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校长)

简介:张真,女,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共党员,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特级教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后到华中师大一附中任教,历任华中师大一附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02年7月至2014年6月,任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党委书记,...
[展开]

张真(校长)的个人经历

简介

张真,女,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共党员,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特级教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后到华中师大一附中任教,历任华中师大一附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02年7月至2014年6月,任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党委书记,2011年2月至今,任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 张真同志卓尔不群。她引领全校师生高擎素质教育大旗,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办学理念,恒定“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弘扬“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学校精神,确定“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乐在其中”的制度文化管理目标,力注“厚德、博雅、笃学、敏行”之精髓,瓴建“开放、自主、创新、和谐”的学校文化,树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核心价值观,确立“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的办学特色,力求师生的全面、主动、个性、创新、持续以至于终身的幸福发展,为学校持续行进在“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现代化、国际化的示范学校”的快车道上,呕心沥血,孜孜不倦。

1982年7月华中师大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华师一附中工作,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

1984年月10月开始担任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各个领域中的职务,工作兢兢业业,卓有成效,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她主管的学生德育工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健全德育运行机制、创办学生业余党校、开辟学生心理辅导、进行全方位磨炼教育、实行学生品德“内化教育”和“养成教育”等等。她的创新教学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全国同行中有较大影响,成为华师一附中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1996年开始,她协助 李水生校长同全校师生一起投入到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试行“素质学分制”的改革实践中,以扎实的工作和阶段性的成果得到 李岚清副总理的认可和国家教育部的关注及社会上的广泛好评。

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她肯于钻研、善于学习,近年来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 教育教学论文二十余篇,参加了六次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的教育刊物的主编和撰写工作。担任了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中小学心理辅导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协助组副组长等社会职务,参加了两项教育部“九五”重点教育课题的科研工作。

张真

1990年至1994年多次被评为 武昌区优秀德育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武汉市德育工作优秀教师,1992年被评为华中师大优秀党员,1995年由湖北省高工委评为“优秀党员”,同年补评为华师“三育人”积极分子,1996年获“建行杯”优秀校长称号,华师“重视共青团工作领导奖”,1998年获湖北省第五批中学特级教师荣誉职称。2006年5月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张真同志求真务实。她长期致力于学校德育教育和管理的研究,率先开创社会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连续21年带领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湖北省首创将“心理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并付诸实践,建立德育“六有实体”。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四十余篇,她撰写的论文《试论中学校长的时代使命》、《现代学校文化管理模式初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如何营造师生幸福发展的软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体验德育回归学校德育本色》、《高中素质学分制实验研究》、《创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学校氛围》、《素质教育与学校文化》等等获得全国、省市一等奖。她担任《中学生德育理论与实践》、《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之路》、《与家长谈子女教育》等多部著作的撰写和主编工作。并主持参与了《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教师教育特色创新平台》、《省级示范高中教育国际化》、《优质高中支援农村及边远地区高中教育研究》、《提高高中阶段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益实验研究》等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

张真同志德隆望尊。她是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协助组副组长,湖北省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高中分会会长,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研究会常务理事。她殊荣几几,获得“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先进实验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优秀校长”、“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党员”、“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湖北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武汉市优秀校长”、“武汉市德育工作优秀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采访

来源:现教传媒网 2005-4-28 13:41:00

女校长的“三十六计”

4月13日,张真同往年一样,通过当地媒体回答家长们对学校今年招生工作的提问。同时,学校也在武汉洪山新校区进行面对考生和家长的大型咨询会。家长们惊奇地发现,华师一附中这所与共和国同时成长起来的老校有了全新的面貌。

张校长介绍,新校区的建设让学校扩充了优质资源,学校今年将再次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不断壮大,还得从2001年华中师大二附中成功并入一附中说起。

资源:在斡旋中壮大

作为一名女校长,张真虽“久经沙场”,可还是碰到了不少棘手事。

2001年,上级对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规划和调整,决定把华中师大二附中并入一附中。消息一传出,张真心头就在盘算,二附中并入学校后,学校的面积将大大拓展,能解决多年来制约学校发展的空间瓶颈。

按照计划,原华师一附中的部分学生必须到洪山校区(原二附中)学习。这一举动却招致了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家长们担心孩子到洪山校区上学后会影响学业。

令张真没有想到的是,家长们先后到有关部门上访5次,并不断来学校“讲理”。学校搬迁的那天中午,数十个家长守在校门口,“从校门到办公大楼仅500米的距离,而我整整花了几个小时才回到办公室。家长们拦住我的车,我下车后,他们又拉住我的手。那时我的心也在颤抖啊!”张校长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当天下午,张真召集全体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开会,决定把学生搬迁到新校区的同时,同年级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也整体搬过去,并安排学校领导干部分头到学生家里,一个个地给学生家长做思想工作,讲明学校的计划。“搬迁如果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那也是砸牌子的事啊!”张真很理解家长的想法,但也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学校的真正用意。

