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光(教授)

简介: 陈大光,教授。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历任北京航空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长期从事发动机与飞机性能匹配与优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侦察机发动机的总设计师。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特性估算的研究获重要成果。
[展开]

陈大光(教授)的个人经历

个人履历

   陈大光

  主要经验房地产,金矿开采。出身陆川农村,依靠白手起家,发展为拥有泰富房地产开发公司,横县泰富金矿的大型企业。横县泰富金矿是广西有名的金矿基地。陈大光乐于公益事业,先后捐资几百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并解决下岗职工及其他人员就业达2000多人。

人物生平

简介

  陈大光是一位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金矿开采的企业家,他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十几年来,他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惊人的毅力,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使他一手创办的企业生意日益红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今天他成为拥有固定资产达3亿元的大企业家。难能可贵的是,他富裕后不忘众乡亲,先后捐资几百万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家乡建设,并解决下岗职工及其他人员就业达2000多人,这一事迹引起了新闻媒体极大的兴趣。近日,记者走访了陈大光董事长。

  憨厚而不失精明干练的陈大光,五十开外,性格开朗,见到他时,他正好从矿山回来,当我们说明来意后,陈大光董事长愉快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为理想踌躇满志

  陈大光出生在陆川县一个边远的小山村,12岁时,父亲就去世,母亲和他们四兄弟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陈大光便背负起长兄的责任,与母亲一道支撑起全家的重负。在艰苦环境下长大的陈大光暗下决心:一定要创一番事业,做一个有用的人。

陈大光

  因为家境贫困,陈大光辍学回家,16岁便外出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大光进了家乡建筑施工队,当起了一名捞沙工,虽然挣的钱不多,干活也很苦、很累,但他很珍惜这个机会,决心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多学点技术干一番事业。也正是这种理想的支撑,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白天他拼命地干活,晚上在工棚里看一些有关建筑的书籍。家境贫困的陈大光从小就培养成了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性格。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精明的陈大光已对建筑业的有关技术了如指掌,包括如何设计图纸和进行工程投资预算决算以及独立承包工程的真本事。

艰苦创业结硕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陈大光把目光瞄准了北海,成立了陆川县建筑公司北海办事处。从此,他在北海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起步阶段发展

  当时,北海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房地产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进驻北海的大大小小基建公司就有100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足,绝非易事。陈大光不像一些老板那样热衷于“炒项目”,而是严格抓好项目的管理,灵活调度好有限的资金,对建筑质量层层验收把关。在建设北海市纺织厂时,对方要求90天完成这个工程,为了不误工期,陈大光吃住在工地,和工人一起日夜奋战,最后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并荣获了优良工程的称号,得到了北海市建委的嘉奖。而陈大光的建筑公司也因此逐渐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在北海的5年时间,他先后承建了安全局、边防局、计委等10幢大楼,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成为当时闻名北海的一支建筑队伍,同时也为他今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寻找新的机会

  1989年,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北海的房地产跌入了低谷。这对陈大光来说,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他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当时,随着中越关系逐步好转,边境贸易也慢慢发展起来。陈大光凭着敏锐的眼光,快速加入了边贸生意的行列。

  然而,由于初涉贸易,加上对两国贸易行情不熟悉,陈大光的生意赚少亏多。多次的失败使陈大光学到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他决定前往越南海防市考察,深入了解行情。在考察过程中,他了解到越南橡胶货源充足,价格便宜,而我国橡胶原料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轮胎和胶鞋的需求量必然增加。陈大光看到了橡胶产业的广阔前景,于是,他立即与越南方面签订了橡胶购销合同。回国后,他立即同全国各地的化建公司联系,寻找买主,十多天后这一批货全部成功出手。陈大光为人诚实,重信誉,中越两方的客商都乐意找他做生意。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基本上垄断了防城的橡胶市场,陈大光也被人们冠以“橡胶大王”的称号。3年的橡胶边贸生意期间,陈大光向国家上缴税收每年都在上百万元以上,为国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立地产开发公司

