水,遣使巡行振恤。

  八年春二月辛酉,魏克滑台。癸酉,檀道济引军还。自是河南复亡。

  三月,大雩。

  夏六月乙丑,大赦,旱故。又大雩。

  闰六月乙巳,遣使省行狱讼,简息徭役。

  九年春二月辛卯,诏曰:“故太傅长沙景王、故大司马临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穆之、卫将军华容公弘、征南大将军永修公道济、故左将军龙阳侯镇恶,或履道广深,执德冲邈;或雅量高劭,风鉴明远;或识准弘正,才略开迈。咸文德以弘帝载,武功以隆景业。而太常未铭,从祀阙享,寤寐属虑,永言兴怀。便宜配祭庙庭,勒功天府。”三月庚戌,进卫将军王弘为太保。丁巳,加江州刺史檀道济为司空。

  夏五月壬申,新除太保王弘薨。

  六月癸未,置积射、强弩将军官。乙未,以征西将军、沙州刺史吐谷浑慕璝为征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壬寅,以抚军将军江夏王义恭为

  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秋七月庚午,以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

  冬十二月庚寅,立皇子绍为卢陵王,奉孝献王祀;江夏王义恭子朗为南丰王,奉营阳王祀。

  是岁,魏延和元年。

  十年春正月甲寅,改封竟陵王义宣为南谯王。己未,大赦。

  夏,林邑、阇婆娑州、诃罗单国并遣使朝贡。

  秋七月戊戌,曲赦益、梁、秦三州。

  冬十一月,氐杨难当据有梁州。是月,且渠蒙逊死。

  十一年夏四月,梁、秦二州刺史萧思话破氐,梁州平。

  五月丁卯,曲赦梁、南秦二州剑阁以北。戊寅,以大且渠茂虔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封河西王。

  是岁,林邑、扶南、诃罗单国并遣使朝贡。

  十二年春正月辛酉,大赦。辛未,祀南郊。癸酉,封冯弘为燕王。

  夏四月丙辰,诏内外举士。都下地震。

  六月,禁酒。师子国遣使朝贡。丹阳、淮南、吴、吴兴、义兴大水,都下乘船。己酉,以徐、豫、南兖三州,会稽宣城二郡米谷百万斛,赐五郡遭水人。

  秋七月辛酉,阇婆娑达、扶南国并遣使朝贡。

  八月乙亥,原除遭水郡诸逋负。

  九月,蜀贼张寻为寇。

  是岁,魏太延元年。

  十三年春正月癸丑朔,上有疾,不朝会。

  三月己未,诛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济。庚申,大赦。

  夏六月,高丽、武都等国并遣使朝贡。秋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殂,追崇为晋皇后,葬以晋礼。

  九月癸丑,立皇子浚为始兴王、骏为武陵王。是岁,冯弘奔高丽。

  十四年春正月辛卯,祀南郊,大赦。戊戌,凤凰二见于都下,众鸟随之,改其地曰凤凰里。

  夏四月,蜀贼张寻、赵广降,迁之建邺。

  冬十二月辛酉,初停贺雪。河南、河西、诃罗单国并遣使朝贡。

  十五年春正月,以平东将军吐谷浑慕延为镇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封陇西王。

  秋七月辛未,地震。新作东宫。

  是岁,武都、河南、高丽、倭、扶南、林邑等国并遣使朝贡。立儒学馆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十六年春正月戊寅,阅武于北郊。庚寅,进彭城王义康为大将军、领司徒,

  以开府仪同三司、江夏王义恭为司空。

  夏六月己酉,改封陇西王吐谷浑慕延为河南王。

  秋八月庚子,立皇子铄为南平王。九月,魏灭且渠茂虔。

  冬十二月乙亥,皇太子冠,大赦。

  是岁,武都、河南、林邑、高丽等国并遣使朝贡。上好儒雅,又命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多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化,称元嘉焉。

  十七年夏四月戊午朔,日有蚀之。

  秋七月壬子,皇后袁氏崩。

  八月,徐、兖、青、冀四州大水,遣使振恤。

  九月壬子,葬袁皇后于长宁陵。

  冬十月戊午,前丹阳尹刘湛有罪伏诛。大赦,文武赐爵一级。以大将军、领司徒、录尚书事彭城王义康为江州刺史,大将军如故。甲戌,以司空、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十一月,尚书仆射、扬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亥,以光禄大夫王球为尚书仆射。戊辰,武都、河南、百济等国并遣使朝贡。是岁,魏太平真君元年。

  十八年春三月庚子,雨雹。戊申,置尚书删定郎官。

  夏五月壬午,卫将军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并开府仪同三司。甲申,河水泛溢,害居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赈赡。

  冬十一月戊子,尚书仆射王球卒。己亥,以丹阳尹孟顗为尚书仆射。氏杨难当寇汉川。

  十二月,晋宁太守爨松子举兵反,宁州刺史徐循讨平之。

  是岁,河南、肃特、高丽、苏摩黎、林邑等国并遣使来朝贡。

  十九年夏四月甲戌,上以久疾愈,始奉初祠,大赦。

  五月庚寅,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龙骧将军裴方明破杨难当,仇池平。闰月,都下水,遣使巡行赈恤。

