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昌

简介: 王占昌(1927.04~2011.08),男,汉族,甘肃省合水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原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休干部。2011年8月13日7时20分在兰州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5岁。
[展开]

王占昌的个人经历

个人履历

王占昌,男,汉族,甘肃省合水县人,1927年4月出生,1944年1月参加工作,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1月至1945年10月任合水县罗家畔乡文书,二区区政府助理员。

1945年10月至1946年7月任区政府秘书。

1946年7月至1948年4月任合水县二区区委副书记。

1948年4月至1949年7月任宁县工委西区地下工作组组长。

王占昌

1949年7月至1952年11月任兰州军管会旧公教人员处理委员会组长,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班主任、副科长。

1952年11月至1953年10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组织科副科长。

1953年10月到西北党校学习。

1954年6月至1958年4月任中共甘肃党校教研室第一副主任、组织处副处长、处长。

1958年4月至1963年2月任省卫生厅人事科科长、党委组织部长、党委副书记。

1963年2月至1965年9月任中共酒泉地委组织部长。

1965年9月至1968年4月任中共敦煌县委书记。

1968年5月至1969年11月在“五·七干校”劳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错误批判。

1969年12月至1973年5月先后任敦煌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书记。

1973年5月至1975年11月任酒泉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地委副书记。

1975年11月至1977年8月任中共兰州市委书记。

1977年8月至1980年9月任中共酒泉地委书记。

1980年9月至1981年10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

1981年10月至1983年12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3年12月至1991年3月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91年3月至1993年1月任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7年10月离休。

是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人物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甘肃省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纪委书记,甘肃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占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13日7时20分在兰州逝世,享年85岁。

王占昌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送花圈致哀,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等同志;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办公厅等中央有关单位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和对亲属的慰问。

1927年,王占昌出生于甘肃省合水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44年,17岁的他与那个年月向往光明的进步青年一样,在家乡毅然参加了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入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大生产运动。1944年至1948年,先后任乡文书、区助理员、区委副书记、宁县工委西区地下工作组组长等职,参加了西华池战役。他经受了磨炼,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

1949年“8·26”兰州解放,王占昌同志跟随甘肃工委进驻兰州,先后在省委党校、省卫生厅等单位工作。1965年9月被任命为敦煌县委书记。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被造反派加以“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叛徒”、“特务”等莫须有罪名关进“牛棚”,遭到多次批斗、毒打,肋骨被打断,身心受到摧残。但他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抱着坚定信念,不说假话,不伤害同志,顾全大局,不损害国家利益。

1969年末,“文革”形势有所好转,他从“牛棚”解放出来,先后任敦煌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副书记、书记。1973年上半年至1975年先后任酒泉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地委副书记、兰州市委书记等职。1980年,调任甘肃省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省委常委。他具有难能可贵的勤奋精神,委曲求全的高尚品德。重新工作后,他不计前嫌,任劳任怨,踏实工作,赢得组织和同志们的好评。

1981年,王占昌同志负责筹组、重建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他迅速理顺各种工作头绪“迎难而上”,积极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很快完成了筹备工作,为全省纪检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在这个岗位上,自始至终充分体现了他廉洁奉公、刚正不阿、以身作则、正气浩然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

在接手重建后的纪检重任的首次会上,他对纪检工作作了深刻解读,阐述自己的认知。他说,有人认为纪检工作难做,说难也不难,只要有一个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敢于坚持正确的,敢于和错误思想行为作斗争,就不难,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他认为,纪检工作就是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并指出一些同志现在不能批评、不敢去批评,也不愿批评。他严肃批评了社会上流传“多栽花、少栽刺”,“维好一个人开一条路、得罪一个人打一堵墙”等错误思想认识。

他抓的第一件事是,清理死心塌地投靠“四人帮”的“三种人”,纯洁党组织。“文革”收场后,针对如何治理“文革”后遗症,他坚定地认为,对“三种人”的核查工作既要贯彻党中央指示精神,也要实事求是地保护同志,强调一定要慎重,防止扩大化。他说,中央强调防错和防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忽视某一个侧面。要认真区分“三种人”和“文革”中犯了严重错误的人,要综合考虑,确定问题的性质,凡可以不定为“三种人”的不要定成“三种人”。既不要冤枉好人,也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全省经过清查,原先列为“三种人”的审查对象7272人,核查后最终只定为104人。清查工作成效卓著,达到了教育干部、纯洁组织的目的,受到省委和中央的认可和表彰。

1983年,中央决定用3年时间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王占昌同志负责主持此项任务的日常工作,积极开展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等,认真解决党内存在的某些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问题,进一步恢复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此项工作历时3年9个月,前后分3期6批,依次对省上单位、地、县两级单位和乡村三级共24476个党组织进行全面整顿,有效地推动了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

王占昌同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身负重任的纪检干部,50多年来,他鞠躬尽瘁,将毕生心血奉献给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奉献给陇原大地,完美地谱写了他爱国爱人民、尽职尽责的光辉人生。

社会评价

王占昌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投身于革命,追求真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奋斗,表现出一个革命者无私无畏的胆略和气概,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勤政为民,保持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抵制不正之风,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更新日期: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