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超(上海交大教授)

简介: 闫超,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导,药分和代谢组学课题组组长,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博士后工作站导师。现任国际期刊Electrophoresis编委,中国《色谱》杂志副主编,美国CASSS副理事,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色谱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副会长,上海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全国质量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展开]

闫超(上海交大教授)的个人经历

人物经历

闫超毕业于内蒙民族大学(77级),留校任教。1985年公派出国留学,1991年获得美国乔治城Georgetown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去欧洲,在瑞士的诺华制药的分析研发部做博士后。1993年回美在斯坦福大学Richard Zare实验室致力于毛细管电色谱及微分离技术的研究。1991年曾为中国最惠国待遇到美国国会游说并受到美国总统老布什接见。1993年,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协助下,组建海外华人创业联合会,并任联合会主席,曾五次组团回国考察访问,团员中已有多人在国内创业并在美国上市。1999年应邀率团回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国庆观礼。

学习和工作履历

1978-1982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2-1985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系留校,任讲师

1985-1991年,美国Georgetown(乔治城)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

闫超

1991-1993年,瑞士Novartis(诺华制药), Dr. Erni分析研发部,博士后

1993-1996年,美国Stanford(斯坦福)大学化学系,Dr. Zare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

1996-1999年,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1996-1999年,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博导

1996年-2020年, Unimicro Technologies, Inc. 创始人、董事长

2000-2005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1810课题组组长

2002年-2020年,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2006年-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导,药分和代谢组学课题组组长

研究方向

在分析化学和色谱领域,特别是在微流电动分析分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制出世界首台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仪、定量毛细管电泳仪和中国第一台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已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100余人。研究方向包括:

(1)电动微分离分析技术(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定量毛细管电泳、联用检测器、多维联用、新型色谱介质);

(2)癌症代谢组学;

(3)药分、药代、质控;

(4)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5)医疗诊断仪器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贡献

作为项目负责人,已完成近60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2011年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专项和科技部、发改委、中美国际合作及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等。作为第一发明人,已申请和获得各类专利83项,授权专利67项(含美国专利4项,日本专利1项,PCT 4项)。已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收录200 余篇。已出版英文专著1部英文专著一部—《Contemporary Microscale Separation Technology》, Chao Yan, HNB Publishing, New York, 2013, ISBN: 978-0-9828874-2-4。并受邀参编国际《分析化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Analytical Chemistry、中国《分析化学手册》、《大百科全书》等。已获得各类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0余项。应邀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报告/论坛近百次。

荣誉记录

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2004年,“百人计划”优秀奖
2005年,上海市第一届“浦江人才”
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6年,上海优秀发明人
2007年,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7年,国家第三届发明创业奖
2007年,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08年,江苏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09年,上海科学仪器贡献奖
2009年,全国归侨侨眷个人
2009年,上海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
2010年,上海科学仪器创新奖
2012年,上海科学仪器创新奖
2014年,上海市科学仪器应用技术进步奖
2015年,上海市药学科技奖三等奖
2016年,上海科学仪器贡献奖
2016年,上海科学仪器创新奖
2016年,浦东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浦东科技进步一等奖(创业团队)
2018年发明创业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