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剑

简介:        李紫剑,武术家,中国河南省巩县人,自创号称真正实战拳法的轨迹拳,拳学涵容所有的手搏内容和原始械斗内容。号称其轨迹拳学是人体运动学——大形和轨迹是拳学的表象,得手和发力是拳学的灵魂。体态的参数叫大形;运动的流程叫轨迹;把握目标的行为叫得手;释放能量的动作叫发力。
[展开]

李紫剑的个人经历

李紫剑 - 苦难机缘

李紫剑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的一个教书世家,他求知欲强烈,在校期间就读书入迷。

可惜命运不济,1968年,只有18岁的李紫剑,由于“家庭出身”问题,被沦为“阶级敌人”。那年李紫剑正在读初中一年级,被迫离开学校,接受改造教育,同村里的其他劳动力一起出工干活。

当时的他,身高不足一米半,体重不过50斤。但作为“阶级敌人”,李紫剑却不得不听从分配。用李紫剑的话说:“上山采石、下地扛粮、喂猪放羊、看山护林,几乎山村里的所有的农活,全被我干了个遍。”上山采石,年少力小的他与壮劳力同抬200余斤的石块,无数次步履蹒跚地跌倒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弄得头破血流;独自搬扛100多斤的粮包。

身体上的伤病折磨,意志上的无情打击,都时时刻刻地摧残着李紫剑的心灵。但有一件事最使其感到心痛不已,甚至差一点把他逼上绝路,那就是禁止他读书学习。

那是在养猪改造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批斗。革委会把李紫剑留放在一个离村较远的偏僻的山凹里,喂养6头母猪,每头猪的日饲料只给2量。为了把猪的肚子添饱些,李紫剑不得不起早贪黑空着自己的肚子,漫山遍野地给猪觅食。每当夜静更深之时,他便把从家里偷偷带过来的书本,拿出来进行自学,算是从精神上给自己一种赖以生存的寄托吧。然而好景不长,竟有那么个人,三更半夜冒着坠崖丢命的危险“专程视察”猪场,把聚精会神读书的李紫剑抓了个正着。第二天,他的劳动就被一位老贫农所取代,不同的是,每头猪的日饲料却一下子涨到1斤2量。

李紫剑

大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革委会才把李紫剑给抓起来批判。当时的一个当权者在会上:“作为阶级敌人,人民尚且给你一条改造自新的道。放着好好喂猪不做,却去读什么孔老二的书。你再回头看看人家喂的猪,膘胖体壮;你李紫剑喂的猪呢?皮包着骨头。阶级敌人就是阶级敌人,时刻不忘搞破坏。”幸有一位出身贫农的老者说:“我相信紫剑不是没有好好喂猪。要是早一点多给猪加些料,他也能把猪喂起来的。”要知道革委会中贫下中农说话的所占的分量,就是这句话,使用得李紫剑免受游街示众之苦。

面对这种非人的待遇,为了免遭不公正的迫害,李紫剑准备逃往湖北省的神农架。由于当时的野外生存能力实在是太差,李紫剑只在桐柏山中藏身十来天。

再后来他又想到了死。就在其即将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一位经常与他一同干活的老贫民制止了他。为了使他心中有一丝光亮,重塑对生的渴望与信心,老人借着对李紫剑进行再教育——每天到他家向其汇报工作的机会,向李紫剑传授竹林武功。当然,这种功夫的学习也是在暗中秘密进行的。“只有在夜深之时,在老师不足6平米的坑前,我才感觉到自己像一个人”。现今先生回忆起当初拜师学艺的日子来,无不感慨地说。

这位贫农出身的老人家便是李紫剑的第一位恩师李福占,他是竹林武功的主要传人之一。三年后,福占老师把李紫剑偷偷地推荐给了竹林村功夫最好的李庚老师。去庚师家学武,仍须入夜之后,因为一旦被他人发现,不但自身难保,还会殃及两位老师。山村里的人家住很分散,到庚师家要翻山越岭,有3公里的路程。山势陡峭,路宽不过半米。更有一段紧贴悬崖,一失足就可能永远也上不来了,遇到了雨天和雪天,只能是手足并用爬将过去。

