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青(院士)

简介:
[展开]

高长青(院士)的个人经历

个人简介

u2002u2002u2002高长青(1960.01.01-2019.01.08)心血管外科学专家。内蒙古包头市人。1984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曾留学并获医学博士。英国皇家外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外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现任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心血管疾病微创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机器人外科分会会长,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常委,美国机器人外科学会常委。

u2002u2002u2002u2002长期从事心血管外科专业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机器人微创外科,引领并推动了国际机器人微创外科的发展,是亚洲机器人微创心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完成了系列微创冠脉搭桥术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冠脉搭桥术后抗凝治疗新方案。创新性阐述了心肌带的解剖学概念,降低了冠心病室壁瘤手术死亡率,促进了我国冠心病室壁瘤外科的发展。

u2002u2002u2002u2002承担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是“军队科技领军人才”。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4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1991-1995年留学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立心脏病研究所,并获外国行医执照。先后受训于美国Cleveland Clinic心脏中心、Washington Heart Center、UCLA心脏中心及澳大利亚的Alfred皇家医院。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会长、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国际MIRA成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体外循环杂志执行总编、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副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十余家杂志编委,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河北大学名誉教授、解放军第二炮兵兼职教授。国家“863”计划“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成员(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othoracic Surgery/ISMICS)、国际微创机器人学会(Minimally Invasive Robotic Association/MIRA)成员、机器人外科学会(Society of Robotic Surgery)创始成员、亚洲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会员(the Asian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日本机器人外科学会国际顾问(Japan Robotic Surgery Society/J-ROBO)、机器人外科杂志(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副主编等。

2012年7月任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

高长青

人物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高长青教授,于2019年1月8日下午15:59因病在京去世,享年59岁。

主要成就

业务成就

?归国后,主刀完成各类心脏外科手术3000余例。对冠心病的诊治,尤其是老年高龄患者外科治疗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造诣。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冠心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已完成10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0.5%,手术技术同步于国际先进水平。对冠心病室壁瘤的外科治疗进行了较深入的基础研究及各种术式的探讨,主刀完成60余例,无一例手术死亡。

?主刀成功完成200多例高龄高级干部心脏手术(最高年龄86岁),无一例明显并发症,为我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对大血管疾病、老年瓣膜病和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亦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如:采用自制人造血管行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自制带生物瓣复合管道行Bentall手术。1997年在国内提出:三度左冠脉前降支(LAD)的肌桥并非良性病变,应积极治疗的观点,文章发表在国内外杂志上。

?在国内率先应用da Vinci S 全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中国首例不开胸心脏手术。截止目前,已完成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160余例,包括房间隔修补术、二尖瓣修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部成功,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较大反响。为我国全机器人心脏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开创先河.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心肌带结构与功能的实验研究,解剖各种动物心脏的心肌带200余例,结合临床并对室壁瘤的术式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表了多篇论著,并出版了专著《室壁瘤的外科治疗学》。

?对微创冠脉搭桥的手术技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吻合口的通畅率、脑的损害程度、心肌的损伤程度等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同时,对CABG术后的患者用64-MSCTA对CCABG与OPCAB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价值。主持军队科技攻关等多项科研课题。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署名第一)、二、三等奖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2部,主译专著1部。北京科技成果奖1项,优秀电视教材一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

学术成就

?先后被国际大会邀请作为Invited Speaker,在①18th Biennal Congress Association of Thoracic & Cardiovascular Surgeons of Asia, ②The 15th Annual Meeting of Asian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Surgery, ③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IRA 2008, ④18th World Congress World, Society of Cardiothoracic Surgeons, ⑤19th World Gongress World Society of Cardio-Thoracic Surgeons等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较大反响。

?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军队和北京市医疗科学成果奖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多部。

获得荣誉

?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科技新星”、“科技银星”,荣立“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2003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2004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同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英才”,200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求是奖”,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英才”和“中国十大创新英才”,

主要作品

?主编和参编著作: 《室壁瘤的外科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案分析》、《围术期成人心脏监护手册》、《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 )、《冠心病外科治疗学》、《现代心脏外科治疗学》。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