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从华

简介: 谢从华,博士,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谢从华的个人经历

谢从华,男,1956年12月生,博士,曾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主任。他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明专利两项。

谢从华 - 人物慨述

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10月至1989年8月赴英国伦敦大学Wye学院园艺系留学,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Wye学院园艺系,获博士学位。

由于他对马铃薯生理学的特殊贡献,伦敦大学聘请他为客座研究员。就在他工作还不到两个月时,应单位要求而毅然辞去国外的工作,于1989年10月回到了位于鄂西山区的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并在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马铃薯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先后主持国际国内多项重大课题,取得科研成果四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六项(次),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多次应邀去国外讲学、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和控制的数学模型、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等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大突破,处于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他的研究成果已全部作为湖北省重大农业科学技术予以推广,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亿元左右。

谢从华 -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马铃薯生物技术育种;马铃薯遗传改良;蔬菜抗病分子生物学。

谢从华

谢从华来参加的国际科技交流活动:2004年3月24-25日在中国昆明参加第4届世界马铃薯大会,全世界20多个国家参会;2004年4月5-7日在中国华中农业大学主办马铃薯育种技术国际研讨会,参会国美国、加拿大、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2005年在中国四川参加马铃薯产业国际研讨会,参加国英国、加拿大、荷兰、阿根廷、瑞典、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

主持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或省部级重大项目:2002-2004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鄂西地区马铃薯二年制脱毒种薯体系建设;2002-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马铃薯晚疫病持久抗性与加工品质改良;2002-2005 国家“863”项目:马铃薯倍性育种;2003-2005 国家“863”项目: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抗病、优质马铃薯新品种;2002-2004 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示范。

谢从华 - 主要贡献

一直从事马铃薯育种和马铃薯遗传改良的生物技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马铃薯块茎发育机理及新型脱毒种薯体系研究、抗青枯病基因种间重组的细胞工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晚疫病抗性分子标记筛选、马铃薯加工品种选育等。在马铃薯细胞工程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研究、马铃薯优良加工品质转基因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48、国家科技攻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近30项。

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和控制的数学模型、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等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大突破,处于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育成 “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鄂马铃薯4号”等高抗晚疫病,食用品质和商品率均优的马铃薯新品种。主持研究的马铃薯试管薯产业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国内外周期最短的马铃薯繁殖技术体系。率先开展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基因组研究和品质改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克隆4个抗病和淀粉代谢调控的关键基因。

主要课题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948”、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资助的马铃薯细胞工程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研究、马铃薯优良加工品质转基因新品种选育等。

谢从华 - 主要论著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
CDNA微阵列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的可靠性分析,《华北农学报》2008年 第3期
马铃薯低温启动子CIP的克隆及其功能鉴定,《贵州科学》2008年 第1期
RNA干涉对马铃薯内源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 第1期
植物转化酶抑制子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1期
烟草液泡转化酶抑制子基因调控马铃薯块茎低温还原糖累积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 第1期
β-氨基丁酸诱导马铃薯叶片晚疫病抗性适宜浓度筛选,《中国马铃薯》2007年 第5期
patatin启动子调控烟草液泡转化酶抑制子在马铃薯抗低温糖化中的作用,《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 第5期
马铃薯贮藏块茎低温糖化研究进展——(Ⅰ)生理生化机理,《中国马铃薯》2006年 第6期
马铃薯二年制脱毒种薯体系建设及其关键技术改良,《中国马铃薯》2006年 第6期
马铃薯转基因株系载体骨架的整合分析,《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3期
马铃薯种质创新与抗“低温糖化”育种,《中国蔬菜》2006年 第B10期
马铃薯class Ⅰ patatin基因在试管块茎形成中的功能,《作物学报》2006年 第9期
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高代材料的综合评价,《中国马铃薯》2005年 第2期
马铃薯sAGP基因表达对块茎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 第7期
马铃薯体细胞杂种的青枯病抗性鉴定,《中国马铃薯》2005年 第4期
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中国马铃薯》2005年 第5期
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 第3期
马铃薯试管块茎诱导过程中mRNA差异显示分析,《中国马铃薯》2004年 第2期
马铃薯栽培种与野生种叶肉细胞融合及体细胞杂种鉴定,《园艺学报》2004年 第5期
魔芋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及分化能力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 第6期
淀粉-糖代谢酶活性变化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积累及加工品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 第12期
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转化马铃薯及其对试管块茎形成的影响,《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 第2期
拟南芥低温诱导cor15a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及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年 第5期
中国马铃薯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中国马铃薯》2004年 第3期
马铃薯转化酶抑制子St-inh cDNA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功能测定,《实验生物学报》2004年 第4期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离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遗传学报》2003年 第7期
抑制脂氧合酶对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及膨大的影响,《园艺学报》2003年 第3期
内源生长物质在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中的作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 第4期
cDNA文库与RACE方法结合克隆一个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基因cDNA,《遗传学报》2003年 第11期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电融合参数优化及杂种植株再生,《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 第5期
DDRT-PCR与反向Northern杂交技术结合分离马铃薯mRNA差异表达片段,《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 第5期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试管薯遗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的导入,《作物学报》2003年 第6期
马铃薯POTHR-1 cDNA的克隆及晚疫病菌和其他非生物因子诱导表达分析,《植物学报:英文版》2003年 第8期
一个新的马铃薯patatin class I基因的cDNA在烟草中的表达及其酶活性,《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 第3期
马铃薯块茎发育机理及其基因表达,《植物学通报》2001年 第5期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体系改良,《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 第5期
马铃薯种薯退化与试管薯应用技术,《长江蔬菜》1998年 第8期
不同电场强度和原生质体密度对马苓薯和薯蓣细胞融合效率的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3期

谢从华 - 个人荣誉

取得科研成果六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八项(次)。其中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模型获湖北省199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获湖北省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鉴于其在研究与技术推广方面的成绩突出,他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湖北省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遴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专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谢从华 - 兼职情况

英国J. Hirticu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常务编委;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客座教授;武汉市第三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成员,亚洲马铃薯协会会员。

谢从华 -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9/n892856/n892861/n892862/33659.html

[2] 园艺林学学院 http://linx.hzau.edu.cn/szll/show.asp?id=76

[3] 四川农业大学 http://www.sicau.edu.cn/html/news/2009/04/17/1623/

更新日期: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