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仙

简介: 刘顺仙(1909年-1983年),女,山东省胶州市人。茂腔演员。11岁到青岛广兴里学唱茂腔。22岁到大连等地演唱10余年。1942年回青岛,兼唱柳腔。1949年加入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改唱老旦。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奖。
[展开]

刘顺仙的个人经历


 

刘顺仙 - 简介

姓名:刘顺仙
出生:1909年
性别:女
籍贯:山东胶州人
去世:1983年

刘顺仙 - 生平

刘顺仙幼年随巩玉忠、于瑞亭等学戏,工花旦。11岁进青岛市,13岁随“顺和班”到烟台、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演出,达11年之久,逐渐成为主要演员,深受欢迎。

1920年前后,刘顺仙与巩玉忠、董长河、张顺来、巩顺红等组建的“顺和班”。是比较著名的茂腔戏班,他们到各地参加演出,“顺和班”除到青岛、烟台演出外,还去大连、抚顺、营口、长春、沈阳、牡丹江等地辗转演出达15年之久,形成了以诸城为中心,四面开花的局面。

1942年,刘顺仙回青岛,兼演柳腔,改唱老旦。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奖。1983年刘顺仙逝世。

刘顺仙

刘顺仙 - 作品

茂腔:《花灯记》、《罗衫记》(曹述之、李玉香、吴杰等改编)、《白蛇传》、《荀灌娘》。

柳腔:《月墙》、《丝兰记》。

刘顺仙 - 重点事件

一、顺和班

1920年前后,刘顺仙与巩玉忠、董长河、张顺来、巩顺红等组建的“顺和班”。1920年,茂肘鼓戏班“顺和班”在青岛演出和活动。在青岛,茂肘鼓艺人主要在街头广场“撂地”卖艺,青岛解放前夕,茂肘鼓濒临消亡。

二、光明茂腔剧团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茂肘鼓进行抢救,将流散的艺人组织起来学习,并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1950年2月、8月分别成立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以茂肘鼓艺人李玉香、李兰香、刘顺仙、刘翠兰等组织的茂肘鼓戏班为主。

刘顺仙 - 荣誉

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老艺人奖。

1956年赴省参加戏曲汇演,在《罗衫记》一剧中刘顺仙获得二等奖。

刘顺仙 - 评价

柳腔老艺人刘顺仙,擅演旦角戏,主演的《月墙》、《丝兰记》等,在观众中享有盛誉。

刘顺仙 - 人物相关

一、青岛市茂腔剧团

青岛市光明茂腔剧团以茂肘鼓艺人李玉香、李兰香、刘顺仙、刘翠兰等组织的茂肘鼓戏班为主。建团后,在排演传统剧目的同时,积极创作排演现代剧目。从1951年-1956年先后排演了《小女婿》、《洪湖赤卫队》、《徐呈龙》、《八女投江》等30多个新戏,受到观众欢迎。1959年7月,光明茂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同年8月,剧团携带《花灯记》(吴杰编剧)和 《罗衫记》 (曹述之、李玉香、吴杰等改编)等剧目进京演出,在中南海小礼堂、国务院礼堂演出《花灯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演员。文艺界领导及知名人士周扬、林默涵、梅兰芳等观看演出后,进行了座谈,对演员的表演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民日报》1959年8月10日发表了题为《胶东之花》的评论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播放了《花灯记》的全部录音,并向全国播放了《锦香亭》。

二、茂腔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茂腔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刘顺仙11岁到青岛广兴里学唱茂腔,22岁到大连等地演唱10余年。

三、柳腔

柳腔是青岛地区的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来,柳腔戏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于30年代传入青岛市区,深受妇女和老人喜爱。1942年,刘顺仙回青岛,兼唱柳腔。

刘顺仙 - 参考资料

[1]山东省情网 http://sd.infobase.gov.cn/bin/mse.exe?seachword=&K=a&A=84&rec=313&run=13
[2]茂腔戏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97217&PostID=16132880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