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教授)

简介: 陈道明(1955年12月—),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1978年2月至1982 年1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文专业学生,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展开]

陈道明(教授)的个人经历

个人生平

基本介绍

  姓名: 陈道明

  籍贯:福建 泉州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55 年 12 月

职称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教 授

陈道明

  现任职务: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兼任职务: 中国翻译协会理事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理事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

  福建省译协副会长

学历专业

  学历:

  1978年 2月至1982 年 1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文专业学生,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 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国外进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1995)

工作历程

  工作情况:

  1982.1至1985.8华侨大学外语系助教

  1988.10至1994.6华侨大学外语系讲师

  1994.7至2000.6华侨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2000.7起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1990年4月至2000年6月任华侨大学外语系副主任;

  2000年6月至2002年3月任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2002年3月起任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学

论文学术

  发表学术论文:(独立撰写)

  1. 末端中心、末端重量和有效语言交际. 外语教学,1989(2):15-24.

  2. “… that she should do sth.”等于“… that she do sth.”吗? 大学英语,1990(3):46-48.

  3. 注重话语分析读出言外之意. 外语教学,1991(1):1-6.

  4.“软卖”型广告中的“移情”. 现代外语,1991(4):33-36.

  5.分清自由组合词和词组动词.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5):55-59.

  6.对《高级英语译文》的几点补充看法. 福建外语,1992(1-2):96-98 .

  7.英语广告写作技巧谈.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2、3)164-168.

  8.加强实用英语教学. 华侨高等教育研究,1992:50-52 & 58.

  9. “With one move…”这一例句为什么被LD换掉? 现代外语,1994(4):44 & 79.

  10.英语歧义句趣谈. 大学英语,1992(5):52-54.

  11.言以简洁为贵. 英语百人百论(上卷),1993:245-246.

  12.“挂号信”和“保价信”译法探讨. 中国翻译,1994(3):29-30.

  13.外贸英语函电中的礼貌原则. 华侨高等教育研究,1995(1):81-83.

  14.“代词”上指代功能探讨. 福建外语,1995(1、2):38-40.

  15.商标在非商业英语中的修辞功能. 外语教学,1996(2):18-21.

  16.从“体育比赛隐喻”看隐喻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华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120-124.

  17.论语境和联想意义. 福建外语,1998(1):8-12.

  18.习语的可分析性看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能力观. 外国语,1998(6):20-26.

  19.X-phemism的言语调适功能.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板),1999(2):123-128.

  20.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 外国语,1999(4):63-68

  21.“混杂隐喻”和隐喻连贯.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板),2000(2):115-120.

  22.概念映射的“双域”模式和“多空间”模式.外语教学,2001(1):13-18.

  23. 隐喻思维方式初探 — 从莱可夫网上公开信谈起. 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113-118.

  24.“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不是病句. 语言与交际研究(上),2001:22-23.

  25. 汉译含“as well as”短语时的逆说. 福建外语,2002(增刊):51-53 .

  26. “隐喻与翻译 —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9): 40-43 & 50.

  27.“过去”与“未来”何者在前?外国语言文学, 2004(2):32-34 &57.

  28.当代隐喻理论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4-7.

  29.斯本内现象:口误、脑误与诙谐幽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1)(春之卷):100-103.

  30. “u2018委婉u2019不一定是u2018语u2019 — 试论非言语隐喻与非言语委婉”. 外语教学,2005(2):10-13.

  31. “metonymy:借代与转喻”.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4):11-14.

  32. “论语法对语境的的依赖性”.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4):128-132.

  33. “英汉文学文本中的文字象似性符号”.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49-52.

所获荣誉

  主要获奖情况:

  1.1994年9月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2003年11月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 2003年6月获中共福建省委授予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4.2004年9月获2003-2004学年华侨大学科研优秀成果奖

  5. 2007年9月获华侨大学教学特别优秀奖

更新日期: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