当年9月份,原一附中高中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搬到洪山校区学习,同他们一起搬过去的还有整个年级组的教师。

与家长们的“纠缠”,让张真心感疲惫,搬迁也使学校遭受到特别多的非议。但从学校长远发展来看,她获胜了。4年过去了,如今的华师一附中洪山校区已建立起了新的教学大楼,教育教学质量也和老校区一样好。

心理教育:与学生斗智斗勇

做了20多年的德育副校长,张真已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学生的思想工作了。作为女人,作为母亲,她善于从细节中捕捉学生的心态,让学生主动地转到正常轨道上来。

曲圆(化名)是学校2001届高中毕业生,张真与他有过6年“斗智斗勇”的交锋。曲圆是一个怪才,而张校长却可以“以怪制怪”。

1998年,曲圆还是学校初中部一名初三学生,可他已是武汉市的名人了,因为他代表学校参加国家比赛得过奥赛金牌。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聪敏的孩子身上,却有一些怪异的举动。

1998年6月,正值暴雨袭击整个 江城的时候。曲圆的家长匆忙赶到学校告诉班主任,曲圆不愿意再上学了,家长怎么劝也没用。

经过一番寻找,老师们在体育馆找到了小曲。张校长从侧面了解到,原来曲圆头顶着“金牌”的光环,心理压力过大,担心中考的时候考不上华师一附中而受到旁人的耻笑。家长几经劝说,再“威逼利诱”,都没法让孩子冷静下来。父母担心孩子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只好答应孩子,不再让他上学。

而张真没有放弃。她建议曲圆的父母带孩子外出游玩一段时间,先把心情冷静下来。并和胡水生校长商定,答应曲圆,不管他考得怎么样,都让他进学校读高中。

两个星期以后,从外地“清脑”回来的曲圆没有了压力,放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果不用张真开“绿灯”,小曲也考进了华师一附中。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曲圆告诉班主任,国外自学成才的人比比皆是,他愿意用自学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张真知道曲圆的“毛病”又犯了,再次依从了曲圆,让他一个人在家学习一个学期,只要求他期末的时候必须回学校参加考试。一个学期以后,小曲的成绩已出现明显下滑。第二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小曲要求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课,给自己一个回心转意的台阶。直到高三的时候,曲圆才又回到学校,投入到高考中去。

曲圆的父母对张校长是又敬又爱,十分感激,“要不是遇到这样的校长,我们的孩子早已成为了社会上的废人”。

“每看到一个孩子能够打开自己的心结,过着正常愉悦的生活,我就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说到这,张真脸上露出了微笑。

选修课:不浪费每一处资源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管理理念已提出多年,而教育专家们对它的认识和界定却各有自己的理解。1996年,作为湖北省窗口学校的华师一附中,开始探索素质学分制这一重大课题。

直至2003年, 武汉市教育局借鉴华师一附中的方法,在条件比较成熟的31所学校进行学分管理的试点。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少数学校仍在观望、等待。然而,当年是什么原因促使华师一附中进行素质学分探索的呢?张真的聪明之处在于抓住了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但是,丰富的师资、优质的学生、良好的品牌,每个省市都有一大批重点中学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有胆量放手实行素质学分管理的学校却微乎其微。

试行初期,许多家长和老师并不赞同,甚至有些教育界的同行也不是很认可。“以空对空谁都可以,有中考、高考这两根弦,任何模式都只会是表面工夫。”湖北 水果湖某小学校长说。

面对众多非议,时任副校长的张真协助校长胡水生用实际行动来充实“学分制”的内涵。从最初的课外活动课,到社会实践必修课,最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选修课程制度,华师一附中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了。

学校推行学分管理以后,音乐教学一直是选修课中的特色课程。张真说,这得益于 李岚清副总理来学校视察后作出的指示。

199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一次视察华师一附中。他极力推崇音乐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对人生高尚情操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别看音乐只有简单的几个音符,可它能谱写出无数优美的乐章。对艺术充满情感的人群,犯罪率也会大大降低。”

李岚清的讲话给了张真很多启发,她决定和同事们一起,在华师一附中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革命。在随后的几年内,华师一附中推出了一整套以课程学分实践素质教育的做法。

1998年, 李岚清副在武汉视察了几所学校之后,一直眉头紧锁。他深沉地说,素质教育可不是热热闹闹光好看就行,而应该实实在在地深入下去做文章。当他再次踏进华师一附中,看到学校实行素质学分管理两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不禁高兴地说:“这才是素质教育!”

从1998年开始,学校增设了科技选修课,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2001年,湖北省全面实行国家新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招生扩大,学生层次差异也拉大了。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华师一附中开设了学科类选修课,全面构建新的 课堂教学模式。

2003年,国家推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使华师一附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张真和同事们一起,结合多年课程改革的实际,重新制订了学校课程方案,对各领域的课程进行了规范。

“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搞素质教育,课程要求就是硬性条件。”张校长说。目前,华师一附中把所开课程分成了三个层次: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时至今天,该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有46门之多。

更新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