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慎墀

简介: 郭慎墀,MBE,JP(Sidney James Lowcock,1930年12月11日-),香港英裔教育工作者、拔萃男书院第七任校长(1961年-1983年)、香港业余田径总会副赞助人、香港学界体育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展开]

郭慎墀的个人经历

生平

        郭慎墀曾祖父Henry Lowcock为旅港英国商人、拔萃书室早期校董之一(1874年-1880年在任)。父亨利(Henry Lowcock)亦从事商业活动,日战时期参加香港义勇军(HKVDC),阵亡。

        郭慎墀少年时,随父辗转于内地,曾遭日军监禁。后前往印度,就读于卡拉奇文法学校(今属巴基斯坦)。1947年插班入读拔萃男书院,两年后考入香港大学物理系。1952年毕业后,返回拔萃男书院执教,任物理科教师及田径队顾问。

        1961年,接任拔萃男书院校长。1969年2月26日,获委任为非官守太平绅士;其后又获得大英帝国员佐勋章(MBE)。郭慎墀担任拔萃男书院校长期间,强调自由学风,大力发展体育及音乐活动。1983年因健康理由退休。

        2001年,获香港业余田径总会颁发“长期服务奖”及“杰出表现奖”金奖。2002年,拔萃男书院成立郭慎墀社,以资铭念。

        郭慎墀著有短篇故事集《七粟集》(Seven Grains of Rice)。

郭慎墀

其他信息

        香港的Lowcock家族始祖为Henry Lowcock,原籍英国。Henry Lowcock的后裔与华人及其他种族通婚,使家族形成欧亚混血的特征。如郭氏母系的罗旭和家族即为巴斯人(即公元8世纪时为逃避穆斯林迫害,由波斯移居印度的拜火教徒)。

        郭氏与拔萃前任校长施玉麒为远房表兄弟关系。

        郭氏为第一位取得本港大学学位的男拔萃校长,其前任大率毕业于牛津、剑桥及伦敦大学等处。

        因其胡须特征,郭氏被学生昵称为虾饺佬。其于校园之校长住宅(今已拆除,改建小学)亦被称作虾饺屋。

        郭氏是体罚支持者。

        郭氏是独身者。

        郭氏担在拔萃校长任内,长期以个人薪金资助清贫学生,以致其退休时存款无几。有见及此,不少校友发起募款活动,为郭氏在西贡购置一养老之住所。

        郭氏胞弟Jack Lowcock为香港大学英文系教师。

        罗启锐电影岁月神偷中,在田径赛场上颁奖的校长,即暗指郭氏。

家族成员

        Hon. Henry Lowcock=Annie Lotus 

        George Lowcock(长子)=... née Johnsford 

        Edith Lowcock=罗旭和爵士(Sir Robert Kotewall)

        Henry Lowcock=Mabel Constance née Kotewall(罗福祥之女、罗旭和侄女) 

        George Lowcock

        Arthur Lowcock=Aida

        Kathleen née Lowcock=Stanley Hung

        郭慎墀(Sidney James Lowcock)

        Alwyn née Lowcock=Raymond Wong

        Jack Walter Lowcock=Joan Chan

        Alfred Lowcock

        次女=冯某 

        Mary née Fung=施炳光(Andrew Zimmern) 

        施玉麒(George Samuel Zimmern)

        三女

        四子 

        Agnes Lowcock

        Winnie Lowcock

        Frances née Lowcock=Harold Quentin Hung

        Joyce Lowcock

        Charles Lowcock(五子)=Mary 

        罗莲施(Mary née Lowcock)=施灿光(Adolph Zimmern)

        Henry Christopher Lowcock(六子,夭折)

郭姓起源

        一、“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这么说来,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

        二、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义》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中国大多数的姓姓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三、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四、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五、出自古郭国。

更新日期: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