随师学艺的四年是李紫剑终生难忘的岁月。不论刮风下雨,老师每晚都点亮一盏油灯,默默地坐在灯下等待他的到来。两位恩师不但使他重塑起对生活的动力与勇气,传授了他一门古老而实用的武功,而且在有意无意中改变了他的命名。凭着顽强的自学,李紫剑于1974年成为教师。

李紫剑 - 艰辛探索

竹林古称“教师窝”,

原因就在于数百年来竹林“里人素嗜武”,且以武技闻名于世。李福占、李庚两位老先生即是竹林武功的正宗第十七代传人。当年两位老师纳李紫剑入竹林武功之门的时候,不仅为了挽救一个青年人的生命,而且更对他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有一天他能把封尘多年的竹林武功发场光大。为此,老人们不但把竹林四大看家拳(古传心意拳、六合拳、张阳拳、通背拳)并同器械之用,尽心竭力传授给他;而且把竹林武功中诸如《八大劲功》这样几乎近于失传的功法与秘诀,也做了倾囊相授。

李紫剑在学拳之初,感觉到什么样都是新鲜的,可是,越往后学觉得似曾相识的内容就越多。到1978年后,他确实认定各种拳法翻来覆去不过就是那么几下,充其量这些招术只是在方位、手型、名称等方面做点手脚,以此不同作为门派间的区别罢了,

为了从本质上对武术进行揭示,免受杂事的扰乱。1985年李紫剑决定抛弃一切公职,潜踪深山致力于武术专门研究。当时周围的人们对其此举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精神不正常。而地方上的领导也曾多次找他话,晓之以理洞之以情一再挽留;商界的朋友则表示,只要他别进山,有财大家共同发。

李紫剑的深山研武不是在影视上所看到的“艺术”修行,而是一种半工半读的辛苦劳作,这样可以自己解决吃饭的问题。他带着一二十个学生,早晨在林子里习武练功;白天则是炸山抡锤采矿。头一年条件最苦,所有的劳动工具都是他从村里借了2000块钱买的,住的只是些石棉瓦搭成的窝棚,冬日里融化的雪水有时都会滴溅到床铺上的。第二年,李紫剑又往深山里开拔,住在了别人遗弃的旧屋中,这就算条件的最好改善了。

除了干活教学之外,对于李紫剑而言,剩下只是对武术的思考与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李紫剑开始了其艰难武术探索。首先,他搜集了不同门派的各种功架多达三两千,然后把它们逐一重新画到纸上,反反复复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最终定型了二三十个基本的架式结构。就这样,武术功架真知浮出了水面。现今在轨迹拳学当中所看到的酷似不能再简单的大形,就是源于李紫剑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工作。大形的确立,使得他对传统武术的科研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又是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劳动,在对大形的变化——动作运动路线类比与研究后,李紫剑又发现了武术研究的新大陆:所有招式动作的变化无一不是各种圆运动的作用结果。通过再三思考,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他把拳学相对运动的模式定义为轨迹。至此,纷繁复杂的武术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简化,同时大形和轨迹也构成了解剖拳学运动的两大基本科学出发点。

在李紫剑科研武术过程中,一个拳学大问题的解决往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而小问题的解决也得几天几十天。一个问题从发现到分析解决则需要一个教学周期。对于拳学定律和公理的认定更需时日的反复检验。确切地说,轨迹拳学的创立是他8年武术科研,心血付出的结晶。

竹林武术馆

1987年,就在轨迹拳学总体初成的时候,由于猎枪意外走火,李紫剑被打了好几个洞。由于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当天不得不去往医院救治。因为没有钱,只是稍做包扎,并未再接受其他必要的治疗。从1976年开始教人授武到1993年,李紫剑只有两年(1983—1985)是以村里治安承包的形式获取回报的。在其深山研武的岁月里,他没有给家里挣得一分钱,每逢年节都是地方上的领导与朋友们拿钱出物来接济他一家老小。

