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赫鲁丁二世

简介:  法赫鲁丁二世Fakhr ad-Din Ⅱ(约1572~1635)黎巴嫩埃米尔(1590 ~ 1635)。近代黎巴嫩建立一个独立国家的开创者,他进行了广泛的现代化尝试,后因独立倾向被奥斯曼土耳其政府斩首示众。
[展开]

法赫鲁丁二世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法赫鲁丁二世(约1572~1635)

  Fakhr ad-Din Ⅱ

  黎巴嫩埃米尔(1590 ~ 1635)。

简介

  生于贝鲁特南部的巴克林,出身于曼家族。属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但赢得基督教马龙派的支持。他使用各种手段,建立了一个大黎巴嫩,使之脱离土耳其而独立,把辖区向北扩张到特里波利 ,向南延伸到萨法德、太巴列和拿撒勒。1608年,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美第奇家族大公斐迪南一世签订一个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条约。土耳其政府从大马士革派出一支讨伐队,并封锁黎巴嫩海岸 。1613年法赫鲁丁二世从西顿逃往佛罗伦萨避难。

  1618年与土耳其政府妥协,返回黎巴嫩复位,定都于代尔·卡马尔。1622年土耳其政府为了笼络他,赐给他阿吉伦和纳布卢斯区,并于1624年授予他阿拉伯斯坦的君主的头衔 。而他本人却自称山国黎巴嫩、西顿和加利利的埃米尔。

法赫鲁丁二世

  法赫鲁丁二世致力振兴黎巴嫩,从意大利招聘水利工程师和农业专家到黎巴嫩工作;奖励种植桑麻和橄榄树,扶持丝绸生产;修筑道路,建设桥梁,发展对外贸易。在他的经营下,贝鲁特成为国内外商品荟萃的主要港口。  法赫鲁丁二世对基督教采取宽容政策。他的独立倾向及其宗教政策,触怒了土耳其政府 。1633年土耳其进攻黎巴嫩。1635年法赫鲁丁二世被俘,被押送到伊斯坦布尔绞死。

生平

  在法赫鲁丁二世的统治下,由原来的一个阿拉伯部族发展起来的麦耳尼家族的势力,达到了最高峰。在奥斯曼的黎巴嫩——即使不是整个叙利亚——的历史上,他是精力最充沛、最引人注意的形象。这个侏儒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如果“鸡蛋从他的腰包掉出来,也是不会打破的”。他胸怀三个大志:一是建立一个更大的黎巴嫩,二是割断黎巴嫩与“崇高的阙下”的一切关系,三是使黎巴嫩走上进步的道路,而他几乎实现了他的梦想呢。他从“崇高的阙下”接受了贝鲁特和西顿两省,从他的北方邻人的手里抢夺了的黎波里、巴勒贝克、比嘎耳,从他的南方邻人接受了萨法德、太巴列和拿撒勒的归顺。于是他开始展望海外.1608年,与意大利 托斯卡纳的美第奇家族大公斐迪南一世·德·美第奇签订一个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条约。土耳其政府从大马士革派出一支讨伐队,并封锁黎巴嫩海岸 。1613年法赫鲁丁二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眷属和随员们,在他的意大利同盟者的首府佛罗伦萨寻找避难所。

  返回他的世袭的领地,更加决心要使之扩大,而且实行现代化。他的边界从阿勒颇到埃及的边界。他从意大利聘请了许多建筑师、工程师和农业专家,并且在农民中奖励改良的耕作方法。把比嘎耳区沼泽地带的水排尽,这是他的计划之一。奖励种植桑麻和橄榄树,扶持丝绸生产;修筑道路,建设桥梁,发展对外贸易。在他的经营下,贝鲁特成为国内外商品荟萃的主要港口。此外,他还欢迎许多基督教传教士的到来,主要是法国天主教的传教士,他们在贝鲁特、西顿、的黎波里、阿勒颇、大马士革,甚至在黎巴嫩的乡村里,建立了许多中心。法赫鲁丁在奥斯曼当局面前承认伊斯兰教,在他的人民面前承认德鲁兹教派,而他对于基督教又深感兴趣,以致有人说他曾受过洗礼。在他的小王国里,德鲁兹教派和基督教徒和睦共处。由于他对基督教表示同情,再一次使“崇高的阙下”的猜疑的眼睛转向于他。

