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军

简介: 杨学军,男,1964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现任中国金鹏电子信息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5年杨学军被评为优秀骨干教师,并荣获"亿利达"奖教金,1996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2011年4月2日,“10/11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举行,“天河一号”研发团队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科学领域大奖,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杨学军教授代表“天河一号”研发团队领奖。
[展开]

杨学军的个人经历

杨学军 - 人物介绍

1964年生,中共党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1988年获华中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任中国金鹏电子信息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教授。

杨学军 - 生平成绩

杨学军教授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曾主讲《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课程,有多项科研成果。在石油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超声固井质量检测方法与仪器》的研制中,他成功地解决了实时高速数据采集、处理与出图的一系列难题,为该项课题的顺利完成做出了贡献。该项课题被评为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1995年十大科技成果,他所参加的另一项课题--"超声电视测井系统"已获1990年石油部一等奖。 1993年他参与组织主持电子部重点工程项目EIM-601大容量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研制工作,担任该项工程的副总设计师,并负责控制系统硬件平台与全部软件的总设计师的工作。该项成果获1995年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在程控子系统平台化软件设计的层次模型,客户服务器模型,对称多处理程序动态修改,系统组网灵活等诸多性能方法,具有独特优势,使"601"已成为为竞争力的几种重要国产机型。杨学军教授已发表论文十余篇,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1995年杨学军被评为优秀骨干教师,并荣获"亿利达"奖教金,1996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2011年4月2日,“10/11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举行,“天河一号”研发团队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科学领域大奖,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杨学军教授代表“天河一号”研发团队领奖。

杨学军 - 和天河一号

天河一号

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这个速度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则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
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项目,“天河一号”的设计始于2008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控制、生物医药等领域已经对千万亿次甚至更高性能的计算机提出了现实需求。”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说。
国防科技大学是“天河一号”的研制者。1983年面世的中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银河一号”,同样诞生在这所大学。
“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历程表明,我们要在高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张育林说,“一味追求国际排名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核心技术、实际效益和人才培养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科学研究才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采用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等7项关键创新技术的“天河一号”,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有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的特点。
在实现技术跨越的同时,由20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为36岁的“天河”团队还首次尝试了军地合作、多家单位协同攻关的开发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里,“天河”是银河的别称。张育林说,这台计算机的名字暗示着天津与“银河一号”计算机诞生地之间的合作。
2010年年底之前,这台由103个机柜组成、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总重量155吨的庞大计算机将安装到中国两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之一的天津中心,向国内外用户提供超级计算服务。
“在现代科学发展中,计算已经成为与理论和实验并行的第3大引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说,“天河一号”将在资源勘探、生物医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研制、金融工程、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天河’的平台是开放的,我们愿意与全世界共享中国的创新成果。”刘光明说。

研发团队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科学领域大奖

2011年4月2日,“10/11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举行。“天河一号”研发团队荣获科学领域大奖。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杨学军教授代表“天河一号”研发团队领奖。该奖项由凤凰卫视联合海内外十余家知名华文媒体和机构共同评选。  
2010年11月17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来,在新奥尔良市举行的超级计算机2010国际会议上,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天河一号”二期系统(天河—1A)跃居榜首,成为世界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这是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捧回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速度”再次震惊世界。  
“天河一号”一期系统于2009年10月底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成功,其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1206万亿次,在当年11月的TOP500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此后,研发团队对“天河一号”一期系统进行了系统扩充和关键技术升级,综合性能进一步优化。升级后的“天河—1A峰值速度达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达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这一速度将此前一度位列第一、持续速度达每秒1750万亿次的美国“美洲虎”超级计算机远远甩在了身后。超级计算机被誉为计算机中的珠穆朗玛峰,代表了一个国家计算机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最高水平。中国首次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计算机业界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殊荣,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超级计算机领域长期垄断“第一”的局面,这标志着中国正在高科技领域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速度是衡量超级计算机的首要标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升级后的“天河一号”,部分采用了自主研制的“银河飞腾-1000”芯片,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不仅具有高性能、高自主、高安全、易使用等显著特点,更打上了“中国特色”的鲜明符号,体现出了我国在超级计算机综合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与国际上其他机器相比,“天河一号”在异构融合体系结构、高阶光电混合互连通信、高性能虚拟计算域等技术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成功研制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专家团队由200多人组成,骨干工程师平均年龄只有36岁,技术带头人也不过40多岁,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博士。但正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创造出了计算机世界的神话,缔造了“算盘王国”的新传奇。  
自2010年7月起,“天河一号”系统已正式上网投入使用,目前,“天河一号”在石油勘探、高端装备研制、生物医药、动漫设计、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气象预报、遥感数据处理、金融风险分析等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应用,为50多家用户单位提供了高性能计算服务。  
“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0-2011”是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策划发起,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社、新加坡联合早报、明报、南方报业集团、新浪网、星洲日报、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文汇报、世界日报(北美) 、亚洲周刊、侨报、欧洲时报和北京大学共十余家在两岸三地、东南亚、美加及欧洲富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和机构共同主办的华人年度盛世,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 

杨学军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