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兴邦

简介:石兴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陕西省耀县人。1923年12月17日生。1938年后分别在西安力行中学、省立西安第一中学、省立三原第三中学学习。1949年于南京大学边政系毕业后,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生。1950~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63~1976年先后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1976~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兼第一研究室副主任。1984年后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及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等职,并被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少年时代在家乡和县城读小学。
[展开]

石兴邦的个人经历

基本资料

  中文名:石兴邦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陕西省耀县

  出生日期:1923年12月17日

石兴邦

  职业:考古学家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半坡氏族公社》(1979)

  代表作品:《陕西渭水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物履历

  男,汉族,1923年12月17日生,陕西省耀县人。中共党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考古所名誉所长,陕西省社科联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陕西省文物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10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任文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现已退休.

 

人物生平

  1944年高中毕业时参加全省会考,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分校青年干校。1945年秋转入国立中央大学边政系学习,1949年夏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秋,考入浙江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学业未满,即于1950年随导师夏鼐先生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所务秘书、长江流域考古队直属队队长。1961年调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76年因陕西考古工作未开展,又重返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第一研究室副主任。1984年因工作需要,调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次年任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兼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关事件

  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负责西安半坡遗址发掘、长江流域考古调查发掘、关中地区考古调查、长江三峡地区的考古和勘察、下川旧石器文化遗址发掘、陕西临潼白家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等多项工作,同时还参加了《中国史稿》第一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写工作。在陕西省考古所任副所长、所长期间,他倾注大量心血,负责重点发掘秦咸阳、凤翔和周原等周秦遗址和李家村、下孟村等原始文化遗存,建立了铜川耀州窑、汉阴、绥德等数十个工作站,开展了秦俑一号坑的发掘研究、秦陵的勘探研究等工作,完善了全省的考古体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研究人员。强化了省考古所的硬件建设,加强了陕西考古界与国际考古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陕西考古界在国内外同行中的知名度。从1979年起,他先后应邀或被派赴美国、德国、埃及、印度和日本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访问、讲学和考察。1989年访问德国时,与德国技研部合作在陕西省考古所建立了文物修复保护室,双方均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双方十年的共同努力,在陕西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室。

 

人物著作

  在考古方面不仅实践经验丰富,而且著作颇丰。其主要论著有《西安半坡——氏族部落文化聚落的发掘研究》、《半坡氏族公社》、《临潼白家村》等专著,主编和参与编纂了《中国原始文化论集》、《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考古学研究》和《周秦文化研究》等十多部(册)。发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及有关问题》、《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辩证发展及其源流的考察》、《我国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古代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中国的细石器革命》等有影响的论文十多篇。现在,他的学术成就已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以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世纪学人百年影像》(社科界院士级学人影集)等典籍中。

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是专门从事挖掘古迹,古生物化石等等一些与地层有关或是与古代历史文化有关的成功人士,我们都可以称之为考古学家。。考古学家是运用考古学知识进行研究的专家。考古学家与只研究历史记载、历史文物的历史学家不同,他们通过研究远古生物的遗留物、现存可能的史前地貌、自然演变结果等对没有历史记载的史前文化也进行研究。考古学家致力于探索地球生物考古学家在埃及,尤其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并以此对地球状况的发展方向和现存人类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化的预测。

考古学家——本质是学者  考古活动对社会、国家的贡献是巨大而深远的,是一个必要的学科,而且必须得到发扬;但另一方面,考古是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行业,似乎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考古学家注定是孤独的。考古学家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国家、传统、学科的深刻影响,自身逐渐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式以及独特的情感状态,这是一个学者现实的一面,他们无法也不可能摆脱。

  另一方面呢,学者毕竟要研究和解释,算是面对未来或者未知吧,于是就会产生自身独有的理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学者与现实要产生距离才好。于是学者的现实性与个人理性之间要么产生矛盾要么就和谐相处。但是,学术要求创新,和谐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似乎就不那么合理了。所以,学者就终其一生不断重复这种持续产生的现实与持续产生的理性之间的阶段性和谐与矛盾之中,所以,考古学家是永远不能自满的一群人。

更新日期:202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