  1633年苏丹穆拉德四世从大马士革派出的一支军队,再一次向他进军。在稍作抵抗之后,他逃避到查精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去,1635年2月被发现,被套上锁链押送到君士坦丁堡。在那里,他和陪伴着他的儿子们一同被处斩,他的尸体被扔在一座清真寺的前面,示众三天。他所重视并为之而努力的事业,即求得一个独立的、更大的黎巴嫩,由另外的一位封建君主贝希尔·谢哈布二世(1788—1840年)继承下来,但是,直到1943年,这个事业才算完全实现了。

早年统治

  在他初登位时,穆拉德四世受到家人的控制,他的母亲克塞姆苏丹垂帘听政。帝国在这时处于无政府状态。波斯人乘机入侵伊拉克,安那托利亚北部爆发骚乱。1631年,土耳其禁卫军闯入皇宫大开杀戒,大维奇尔亦被杀。穆拉德四世恐怕会重蹈长兄奥斯曼二世的覆辙,于是决定掌权。

专制政策

  1632年,他在近卫军和法官们的全力支持下,平息了曾称霸一时的耶尼塞里军团的叛乱,使首都伊斯坦布尔和各省区的秩序得以恢复。他随即解散耶尼塞里军团,废除向基督教各国征集儿童以补充军源的惯例,重新组建了新军。他以铁腕治理国家,摆脱了其前几任素丹执政时期闺房统治的局面,使国情有所好转。

  穆拉德四世试图压抑前任苏丹遗留下来的腐败,他的母亲也没有着意这些腐败。他推出了一些政策应付,如限制资源运用。穆拉德四世在伊斯坦布尔严禁酒精、烟草及咖啡。违反禁令的会被处死。他会便装在晚上巡查街道及客栈,检查禁令实施的情况。当他看到任何人使用醇或烟草,他会当场将他杀死。

军事成就

  1633年,他派军占领了叙利亚、黎巴嫩沿岸所有海港,随后从陆路向黎巴嫩地区德鲁兹派据点进攻,俘获该地领主法赫鲁丁二世,并于1635年以反抗帝国罪将其斩首。 他曾两次亲征波斯,1630年占领哈马丹,几年后重克埃里温和大不里士,1638年再度占领巴格达。穆拉德四世说过一句经典的名言:“我认为攻占巴格达比巴格达本身更为美妙。” 在战事后期,穆拉德四世亲率军队作战,包括对两河流域的最后袭击,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亦是最后一位在战场上发号施令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对伊朗作战期间,他制压了安那托利亚的叛乱,恢复国家秩序,因此,当地许多的地名都以他为名。

  1639年5月,战事以佐哈布条约(Treaty of Zuhab)的签订作总结,两河流域划归奥斯曼帝国。穆拉德四世返回伊斯坦布尔后命大臣开展经济及政治的项目,试图再次振兴奥斯曼帝国,但他的早逝未能使他实现这个理想。穆拉德对伊斯兰教曾有贡献。1630年,圣地麦加因大雨成灾,克尔白天房遭到损坏,他下令将其整修一新。

武艺

  穆拉德四世身材高大强壮,是当时其中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战士。他是最后一位带领军队冲锋陷阵的苏丹。穆拉德四世的力量惊人,在爱维亚·瑟勒比(Evliya Çelebi)的游记里提到,穆拉德四世的摔角技术炉火纯青,能同时与多个对手周旋。他最爱用的武器是一把钉头锤,重达六十公斤,穆拉德四世能以单臂挥舞自如。他亦爱用长弓及一柄重达五十公斤的双手阔刃剑。他的武器在伊斯坦布尔托卡比皇宫公开展览,保存完好。

更新日期: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