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经

简介: 熊大经(1946年-),男,生于重庆,197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四川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成都浩福志中医门诊部特聘专家。擅长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咽喉炎、声音嘶哑等的症状的治疗,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熊大经的个人经历

人物经历

熊大经,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成都中医药大学耳鼻喉科创始人、中医世家,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从事中医耳鼻喉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47年。

历任四川省中医院耳鼻喉科教研室主任,成都浩福志中医门诊部特聘专家。


擅长领域

擅长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咽喉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的诊治。

学术兼职

四川省卫计委首席专家

熊大经

中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学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3项,部省级科研2项,厅局级科研6项。

项目成果

他根据其祖传秘方主持研制的鼻窦炎口服液,获1982年四川省高教局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以成品药“熊大夫祖传鼻炎灵口服液”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参加了“电子计算机专家治疗程序(鼻渊治疗程序)的研究”,该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持研究的四川省中医管理局课题“润肺利咽喷雾剂治疗咽炎的研究”通过鉴定被认为具国内先进水平,获1994年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校勘整理的《喉科指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获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从1982年起,开展了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先从临床入手,经多年探索,逐步积累了一整套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指导研究生,研制成功了“肺气虚过敏性鼻炎动物模型”。

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的研究40余年,全国中医五官专业主要筹建者之一。于1973年创建了我院耳鼻咽喉科。参与起草国家标准(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获部省级奖励3项,厅局级奖励5项。熊大经教授研制的“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年产值近2亿元人民币,用于临床40余年,为全国各中西医医院鼻科一线用药。

人才培养

培养博士、硕士生29名。

主要著作

参加编写的工具书及专著有:

《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中医眼喉科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中医五官科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医学百科全书》(分卷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参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耳鼻喉科部分,该标准已于1995年1月1日实施。

承担主编《实用中医耳鼻喉口齿科学》和《中华大典·医学分典·耳鼻喉总部》,同时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术语》及《中医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的编写工作。

期刊论文

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获得荣誉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获1982年四川省高教局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获1994年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人物事迹

成都中医药大学熊大经教授家族五世业医,从其祖父、父亲始专于中医喉科,其中尤以其父亲熊雨田先生声望最著。熊大经承其父辈学术思想,经过4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论治五官(主要指耳鼻咽喉)疾病,当从少阳立论。

由于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上注于头面清空之窍,清窍方能完成正常之生理功能,所以精纯之血上达五官之“清道”要畅通,水湿痰瘀下趋外泄之“浊道”要疏通,五官自身血络要宣通;病在五官,治在枢机,宜求之于少阳:运枢机,升清阳,降浊阴,和清窍。耳鼻咽喉疾病在总的病机上表现为“郁”,故论治耳鼻咽喉科疾病除应重视五官局部辨证外,更应注重从全身整体调治,治疗的核心思想在于“通”。

长期坚持临床实践,1974年在附院建立了耳鼻喉科,是省内首家开设的中医耳鼻喉专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临床为根本,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擅长治疗鼻科及咽喉科疾病,在精研、广撷博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方法。如长期困扰临床医生的鼻窦炎,经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肝胆火热是鼻窦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治疗当以清利肝胆火热为主,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疗效。以此主持研究的治疗化脓性鼻窦炎的中成药——鼻渊舒和鼻窦炎口服液,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鼻窦炎口眼液通过鉴定后,1979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及国内各省报均作了报道,国内前来求治者络绎不绝,并收到数十万封患者来信,且很快传到海外,异国患者也慕名求医。德国一位鼻病患者,患病20余年,多处求医,自认为治愈无望,后经他治疗.很快就痊愈了,回国后发表文章称“熊大夫治鼻病如神”。此外,法国、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地亦有不少患者前来就诊。他对病人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经常给病人耐心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使之心情舒畅,配合治疗。还经常为省市领导看病,利用假期带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到贫穷边远地区义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表现出高尚的医德。

人物评价

忠于党的中医教育事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对工作认真负责,他认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新动态,接受新的学术观点,并很快运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中。他在中医学宝库里精勤博采,刻苦自励,夙夜匪懈,二十几年如一日,做了数万张资料卡片。在教学中,上课前认真备课,查阅大量资料,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注重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将幻灯、电视录象等引入课堂,强调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举例贴切生动,深受学生好评。对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倾注了满腔心血,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及方法,增强其临床和科研能力。他还时常关心学生生活,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正如一位研究生所说:“跟随熊老师不仅要学他的专业知识,他严谨的学习态度更值得学习。”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学校耳鼻喉教研室,参与了学校开办五官专业的筹备工作,建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动态喉镜实验室、编写了《中医耳鼻喉科基础》、《中医口齿科学》(成都中医学院,1991)等专业课教材。

更新日期: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