这次意外,李紫剑的右臂没有受到致命的损伤(伤肢经三年的锻炼已完全恢复正常)。几个月后轨迹拳学体系总稿完成。

李紫剑心情越发的沉重。因为他的创造和发明在很多的方面是对传统武术经典内容的否定,他感觉到自己正在拆“中国武术界千百年来赖以寄托心灵”的神台,自己无异于一个千古罪人。他把足有半人多高的手稿大摞大摞地往火堆里扔,打算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付之一炬之后退出武林。众人连抢带夺,对他进行极力阻止,多方劝慰。

李紫剑 - 传道授业

李紫剑对武术的传播可以最早追溯到他出师之后的1976年,

不过,真正的公开授武是从1983年开始的。那时村里组建武馆,开展的是免费教学,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身为一馆之长的李紫剑仅以社会治安承包费为回报,来养家糊口。白天他忙于指导学生进行武术训练,半夜三更还得查岗巡逻。时值中国武术的大潮,远近十里八村的青年后生几乎全成了他的学生。弟子多了,名声大了,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得李紫剑有任何飘然的感觉。言传身教是他始终奉行的教学方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则是他武术教学最为本质的特色。多年来他从未让别人代过一节课,也从未因私事耽误过学生的一堂课。

1993年,正在深山研武的李紫剑被地方上的干部(也是他的学生)强行“拖”回竹林,这些人感到自己的老师受的苦实在是太多,不能再让他这样干下去了。当时他们开着两辆“东风”汽车,带了好几个人,一见面不容分说,便是一声令下“搬家回村”,硬是把李紫剑与学生的被褥往车上扔。就这样,轨迹拳学开始全国招生。

最初的竹林武术馆设在村委会所在地,宿舍只有二十几个床位。由于李紫剑的二次出山,求学者络绎不绝,经常是50—60个人挤二十多个床位。在竹林会堂建成之后,武馆也跟着迁往那里,不过挤宿的情况仍没有得到改观;相反,实在是学生太多了,有的人不得不花高价住招待所。基于当时的这种状况,1996年李紫剑决定自筹资金,建一座新的竹林武术馆。今天有幸去竹林武术馆的人,所看到的那排二层楼结构的主体建筑,就是当年李紫剑出资34万元人民币修建而来的。可以说那一年他把自己家的箱底都倒空了。为了进一步完善武馆的配套设施,他一面授武一面积累资金。钱一到位马上就请建筑队来施工。又历经三年八次的修缮,终成今天看到的武馆全貌。算将下来这座竹林武术馆共花去了他近60万元。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紫剑在武馆的归属上,竟不要国家一分钱财把自己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划在了集体的名下。现今武馆所属的地契与产权依旧保留在竹林镇政府。

李紫剑自1983年专职武术以来,可谓身经百战。当年一些高手、冠军的拜师帖和入门证依旧可以在他的书桌内寻到。这些人初来竹林之时,目的就是要把“老李”干倒,可谁也没有想到自己却被“老李”给放倒了。于是乎他们转投师门,再铸炉艺,对此先生认为那只不过是自己暂时略胜一筹,而这些高手屈尊求教、不耻下问、胸怀坦荡的品质与精神更是值得学习的。十年的耕耘,由李紫剑执教过的轨迹拳弟子不下三千余人,而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已是现在武林界实力派人物的佼佼者,比如湖北的舒红云、山东的刘亚林、辽宁的王宪峰、广西的覃雪峰、广东的高峰、杭州的陈鹤、浙江金华的邵发明等人。

轨迹拳学不但在大面积群体性推广上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而且这门拳学先后经数十位武术名家的验证,著名太极拳大师吴文翰先生曾言:“老李的轨迹拳学是一部世间少有超越流派的拳学字典。”另外,轨迹拳学还经过了十多位医科大学毕业生及十多位体育专科大学生的体认、分析和实验。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