  六月,以大且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封河西王。

  秋七月甲戌晦,日有蚀之。

  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扫毕,拂天节,经天苑,季冬乃灭。

  冬十二月丙申,诏奉圣之胤,速议承袭。及令修庙,四时飨祀。并命蠲近墓五家供洒扫,栽松柏六百株。

  是岁,蠕蠕、河南、扶南、婆皇国并遣使朝贡。西凉武昭王孙李宝始归于魏。

  二十年春正月辛亥,祀南郊。

  二月甲申,阅武于白下。魏军克仇池。

  夏四月甲午,立皇子诞为广陵王。

  秋七月癸丑,以杨文德为征西将军、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冬十月,雷。

  十二月壬午,置藉田。

  是岁,河西、高丽、百济、倭国并遣使朝贡。自去岁至是,诸州郡水旱伤稼。人大饥,遣使开仓赈恤。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南徐、南兖、南豫州、扬州之浙江西,并禁酒。辛酉,亲耕藉田。大赦。

  二月己丑,司徒、录尚书事江夏王义恭进位太尉,领司徒。辛卯,立皇子宏为建平王。秋八月戊辰,以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九月甲辰,以大且渠安周为征西将军、凉州刺史,封河西王。

  冬十月己亥,命刺史郡守修东耕。丙子,雷且电。

  二十二年春正月辛卯朔,改用御史中丞何承天《元嘉新历》。二月甲戌,立皇子祎为东海王,昶为义阳王。秋七月己未,以尚书仆射孟顗为左仆射,中护军何尚之为右仆射。

  九月己未,开酒禁。癸酉,宴于武帐堂,上将行,敕诸子且勿食,至会所赐馔。日旰,食不至,有饥色。上诫之曰:“汝曹少长丰佚,不见百姓艰难,今使尔识有饥苦,知以节俭期物。”冬十二月乙未,太子詹事范晔谋反,及党与皆伏诛。丁酉,免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为庶人,绝属籍。

  是冬,浚淮,起湖熟废田千余顷。

  二十三年夏四月丁未,大赦。

  六月癸未朔,日有蚀之。交州刺史檀和之伐林邑国,克之。

  是岁,大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北,兴景阳山于华林园,役重人怨。

  二十四年春正月甲戌,大赦,赐文武位一等。、夏四月,河、济俱清。

  六月,都下疫疠,使巡省给医药。以货贵,制大钱,一当两。秋八月乙未,徐州刺史衡阳王义季薨。冬十一月甲寅,立皇子浑为汝阴王。是岁,徐、兖、青、冀四州大水。

  二十五年春闰二月己酉,大搜于宣武场。

  三月庚辰,校猎。

  夏四月乙巳,新作阊阖、广莫二门,改先广莫门曰承明,开阳门曰津阳。

  五月乙卯,罢当两大钱。

  六月庚戌,零陵王司马元瑜薨。丙寅,加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位司空。

  八月甲子,立皇子彧为淮阳王。

  九月辛未,以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为左仆射。

  冬,青州城南远望,见地中如水,有影,谓之“地镜。”

  二十六年春正月辛已,祀南郊。

  二月己亥,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丁巳,宴于丹徒宫,大赦。复丹徒县侨旧今岁租布之半,行所经过,蠲田租之半。癸亥,使祭晋故司空忠肃公何无忌墓。

  壬午,至自丹徒。丙戌,婆皇国,壬辰,婆达国,并遣使朝贡。

  冬十月庚子,改封广陵王诞为随郡王。癸卯,彗星见于太微。甲辰,以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兖二州刺史。

  二十七年春正月辛卯,百济国遣使朝贡。

  二月,魏军攻县瓠。以军兴,减百官奉禄三分之一。

  三月乙丑,淮南太守诸葛阐求减奉禄,同内百官,于是诸州郡县丞尉并悉同减。戊寅,罢国子学。

  秋七月庚午,遣宁朔将军王玄谟拒魏,太尉江夏王义恭出次彭城,总统诸军。

  冬十一月丁未,大赦。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咸荷担而立。

  壬午,内外戒严,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始议北侵,朝士多有不同。至是,帝登烽火楼极望,不悦。谓江湛曰:“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庶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在予过矣。”甲申,使馈百牢于魏。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亥,魏太武帝自瓜步退归,俘广陵居人万余家以北。徐、豫、青、冀、二兖六州杀略不可胜算,所过州郡,赤地无余。

  二月甲戌,降太尉、领司徒江夏王义恭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壬午,幸瓜步。是日,解严。

  三月乙酉,车驾还宫。丙申,拜初宁陵。大旱。

  夏四月癸酉,婆达国遣使朝贡。己卯,彗星见于昴。是月,都下疾疫,使巡省给医药。

  五月乙酉,亡命司马顺则自号齐王,据梁邹城。丁巳,婆皇国,戊戌,河南国,并遣使朝贡。戊申,以尚书左仆射何尚之为尚书令,太子詹事徐湛之为左仆射,护军将军。壬子,彗星见太微中,对帝坐。

