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莉萍(研究员)

简介: 许莉萍,女,1963年10月出生,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副所长,被农业部聘为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专家兼育种与种苗功能研究室主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
[展开]

许莉萍(研究员)的个人经历

个人简历

许莉萍,女,1963年10月出生,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副所长,被农业部聘为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专家兼育种与种苗功能研究室主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1986年华南农学院植物病理学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毕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合作研究,2006年和2009年先后赴巴西和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为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委员、作物科学学院学位分委会委员、福建农林大学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亚热带农业研究》编委、《作物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等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审稿专家。长期从事甘蔗甘蔗病害与抗病育种、甘蔗与病原互作、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转基因和分子标记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1项,总经费1300多万元。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制定《甘蔗种苗》行业标准并于2010年2月颁布实施;作为发明人之一,申报7项发明专利。主讲博、硕士研究生课程《植物环境生理学》、《转基因植物与安全性评价》、《学科发展前沿导读》、《作物学专业英语》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与保护利用》。先后指导博硕士研究生20多人。先后2次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5年获“优秀女教职工” 荣誉称号,2006年获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授予的“国家区试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1)甘蔗病害与分子育种;

(2)甘蔗分子生物学

国际交流

2004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合作研究;

2006年和2009年先后赴巴西和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

许莉萍

近5年主持的部分课题

( 1)“高蓄能能源作物新品种的创制与应用”(2007-201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7AA100701)

( 2)“基于RNAi靶向病毒蛋白基因改造甘蔗抗花叶病性研究”(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581)

(3)“甘蔗抗旱基因高通量筛选鉴定技术的引进”(2010-2010),国家“948”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项目(2010-C21)

(4)“高蓄能能源作物新品种的创制与应用”(2007-2010),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国家科技备案项目(F2007AA100701)

(5)“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甘蔗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2008-201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nycytx-024)

(6)“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岗位专家”(2011-201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20)

(7)“甘蔗生产与加工技术引进及其产业化”(2006-2009),国家“948”行业重大滚动项目(2006-G37)(子课题主持)

近5年发表的部分论著和论文

论著:

陈如凯等著. 《现代甘蔗遗传育种》.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819千字, ISBN: 978-7-109-13715-8(本人为第二作者)

部分署名第一作者论文:

(1)Establishment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obtaining transgenic Sugarcane (var. badila) transformed with RS gene. Sugar Tech, 2008, 10(2): 128-132. (Springer)

(2)甘蔗叶片全长cDNA 文库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17(5):843-850

(3)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 among a collection of CN sugarcane germplasm by SRAP.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lant Molecular Breeding, Sept 5-9, 2010, Beijing, China. P201

部分通讯作者论文

(1)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的叶片差异蛋白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8, 29(2): 136-140

(2)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 non-TIR-NBS-LRR type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analogue from sugarcane. Sugar Tech, 2008, 10(1): 71-73 (Springer)

(3)甘蔗中一个NBS-LRR类基因的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作物学报, 2009, 35(6):1161-1166

(4)利用斑茅cDNA芯片研究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后基因差异表达.作物学报, 2009, 35(5):940945

(5)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in sugarcane infected by Ustilago scitaminea.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9, 35(3):452-458

(6)甘蔗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热带作物学报,2009,30(3):274-278

(7)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BS-LRR resistance gene analogs from sugarcane.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09, 35(4):631639

(8)利用改进的Oligo-Capping法构建甘蔗茎全长cDNA文库.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 (5): 672-676

(9)甘蔗杂交后代黑穗病抗性评价与抗感池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1):21-25

(10)甘蔗重要种质的T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17(3):496-503

(11)甘蔗杂交后代遗传变异评价及高糖和低糖池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6): 811-816

(12)斑茅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2):192-197

(13)甘蔗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Sc-SAMDC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5):1448-1457

(14)甘蔗EST序列的SSR信息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31(9): 1497-1501

(15)甘蔗胚性愈伤组织发生与发育的组织细胞学观察[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 31(8)

新品种选育

先后参加鉴定、选育甘蔗优良新品种 11 个,10个通过国家品种审(鉴)定,其中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16号为全国栽培面积第一和第二的品种,福农91-4621已在云南等地推广应用十几万亩,福农95-1702为国家甘蔗体系推荐品种和广西加价品种等。

获奖情况。

(1)2002年 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

(2)2005年 获“福建农林大学首届科研贡献奖”

(3)2009年 “甘蔗新品种赣蔗18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7名

(4)2005年 “甘蔗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新品种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骨干参加

(5)2005年 “甘蔗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6名

(6)2002年 “甘蔗引进品种的评价和推广利用”获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5名

(7)1996年 “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获轻工总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骨干参加

(8)甘蔗高糖育种中亲本的配合力与野生血缘的利用,福建农学院学报,1989

前进中的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概况:成立于2008年。首席科学家为陈如凯教授,陈教授是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优秀专家。从事甘蔗研究50年来获得建国以来糖料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其它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撰写5部专著和200多篇论文,培养了40多位博士和近百位硕士。2015年,中心依托单位受到贺国强、周永康、李岚清、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和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

2、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项目:“九五”以来,主持国家攻关、“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攻关先导项目、国家“948”行业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财政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跨越计划、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等有关甘蔗的所有基础性、公共性、战略性的重大科研项目。

3、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科研团队:学校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甘蔗所的建设与发展,从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直到后勤保障都给于大力支持。甘蔗所有26名专职科研人员,其中正高7人,副高9人,10人具博士学位,9人具硕士学位,形成梯队合理、富有活力的学术团队,2006年荣获全国创新团队。博士生导师:陈如凯、林彦铨、张木清、许莉萍、邓祖湖;硕士生导师:袁照年、张华、陈平华、罗俊、徐景升、高三基、阙友雄;其它骨干:林庆良、郭晋隆、黄国强、王恒波、高世武、傅华英。

4、快速发展的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单位:1996-2008年:快速发展时期,成立国家甘蔗分改良中心、农业部甘蔗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检中心和农业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心。主持“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甘蔗育种攻关、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甘蔗行业科技专项、国家948行业重大项目等所有涉及甘蔗产业的重大科研项目,荣获国际、国内各项科技奖励5项。

更新日期: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