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时香

简介: 廖时香是自贡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先后受聘为四川省文学院专业创作员。几年来,他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陆续发表了相当数量的中、短篇小说,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和关注,并分别获1988年四川省文学奖。
[展开]

廖时香的个人经历


廖时香 - 愿为唱腔改革写新戏

魏明伦先生离开自贡后,作家廖时香便成为自贡川剧界编剧的后起之秀,所创作的《人迹秋霜》,一炮打响并获全国人口文化奖两金一银。廖时香以极高的热情,表达了他对川剧唱腔改革的参与:“我准备创作一部情感戏,看能不能作为川剧音乐改革的实验剧!”

廖时香讲,川剧唱腔不下力气改革,会失去越来越多的观众。“我本人早就不满意这种现状了。虽然在川剧团浸淫了十年,自己从来没有被川剧音乐感化过,总觉得不悦耳。业余时间,我们一些川剧人却大奏京剧消遣,并形成了一帮京剧爱好者,这是很具讽刺意味的!”他说,川剧唱腔也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产生之初,没有麦克风,到空旷的码头乡镇演出,为了字正腔圆,全凭嘴巴咬字清楚,很可能由此形成了说唱味重的定势,且有宋词长短句之感。另一方面,川人说话声调平直、短促,不像吴越、北京说话有种音乐感。尤其川西坝一带,汉族人群中不容易产生动听的音乐,四川的好音乐,大都出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因素很可能对原始川剧的创立产生过影响。川剧形成过程中,又加入了移民因素,昆、高、胡、灯、弹,有的来自川北,有的来自宛宛腔,形成了几百种曲牌,是全国最复杂的。一些业内人士由此还形成了看不起别的剧种的心态,认为像黄梅剧就只是上下剧,有点“小儿科”。甚至京剧,也只有西皮、二黄不多的几种。结果使川剧曲高和寡,一说改进,便反应强烈地要“捍卫”。好像一旦形成,再先天不足,也是“祖制不可违”。偏偏有时候真理是简单的!简化倒易于流传。

现在,川剧的音乐改革慢慢现代化了,《人迹秋霜》的乐队都是40多人,连风琴都用上了,但是乐曲还应改进。沈铁梅在声腔上作了很大改进,她是京、川剧双栖的,把二者糅合得很好。可见改革已是大趋势。廖时香说:他拟新创作的一部情感戏,专门为唱腔改革而写,目前正在加紧构思中。

廖时香 - 续编《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作家周克芹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同时,根据作品改编的两部同名电影也轰动一时。20年后,该作品将再次搬上银幕,自贡知名作家廖时香应邀操刀改编作品,该剧预计5月杀青,共40集(暂定),作为全国献礼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的50部重点剧目之一,预计在国庆前后在央视一套与观众见面。

剧本改编不是“炒冷饭”

廖时香

周克芹的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9个女儿的生活故事,体现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给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同时,将上世纪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进行了充分展现。

“电视剧《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要求以延续剧中人物的生活、性格和走向,这才能符合改革开放的主题,因此我在原著基础上进行续编,从1978年写到2006年国家全面免除农业税期间,发生在许茂和他女儿们一家的重大改变,以此反映西部新农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廖时香说。

该剧总制片人傅晓阳向记者透露,全剧跌宕起伏,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剧本的改编不是“炒冷饭”,却又延续了原著的精神,把这三十年来发生在农民生活中真实感悟和感受用来塑造剧中的人物,打造成为一部反映中国农村改革30年来艰辛历程的史诗大戏。

剧本主题紧扣人和土地

谈到邀请廖时香作为该剧的主要编剧时,傅晓阳认为正是因为他熟悉四川农村生活以及在剧本细节、对白的独到把握。虽然不是出身农村,但廖时香表示,因为母亲是一名村小教师的缘故,自己断断续续在农村生活了10多年,“有许多真实的场景都被我们运用到了剧本中,有最真实的感受,也能明白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亲人般的感觉。”

2007年冬天,廖时香赴重庆加盟剧组,开始了剧本的续编。中间也经过不断的增补和完善,最终在大年初二的凌晨,完成最后一个字,“剧本主题紧扣在人和土地的情感上相互依赖生存的关系,从分地、弃地、毁地再到保地,有许茂这一大家对土地的坚守。”

浓郁的四川风情和四川农村所特有的生活气息在作品中也处处体现着。全剧也贯穿着许茂击打着竹琴(四川一种民间乐器),唱着民间的说唱段子,演绎出内心情感的起伏。而农村民间所特有的婚、丧、娶、嫁等风俗也在剧情中展开发展,体现了最地道的“四川风味”。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