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登施坦

简介: M.Max Bodenstein (1871~942)德国物理化学家。1871年7月15日生于马格德堡,1942年9月3日卒于柏林。  1900~1906年,博登施坦最先提出在非均相催化作用(见催化)中催化剂表面上有效浓度的概念。 1906~1908年,在和能斯脱一起研究流化床体系中的催化作用时,提出了所谓“博登施坦数”的概念。 在汉诺威任教期间,为了解释氯化氢的光化合成反应具有意想不到的量子效率,最先提出链反应的概念(1913)。链反应的发现标志着20世纪化学动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由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转到对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阶段。 他对卤素的反应的研究,不但得出了非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而且继续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终于提出了链反应的概念。
[展开]

博登施坦的个人经历

基本内容

  M.Max Bodenstein (1871~942)德国物理化学家。1871年7月15日生于马格德堡,1942年9月3日卒于柏林。曾在海德堡大学随V.迈尔学习,1893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柏林大学随C.T.李卜曼学习,在格丁根大学随W.H.能斯脱学习。1908年任汉诺威工业学院教授。1923年起,任柏林大学物理化学教授。

  1900~1906年,博登施坦最先提出在非均相催化作用(见催化)中催化剂表面上有效浓度的概念。1906~1908年,在和能斯脱一起研究流化床体系中的催化作用时,提出了所谓“博登施坦数”的概念。在汉诺威任教期间,为了解释氯化氢的光化合成反应具有意想不到的量子效率,最先提出链反应的概念(1913)。链反应的发现标志着20世纪化学动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由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转到对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阶段。在此之前,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中,常常只是着重于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而有忽视实际反应复杂性的倾向。但博登施坦的工作却与众不同,他对卤素的反应的研究,不但得出了非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而且继续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终于提出了链反应的概念。

博登施坦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