  秋七月甲辰,进安东将军倭王绥济为安东大将军。

  八月癸亥,梁邹平,斩司马顺则。是秋,猛兽入郭内,为灾。

  冬十月癸亥,高丽国遣使朝贡。

  十一月壬寅,曲赦二兖、徐、豫、青、冀六州,徙彭城流人于瓜步,淮西流人于姑孰,合万许家。

  是岁,魏正平元年。

  二十九年春正月甲午,诏经寇六州,仍逢灾涝,可量加赦赡。

  二月乙卯,雷且雪。戊午,立皇子休仁为建安王。、三月壬午,大风拔木,都下火。

  夏四月戊午,诃罗单国遣使朝贡。

  秋七月壬辰,改封汝阴王浑为武昌王,淮阳王彧为湘东王。丁酉,省大司农、太子仆、廷尉监官。

  九月乙亥,以平西将军吐谷浑拾寅为安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封河南王。

  冬十一月壬寅,扬州刺史庐陵王绍薨。

  十二月戊辰,黄雾四塞。辛未,以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录尚书如故。

  是岁,魏中常侍宗爱构逆,太武皇帝崩。乃奉南安王余为帝,改元为承平。后又贼余。于是殿中尚书长孙渴侯、尚书陆丽奉皇孙,是为文成皇帝,改元曰兴安。

  三十年春正月乙亥朔,会群臣于太极前殿。有青黑气从东南来,覆映宫上。

  戊寅,以司空、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为司徒、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壬午,以南徐州刺史始兴王浚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戊子,使江州刺史武陵王骏统众军伐西阳蛮。

  二月甲子,元凶劭构逆,帝崩于合殿,时年四十七。谥景皇帝,庙号中宗。

  三月癸巳,葬长宁陵。孝武帝践阼,追改谥曰文帝,庙号太祖。

  帝聪明仁厚,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无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于时政平讼理,朝野悦睦。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又性存俭约,不好奢侈。车府令尝以辇棨故,请改易之;又辇席旧以乌皮缘故,欲代以紫皮。上以竹棨未至于坏,紫色贵,并不听改。其率素如此云。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刘裕,宋武帝

母亲:胡道安,文章太后

兄弟

刘义符,宋少帝

刘义真,庐陵孝献王

刘义康,庶人

刘义恭,江夏文献王

刘义宣,南郡王

刘义季,衡阳文王 

后妃

袁齐妫,先于文帝去世,追封其为文元皇后

路惠男,孝武帝母,尊为皇太后,谥曰昭

沈容姬,明帝母,追封为明宣皇太后

儿子

刘休远(刘劭),太子,元凶,母袁齐妫[28] 

刘休明(刘浚),始兴王,母潘淑妃

刘休龙(刘骏),世祖孝武皇帝,母路惠男

刘休玄(刘铄),南平穆王,母吴淑仪

刘休胤(刘绍),庐陵昭王,母高修仪

刘休文(刘诞),竟陵王,母殷修华

刘休度(刘宏),建平宣简王,母曹婕妤

刘休秀(刘袆),东海王,母陈修容

刘休道(刘昶),义阳王,母谢容华;后投北魏,封齐郡开国公,加号宋王。

刘休渊(刘浑),武昌王,母江修仪

刘休炳(刘彧),太宗明皇帝,母沈容姬

刘休仁,建安王,母杨修仪

刘休佑,山阳王,母邢美人

刘休茂,海陵王,母蔡美人

刘休业,鄱阳哀王,母董美人

刘休倩,临庆冲王,母颜美人

刘夷父,新野怀王,母陈美人

刘休范,桂阳王,母荀美人

刘休若,巴陵哀王,母罗美人[29] 

女儿

海盐公主,母蒋美人,下嫁赵倩,与兄刘濬私通

长城公主,下嫁谢纬(谢述之子)

临川长公主,名刘英媛,下嫁王藻

淮阳长公主,下嫁江凭

新蔡公主,名刘英媚,下嫁何迈,被其侄刘子业纳为贵嫔,伪称谢氏

南阳公主,下嫁徐恒之

东阳献公主,名刘英娥,母袁齐妫,下嫁王僧绰(王昙首之子)

琅邪贞长公主,下嫁褚授

南郡献公主,下嫁褚渊

寻阳公主,下嫁郗烨,生女郗徽为梁武帝皇后

庐江公主,下嫁褚澄

  

文帝年表

公元407年,刘义隆出生。

  424年,刘义符被废,刘义隆被召回建康即位。是为宋文帝。

  426年,刘义隆将徐羡之,陶晦二人的叛乱平定,收回朝政大权。

  451年,刘义隆诛杀兄弟刘义康,揭开了刘宋王朝骨肉相残的序幕。

  453年,刘义隆被儿子刘劭杀害。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