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卿

简介:刘海卿:男,1965年1月出生于吉林伊通县,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刘海卿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刘海卿:男,1965年1月出生于吉林伊通县,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结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刘海卿教授[1]工程学科带头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名师,阜新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008年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1987年7月毕业于原阜新矿业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6年6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7年3月获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导师:李忠献;   2007年11月到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欧进萍。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减振与防灾、结构损伤理论与健康监测技术等研究工作,设计研制了新型隔震装置,实现了新型智能材料对建筑结构抗震减振与振动控制。   2007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辽宁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人才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和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博士后合作导师欧进萍院士的国家973计划“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等项目3项。所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自动控制系统”被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应用在阜新市中心医院综合办公楼工程中,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在《世界地震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被SCI、EI及ISTP收录20余篇。先后参加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第五届国际结构控制与健康监测学术研讨会和第十届国际结构工程青年专家研讨会,并三次作为分会场主席与国内外著名高校专家学者共同主持会议。2008和2009年先后在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大和徐州工程学院为硕士生和本科生做“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与防灾”及“四川汶川“5.12”地震震害及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考”等学术报告十余次。作为项目主持人,几年来先后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三次。作为主编合编的教材《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被确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讲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主持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子课题的立项研究工作。 2009年还主持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形状记忆合金绞线—叠层橡胶复合半主动隔震支座的研制”和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多项教学研究课题;主持的辽宁工大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百项课题获学校优秀结题项目。共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2名。   社会兼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抗震分会理事、高等教育出版社土建类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学校建筑类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世界地震工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自然灾害学报》编委。

刘海卿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