  1993年,陈大光在南宁成立了泰富房地产开发公司。他先后实地考察了100多块地皮后,决定以南宁当时最高地价、每亩160万元买下13亩黄金地段的地皮,开发建设了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泰富花园。

  多年来的经历使陈大光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生命。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于是,他以年薪10万元的高薪聘请了4位工程师,分别负责土地规划、设计、施工、质检、验收等工程。同时,还高薪聘用了50多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公司高速度、高效率运行。之后,陈大光又投资数千万元开发建设了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泰富新村。

  泰富花园和泰富新村的落成,使陈大光的事业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另辟蹊径天地宽

  陈大光成功了,但他在成功面前并不骄傲,而是奋斗不已。他一边搞房地产生意,一边继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1992年,通过招商,他以四分之一的股份参与国有广西横县大化金矿的开采,成为大化金矿股东之一。然而,大化金矿在开采3年后,由于管理不善以及其他原因,停产关闭。在失败面前,陈大光并不气馁。在听取专家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后,陈大光决定倾其所有,把所有的股份收购过来。

  1998年5月,为了使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法开采,横县南乡大化金矿进行了招标,结果陈大光的公司成为中标者。在陈大光的带领下,矿山新的管理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同时,为加速金矿的开采,他又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购买了20台日本进口挖掘机、3台铲车、140多辆运输车和17台200千瓦的发电机组。他把1500多名员工编到8个分矿同时开工,在0.4平方公里的矿山上剥土挖石,每天平均运矿500吨以上。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陈大光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对外协调关系,对内加强管理。工人们对他的吃苦耐劳精神敬佩不已。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奇迹出现了!矿石经过破碎、喷淋、溶解、电解、提炼等工序之后,金灿灿的金条终于出炉了。陈大光又成功了!横县泰富金矿一举成为广西有名的金矿基地。

  为了把企业做得更好,陈大光出访西欧德国等八个国家,学习外国采金的先进经验和技术。1995年以后,他又先后投资2000万元在凭祥、崇左、横县创办了3个金矿冶炼厂,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陈大光也被广西黄金局评为有突出贡献个人。

致富不忘众乡亲

  陈大光从贫困的农村一路走到今天,朴实善良的他始终有一种浓浓的家乡情结,割舍不了对社会、对家乡的关爱。在他的企业里,不仅安排了2000多名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而且自己先后捐资几百万元支持公益事业。1987年,陈大光还没有多少资产,但他还是慷慨解囊100多万元,赞助家乡兴建乡政府大楼,安装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和改建学校;为了给家乡修路,他带头捐资50万元;给横县公安局110报警中心捐资40万元;为横县南乡镇大化村修公路捐了30万元;为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筹措教育基金捐资13万元;为支持老、少、边、远山区经济发展和解决特困户生活困难,他无偿捐资达200多万元。这样的无私捐助,连陈大光也无法记清到底有多少次了。在他的家乡,人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幢大楼、多少座桥梁是他出资修建的,又有多少学校和贫困户得到过他无私的支持。

  对于自己的善举,陈大光的话很朴实真诚:一个人对社会总要有贡献,自己富裕了,不能忘记社会,更不能忘记乡亲。“每当看到那些生活贫困的乡亲,就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现在我有点钱了,我有义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他眼里,帮助别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更何况是扶助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当年因为家境困难被迫离开校园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懂得读书机会的宝贵。因此,事业成功之后,他捐助最多的就是各级学校,最关心的也是家乡孩子们读书的问题。每次回家乡,陈大光都要到学校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与当地乡干、村干一起探讨如何发展当地的经济建设。

  当记者问他今后的打算时,陈大光说:“人生下来就是要创业,要不断拼搏。有好的机会我还要继续投资,为社会发挥自己的余热。”站在事业的高峰,陈大光还在不断开拓进取,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继续谱写人生更辉煌的篇章。

更新日期:2024-05-18